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 shàng kāi huā
成语注音:ㄕㄨˋ ㄕㄤˋ ㄎㄞ ㄏㄨㄚ
成语简拼:SSKH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樹上開蘤
成语解释
『三十六计』之一。亦比喻将本求利,别有收获。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接龙
1、树上开花→花残月缺→缺吃短穿→穿宵连夜→夜深人静→静言令色→色若死灰→灰心槁形→形影不离→离题万里→里谈巷议→议论风发→发号出令→令人瞩目→目使颐令→令行禁止→止于至善→善为说辞→辞穷理屈→屈打成招→招蜂惹蝶→蝶怨蛩凄→凄风冷雨→雨零星散→散带衡门
2、树上开花→花堆锦簇→簇锦团花→花花绿绿→绿女红男→男唱女随→随行就市→市井无赖→赖有此耳→耳顺之年→年湮世远→远怀近集→集腋为裘→裘马清狂→狂朋怪友→友风子雨→雨消云散→散阵投巢→巢毁卵破→破卵倾巢→巢居穴处→处之夷然→然糠自照→照萤映雪→雪花飞舞
3、树上开花→花花绿绿→绿林豪士→士农工商→商彝夏鼎→鼎铛有耳→耳后风生→生死予夺→夺眶而出→出将入相→相去无几→几次三番→番窠倒臼→臼灶生蛙→蛙鸣鸱叫→叫苦连天→天马行空→空穴来风→风驰草靡→靡所底止→止戈散马→马上看花→花花公子→子子孙孙→孙康映雪
4、树上开花→花阶柳市→市井之臣→臣门如市→市井无赖→赖有此耳→耳听八方→方面大耳→耳食之论→论功受赏→赏贤使能→能言快说→说嘴郎中→中西合璧→璧合珠连→连战皆捷→捷足先得→得失相半→半路修行→行将就木→木讷寡言→言气卑弱→弱水之隔→隔岸观火→火光烛天
5、树上开花→花天酒地→地丑德齐→齐烟九点→点胸洗眼→眼内无珠→珠沉玉碎→碎骨粉身→身外之物→物极将返→返我初服→服牛乘马→马齿徒增→增砖添瓦→瓦解冰消→消极怠工→工力悉敌→敌国外患→患难夫妻→妻荣夫贵→贵在知心→心烦意冗→冗词赘句→句比字栉→栉沐风雨
成语示例
(1)总而言之:这件事参出去,胡统领一面多少总可以生法,还可以「树上开花」。▼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2)…事参出去,胡统领一面多少总可以生法,还可以「树上开花」。不过借我们这点当作药钱,好处在后头,所以不必…——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成语造句
(1)成语「树上开花」是一个主谓式成语。
(2)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树上开花”几个大字。
(3)大埔官立中学的张简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树上开花”。
(4)晶晶不会写成语“树上开花”的最后一个字。
(5)诗雅哥哥给滢媒和颜岑讲述了“树上开花”的成语典故。
(6)小皓写不出成语“树上开花”的拼音。
(7)这件事参出去,胡统领一面多少总可以生法,还可以树上开花。
(8)前往新四军纪念馆的高铁上,清阿姨给峥峥和小朋友们讲述了『树上开花』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九十四回:『应元道:「前日卑职原说这点银子不够,此刻若回曹州,往返多日。不如想个树上开花的法子,安抚衙内当案王孔目,卑职与他厮熟,太尊只须立纸文书与他,待结案时交付,岂不省一番急迫。」』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开花开花:[kāihuā] (1)植株花朵绽开,比喻出现好的事物或局面。这棵百合早开花了。荒漠开花。(2)比喻经验传开或事业兴起。先进技术全面开花。(3)像花那样散开。高射炮火遍地开花。
树树:shù 1、<动>栽种;种植。《齐桓晋文之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2、<动>建立;竖立。《送李愿归盘谷序》:『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3、<名>树木。《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4、<量>棵;株。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树艺] 种植。
上上:shàng 1、<名>上面;位置在高处的。《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墨池记》:『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2、<形>等级高的;质量高的;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名>地位高的人;主持、领导的人。《谋攻》:『上下同欲者胜。』特指君主、帝王。《周亚夫军细柳》:『上自劳累。』《东方朔》:『上伟之。』4、<形>时间或次序在前的。《屈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歉齐桓,中述汤武。』《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5、<动>上升;登上。《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游黄山记》:『十里,上黄泥冈。』6、<副>向上。