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uì dāng wàn sǐ
成语注音:ㄗㄨㄟˋ ㄉㄤ ㄨㄢˋ ㄙㄧˇ
成语简拼:ZDWS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辠當萬死
成语解释
形容罪恶极大。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罪恶极大
近义词
罪该万死、罪大恶极、罪应万死
反义词
劳苦功高
成语接龙
1、罪当万死→死别生离→离合悲欢→欢天喜地→地棘天荆→荆钗布裙→裙布荆钗→钗荆裙布→布衣之交→交詈聚唾→唾壶敲缺→缺一不可→可有可无→无服之丧→丧魂失魄→魄散魂消→消遥自在→在色之戒→戒备森严→严霜烈日→日日夜夜→夜阑人静→静影沉璧→璧坐玑驰→驰名天下
2、罪当万死→死得其所→所向克捷→捷足先得→得婿如龙→龙争虎战→战战业业→业精于勤→勤能补拙→拙贝罗香→香象渡河→河清云庆→庆吊不行→行师动众→众口交赞→赞口不絶→絶后空前→前瞻后顾→顾景惭形→形单影只→只字不提→提纲振领→领异标新→新故代谢→谢家宝树
3、罪当万死→死而不朽→朽条腐索→索隐行怪→怪事咄咄→咄嗟之间→间不容发→发综指示→示贬于褒→褒衣危冠→冠上加冠→冠绝一时→时清海宴→宴安酖毒→毒手尊前→前无古人→人仰马翻→翻江搅海→海内无双→双瞳剪水→水月观音→音容笑貌→貌似强大→大有可为→为人师表
4、罪当万死→死而复生→生荣死哀→哀感天地→地利人和→和盘托出→出谋画策→策名委质→质疑问难→难乎为情→情意绵绵→绵里藏针→针芥之合→合二为一→一介之才→才疏计拙→拙嘴笨舌→舌敝耳聋→聋者之歌→歌舞升平→平头正脸→脸无人色→色厉胆薄→薄暮冥冥→冥漠之都
5、罪当万死→死眉瞪眼→眼不着砂→砂里淘金→金无足赤→赤日炎炎→炎黄子孙→孙庞斗智→智穷才尽→尽付东流→流移失所→所剩无几→几尽一刻→刻意经营→营私作弊→弊衣疎食→食饥息劳→劳民费财→财运亨通→通古博今→今愁古恨→恨相知晚→晚节不终→终南捷径→径情直行
成语示例
(1)臣既犯天宪,罪当万死。臣死之日,必见叔陵,愿宣明诏,责之于九泉之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五
(2)…出望外。各家欢庆,自不必说。——清·李汝珍《镜花缘》
(3)…被县主盘问不过,三巧儿只得跪下,说道:『贱妾罪当万死,此人乃妾之前夫也。』蒋兴哥料瞒不得,也跪下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成语造句
(1)畅畅写不出成语“罪当万死”,因此期中考试仅仅考了98分。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罪当万死”几个大字。
(3)垦利县实验中学的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罪当万死”。
(4)庆水叔叔给迪謦和平玉介绍了“罪当万死”的成语故事。
(5)小琪不会写成语“罪当万死”的最后一个字。
(6)但因昔日定陶行兵之际,奋不顾私,有伤尊公,罪当万死。
(7)民多背本趋末,或有饥寒之色,为陛下之忧,臣相罪当万死。
(8)在去朱各庄中学的路上,靖巧哥哥给周娴和薇捷讲解了『罪当万死』的故事。
(9)臣本书生……今将告归,不敢终默,位卑言高,罪当万死,惟陛下裁赦。见《清波杂志》。
(10)臣意以匹夫之才,无有行能,久食重禄,擢备近臣,比受厚赐,喜惧相并,不胜愚憨征营,罪当万死。
(11)臣既犯天宪,罪当万死。臣死之日,必见叔陵,愿宣明诏,责之于九泉之下。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五。
成语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万死万死:[wànsǐ] 死一万次,形容受严厉惩罚或冒生命危险。罪该万死。
罪罪:zuì 1、<名>罪过;犯法的行为。《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狱中杂记》:『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心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2、<名>有罪的人;罪犯。《赤壁之战》:『近者奉辞伐罪。』3、<名>过失;过错。《垓下之战》:『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4、<动>惩罚罪行。《韩非子·五蠹》:『以其犯禁也,罪之。』5、<动>归罪于。《寡人之于国也》:『五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6、<动>犯罪。《训俭示康》:『远罪丰家。』
当当:dāng 1、<动>对着;面对。《木兰诗》:『当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又:『木兰当户织。』2、<动>在;处在。《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登泰山记》:『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3、<介>在;在……时候(地方)。《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晢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五人墓碑记》:『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4、<动>担当;担任。《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5、<动>承担;承受。《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6、<动>忍受。《水浒传》:『四下里无半点去彩,其实那热不可当。』7、<动>执掌;主持。《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指南录>后序》:『北邀当国者相见。』8、<形>相当;对等。司马迁《报任安书》:『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9、<动>判决;判罪。《史记·李将军列传》:『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赎为庶人。』10、<动>抵敌;抵挡。《赤壁之战》:『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11、<动>遮挡;遮蔽。《项脊轩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12、<副>应当;应该。