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不容恕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uì bù róng shù成语简拼:ZBR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罪不容恕
近义词
[同]罪不容诛
成语示例
(1)《太平广记·卷一二六·羊聃》引《还冤记》:『於是司徒王导启聃罪不容恕,宜极重法。』
成语造句
(1)阿大爷给可可和远远讲了“罪不容恕”的故事。
(2)航航写不出成语“罪不容恕”的拼音。
(3)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罪不容恕”几个大字。
(4)下卜中学的阿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罪不容恕”。
(5)小芮不会写成语“罪不容恕”的最后一个字。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不容不容:[bùróng] (1)不许;不让。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2)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罪罪:zuì 1、<名>罪过;犯法的行为。《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狱中杂记》:『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心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2、<名>有罪的人;罪犯。《赤壁之战》:『近者奉辞伐罪。』3、<名>过失;过错。《垓下之战》:『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4、<动>惩罚罪行。《韩非子·五蠹》:『以其犯禁也,罪之。』5、<动>归罪于。《寡人之于国也》:『五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6、<动>犯罪。《训俭示康》:『远罪丰家。』
不不:bú 1、<副>不,表一般否定。2、<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不决,何也?』3、<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fǒu通『否』。 1、<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2、<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不焉。』[不齿] 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不佞] 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不足以称宗庙。』
容容:róng 1、<名>容量;容积。《论衡·骨相》:『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2、<动>容纳。《屈原列传》:『方正之不容也。』3、<动>宽容。《庄子·庚桑楚》:『不能容人者无亲。』4、<动>容许;许可。《报刘一丈书》:『亡奈何矣,姑容我入。』5、<动>收容。《五人墓碑记》:『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6、<名>面容;面貌。《屈原列传》:『颜色憔悴,形容枯槁。』7、<名>脸色;神色。《琵琶行》:『整顿衣裳起敛容。』8、<动>修饰面容;打扮。《史记·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容膝] 立足之地。[容臭] 古人随身佩带的装有香料的小口袋;香囊。臭,指香料。[容与] (1)放任;放纵。(2)从容逍遥的样子。(3)迟缓不前的样子。(4)小船。[容止] (1)人的仪容举止。(2)收留。
恕恕:shù 1、<动>体谅;按照自己的情况来推测别人的情况。《触龙说赵太后》:『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2、<动>原谅;宽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恕思] 用宽容体谅之心去思考。
罪罪:《未集中·网字部》(古文)辠《广韵》徂贿切《集韵》粗贿切,□音□。《说文》捕鱼竹罔。《易·解卦》君子以赦过宥罪。《书·大禹谟》罪疑惟轻。
不不:《子集上·一字部》《韵会》《正韵》□逋没切,补入声。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又《周礼·夏官》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敎扰之。〈注〉服不服之兽者。又《广韵》《韵会》□分物切。与弗同。今吴音皆然。又《韵会》俯九切,音缶。与可否之否通。《说文》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负切《广韵》甫救切,□缶去声。义同。又《广韵》甫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方鸠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其鳺鴀。《郉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鸠,幽州人或谓鷱鴡,梁宋间谓之隹,扬州人亦然。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又《正韵》芳无切。与柎通。花萼跗也。《诗·小雅》鄂不韡韡。《郑笺》承华者,鄂也。不当作柎。郑樵曰:不象萼蔕形。与旉通。《陆玑诗疏》柎作跗。《束皙·补亡诗》白华绦趺。《唐诗》红萼青趺皆因之。又华不注,山名,在济南城东北。《左传·成二年》晋却克战于鞌,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伏琛齐记》引挚虞畿服经,不,与诗鄂不之不同。李白诗: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盖因华跗而比拟之。胡传读不如卜,非。又《古诗·日出东南隅行》使君谢罗敷,还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〇按愚当读若吾,疑模切,与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韵,《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又与丕同。《书·大诰》尔丕克远省。马融作不。《秦·诅楚文》不显大神巫咸。《秦·和钟铭》不显皇祖。□与诗周颂不显不承同。不显不承,犹书云丕显丕承也。又《韵补》叶补美切,音彼。《荀子·赋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所不谓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声者,方音各殊,或读逋入声,或读杯入声。司马光切韵图定为逋骨切,今北方读如帮铺切,虽入声转平,其义则一也。考证:(《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日有食之,)谨照原文省下日字。(《荀子·赋论篇》)谨照原书省论字。(〈注〉谓小人所鄙也。)谨按原文无此注,改为所不谓小人所鄙也。
容容:《寅集上·宀字部》《广韵》《集韵》《韵会》□余封切,音融。《说文》盛也。从宀从谷。《徐铉曰》屋与谷,皆所以盛受也。《增韵》受也,包函也。《易·师卦》君子以容民畜衆[音zhòng]。《书·君□》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注〉谓包之也。又《唐书·狄仁杰传》娄公盛德,为所包容久矣。又仪容也。《礼·冠义》礼义之始,在於正容体。《射义》试之於射宫,其容比於礼,其节比於乐。又《玉藻》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又从容,安也。《书·君□》从容以和。《中庸》从容中道,圣人也。又《尔雅·释器》容谓之防。《郭璞注》形如今牀头小曲屛风,唱射者所以自防隐也,所以容身防矢也。又礼官曰容。《礼·乐记》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注〉容谓礼乐之官。使之检视殷家礼乐之官,而复其位。《前汉·儒林传》徐生善为容。是善礼乐者谓之容也。又飞扬貌。《楚辞·九章》纷容容之无经兮。又《礼·内则》佩容臭。〈注〉香物也。助为形容之饰,犹后世香囊也。又纱之轻者曰轻容。《唐苑类》轻容,无花薄纱也。又州名。古象郡地,唐置容州。又姓。八凯仲容之后。《礼记》有徐大夫容居。又慕容,复姓。又《集韵》尹竦切。与怂慂之慂同,劝也。又《正字通》余垄切,音涌。《前汉·郊祀歌》神之行,旌容容。又与颂通。《说文》貌也。从页,公声。《徐曰》此仪容字。歌颂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颂。后人因以为歌颂字。《前汉·惠帝纪》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系。《颜师古注》古颂与容同。《□法志注》颂谓宽容之,不桎梏也。又叶与章切,音阳。《韩愈·独孤申叔哀辞》如闻其声,如见其容。鸣呼远矣,何日而忘。又《参同契》天道甚浩广,太□无形容。虚寂不可覩,匡郭以消忘。考证:(《礼·冠义》礼文之始,在於正容体。)谨照原文礼文改礼义。(《射义》试之於泽宫。)谨照原文泽宫改射宫。(《礼记》有周大夫容居。)谨照檀弓周改徐。
恕恕:《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商署切《正韵》商豫切,□书去声。《说文》仁也。《传曰》仁者,必恕而后行也。《礼·中庸疏》恕,忖也,忖度其义於人也。《论语》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程注》恕者,仁之施也。《朱注》恕非宽假之谓。又曰:推已及物为恕。《说文》长笺》如心为恕,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