《鸿门宴》:『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赵威后问齐使》:『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7、<动>献上;送上;呈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乃敢上壁。』《狱中杂记》:『狱辞上。中有立决者。』8、<动>向上;走向。《孔雀东南飞》:『上堂拜阿母。』《柳敬亭传》:『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9、<动>装上;加上。《冯婉贞》:『以枪上刺刀相博击。』10、<动>通『尚』。崇尚。《史记·秦始皇本纪》:『上农除未,黔首是富。』shǎng<名>上声。汉语声调之一。钟嵘《诗品序》:『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上足] (1)徒弟的美称,相当于『高足』。(2)指骏马。[上手] (1)技艺高超的人;高手。(2)先例;榜样。(3)先前经手的人。(4)较尊的位置;处在较尊的位置上的人。[上头] (1)首位;第一。(2)古代男子束发加冠或女子束发插笄,是成年人象征。娼妓初次接客。
开开:kāi 1、<动>开(门);(把门)打开。《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山市》:『窗扉皆洞开。』2、<动>打开;开启。《过秦论》:『秦人开关延敌。』《左忠毅公逸事》:『公辨其声,目不可开。』《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引] <动使动>使……舒畅;使……展开。《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动>(花)开;开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动>开辟;扩展。《荀子·富国》:『节其流,开其源。』5、<动>散开;消散。《岳阳楼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6、<动>开拓;开垦。《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物竞天择》:『而矿事日辟,掘地开山,多得古禽兽遗蜕。』《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7、<动>创始;开创。《<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8、<动>开设;设置。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权在营前开了个茶洒店。』《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9、<动>分开;分离。《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10、<动>发表;提出。《赤壁之战》:『不复料其虚实,便开开此议。』11、<动>发射。《冯婉贞》:『三保见敌势可乘,争挥帜曰:「开火!」』[开济] 创业济时。《蜀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老臣心。』[开罪] 冒犯得罪。
花花:huā 1、<名>花朵。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动>开花。《采草药》:『深山中则四月花。』2、<名>能开花供观赏的植物。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花木成畦手自栽。』3、<名>形状像花朵的东西。赵师秀《约客》:『闲敲棋子落灯花。』4、<形>不只一种颜色的,有花纹图案的。宋濂《勃泥入贡记》:『腰缠花布,无舆马,出入徒行。』5、<形>视觉迷乱模糊。杜甫《饮中八仙歌》:『眼花落进水底眠。』6、<动>耗费;用掉。《红楼梦》:『只是白花钱,不见效。』
树树:《辰集中·木字部》《唐韵》常句切《集韵》《韵会》《正韵》殊遇切,□殊去声。《说文》生植之总名。《左传·昭二年》季氏有嘉树,宣子誉之。《礼·祭义》树木以时伐焉。《淮南子·原道训》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又《尔雅·释宫》屛谓之树。《论语》邦君树塞门。又《扬子·方言》牀谓之杠。北燕、朝鲜间谓之树。又兽名。《仪礼·乡射礼》君国中射则皮树中。〈注〉皮树,兽名。谓皮作树形以射之。又姓也。《后魏·官氏志》树洛于氏。后改为树氏。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臣庾切,音竖。扶树也。《徐锴曰》树之言竖也。种树曰树。《易·系辞》古之葬者,不封不树。《诗·小雅》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人,心焉数之。又立也。《书·说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泰誓》树德务滋,除恶务本。《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又诸侯之适子,天子命为之嗣者,曰树子。《谷梁传·僖九年》无易树子。俗作□,非。考证:(《仪礼·乡射礼》君国中射皮树。)谨照原文皮上增则字。树下增中字。