《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涉世家》:『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3、<副>会;将会。《孔雀东南飞》:『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赤壁之战》:『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14、<副>要;将要;就要。《书博鸡者事》:『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15、指过去的某一时间。《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dàng 1、<形>合适恰当。《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采草药》:『古法采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2、<动>适合;适应。《促织》:『将无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芙蕖》:『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3、<动>当作。《战国策·齐策》:『安步以当车。』《智取生辰纲》:『你端的不把人当人。』4、抵押。《捕蛇者说》:『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5、<动>用东西作抵押向当铺借钱。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抽衣当药钱。』6、<动>抵得上;够得上。《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7、<形>本(地);同(一天)。《智取生辰纲》:『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8、<名>器物的底部。《韩子非·外储说右上》:『尝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tǎng通『倘』。如果。《荀子·君子》:『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当路] (1)当权。(2)拦路。
万万:wàn 1、<数>十个一千。《孙膑减灶》:『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又] 泛指众多。《察今》:『臂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2、<副>极;非常。韩愈《柳子厚暮志铭》:『无辞以白其大,且万无母子俱往理。』3、<名>古代一种大型舞蹈的名字。《左传·隐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注] 万,萬。古代『万』读『mò』,用于复姓『万俟』。『萬』作数词时可以用『万』,如今简化统一作『万』。[万福] (1)多福,用于祝颂。(2)唐宋时女子行礼,常口称『万福』,后指女子行礼。[万机] 古时专指皇帝处理日常杂事。[万籁] 自然界的各种声响。[万乘] (1)万辆兵车。(2)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车万辆,故以万乘称天子。(3)指大国。
死死:sǐ 1、<动>死亡;失去生命。《齐桓晋文之事》:『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又] <动为动>为……而死。《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名>死去的人。《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3、<形>坏死的;失去知觉的。《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4、<形>拼死;竭尽全力的。《史记·吴太伯世家》:『越使死士挑战。』5、<动>丧失;消失。《荀子·大略》:『流言止焉,恶言死焉。』6、<名>通『尸』。《汉书·陈汤传》:『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谷吉等死。』
罪罪:《未集中·网字部》(古文)辠《广韵》徂贿切《集韵》粗贿切,□音□。《说文》捕鱼竹罔。《易·解卦》君子以赦过宥罪。《书·大禹谟》罪疑惟轻。
当当:《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都郞切,音当。止也。又《集韵》他浪切,当去声。伄当。《正字通》俗当字。
万万:《子集上·一字部》《广韵》《集韵》《韵会》□同万。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国万纽于谨。又《广韵》莫北切《集韵》密北切。万俟,复姓。俟音其,今读木其。北齐特进万俟普。(万)(古文)《唐韵》无贩切,音蔓。《说文》虫也。《埤雅》蜂一名万。盖蜂类衆[音zhòng]多,动以万计。又数名。《易·乾象》万国咸宁。《前汉·律正志》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又舞名。《诗·邶风》方将万舞。〈疏〉万者,舞之总名。《大戴礼·夏小正》万也者,干戚舞也。《韵会》汤武以万人得天下,故干舞称万舞。又州名。《寰宇记》汉巴东郡,后唐贞观曰万州。又姓。《通志·氏族略》万氏,孟子门人万章。又《韵补》入铣韵。《白居易·寄元九诗》怜君为谪吏,穷薄家贫褊。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六书正伪》或省作万,非。
死死:《辰集下·歹字部》《广韵》息姊切《集韵》《韵会》《正韵》想姊切,□斯上声。《白虎通》死之言澌,精气穷也。《释名》死者,澌也,若冰释澌然尽也。《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关尹子·四符篇》生死者,一气聚散耳。《礼·曲礼》庶人曰死。《礼·檀弓》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又《周礼·天官·疾医注》少曰死,老曰终。又《山海经》有不死国,在南海大荒中。《郭璞赞》赤泉驻年,神木养命。禀此遐龄,悠悠无竟。又圆丘山有不死树。《郭璞赞》万物暂见,人生如寄。不死之树,寿蔽天地。又《山海经》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不死山。又《刘孟会云》祖州海岛产不死草,一株可活一人。又姓。自、死、独、膊,代北四姓也。见《氏族略》。又叶息利切,音四。《宋玉·九辩》愿徼□而有待兮,泊莽莽与埜草同死。叶上至。《说文》从人作□。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