上上:《子集上·一字部》(古文)丄《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时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对下之称。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亲上。又《广韵》君也。太上极尊之称。《蔡邕·独断》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号。又上日。《书·舜典》正月上日。〈注〉孔氏曰:上日,朔日也。叶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类。又姓。汉上雄,明上观,上志。又上官,复姓。又《唐韵》时掌切《集韵》《韵会》《正韵》是掌切,□商上声。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云上于天。《礼·曲礼》拾级聚足,连步以上。又进也。《前汉·东方朔传》朔上三千奏牍。又与尙通。《诗·魏风》上慎旃哉。《前汉·贾谊传》上亲,上齿,上贤,上贵。又《匡衡传》治天下者审所上。又《韵补》叶辰羊切,音常。《楚辞·九怀》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骑霓兮南上。又叶时刃切,音慎。《王微观海诗》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莹。忽乗[音chéng]抟角势,超腾送崖上。又叶矢忍切,音审。《郭璞·游仙诗》翘首望太清,朝云无增景。虽欲思陵化,龙津未易上。《说文》上,高也。指事。时掌切。◎按字有动静音,诸韵皆以上声,是掌切,为升上之上,属动,去声,时亮切,为本在物上之上,属静。今详《说文》上声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则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声矣。依诸韵分动静音为是。后仿此。考证:(《楚辞·九怀》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骑电兮忽上。)谨照原文骑电改骑霓。忽上改南上。
开开:《戌集上·门字部》《广韵》苦哀切《集韵》《韵会》丘哀切,□音侅。《说文》张也。《广韵》解也。《韵会》启也。《尔雅·释言》辟也。又《五音集韵》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会合万物,令使开通而为亨也。又发也。《礼·学记》故君子之敎喻也。开而勿达。〈注〉开谓发头角。〈疏〉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而已。又释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诸卦及爻,皆从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开释之。《书·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又《韵会》条□也。又始也。《后汉·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注〉开、发,皆始也。《礼·檀弓》曩者尔心或开予。〈注〉开,谓谏争有所发起。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注》春秋运斗极云:斗第六开阳。又《集韵》州名。本汉朐□县地,后魏置开州镇。又县名。《史记·高祖纪》与偕攻开封。又《功臣年表》开封侯陶舍。〈注〉县名。属河南。又《集韵》人名。《左传·襄二十三年》曹开御戎。〈注〉齐臣。又《韵会》姓也。又《集韵》通作闓。详闓字注。又《集韵》轻烟切,音牵。山名。在雍州。通作汧。又《韵补》叶音亏。《谢惠连·捣衣篇》盈箧自余手,幽缄□君开。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又叶音欺。《左思·蜀都赋》宣化之闼,崇礼之闱。华阙双邈,重门洞开。《说文》开本字。考证:(《集韵》轻烟切,音牵。山名。在雍州。通作沂。)谨照原文沂改汧。
花花:《申集上·草字部》(古文)蘤《唐韵》《集韵》《正韵》□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欧阳修·花品序》洛阳人称花曰某花某花,称牡丹则直曰花。又地名。《广州志》南海县有花田。又姓。唐有花惊定。《杜甫诗》成都猛将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书郞花尹。又《韵补》音诃。《枣据诗》延首观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干,一岁再三花。《说文》本作华。荣也。从草□,郑氏曰:□,象华叶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韵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见于书,晋以下书中间用花字,或是后人攺易。唯《后汉书·李谐·述身赋》曰:树先春而动色,草迎岁而发花。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艺之英华。花字与华□用。而五经、诸子、楚辞、先秦、两汉之书,皆古文相传,凡华字未有攺为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余,颁之远近,以为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晋以下之新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