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ú zú yǒu yú
成语注音:ㄗㄨˊ ㄗㄨˊ ㄧㄡˇ ㄧㄩˊ
成语简拼:ZZYY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足足有餘
成语解释
形容充足、宽裕,支用不完。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十分富足
近义词
绰绰有余、富富有余
成语接龙
1、足足有余→余杯冷炙→炙鸡渍酒→酒地花天→天翻地覆→覆水不收→收因结果→果不其然→然荻读书→书不尽言→言从计纳→纳履踵决→决一死战→战不旋踵→踵决肘见→见多识广→广厦万间→间见层出→出乖露丑→丑态毕露→露面抛头→头昏脑眩→眩目惊心→心心相印→印累绶若
2、足足有余→余杯冷炙→炙鸡渍酒→酒食征逐→逐鹿中原→原原委委→委靡不振→振臂一呼→呼天钥地→地广人希→希旨承颜→颜筋柳骨→骨化风成→成双成对→对酒当歌→歌舞升平→平原易野→野无遗才→才子佳人→人心惟危→危在旦夕→夕惕朝干→干将莫邪→邪不压正→正经八板
3、足足有余→余风遗文→文采风流→流溺忘反→反眼不识→识微见远→远溯博索→索隐行怪→怪声怪气→气壮如牛→牛郎织女→女中尧舜→舜日尧天→天地不容→容光焕发→发指眦裂→裂地分茅→茅茨土阶→阶前万里→里通外国→国计民生→生手生脚→脚心朝天→天冠地屦→屦贱踊贵
4、足足有余→余风遗文→文弛武玩→玩物丧志→志洁行芳→芳兰竟体→体国经野→野鹤孤云→云屯席卷→卷甲束兵→兵精粮足→足不出门→门庭如市→市井之臣→臣心如水→水宿山行→行者让路→路无拾遗→遗德休烈→烈士徇名→名利双收→收离聚散→散伤丑害→害人不浅→浅尝辄止
5、足足有余→余风遗文→文搜丁甲→甲第连云→云开雾散→散兵游勇→勇往直前→前俯后仰→仰人鼻息→息交绝游→游辞巧饰→饰非养过→过从甚密→密云不雨→雨帘云栋→栋梁之才→才华盖世→世掌丝纶→纶音佛语→语出月胁→胁肩累足→足茧手胝→胝肩茧足→足踏实地→地大物博
成语示例
(1)按照现在的用水量,我们的存水用到目的港是足足有余的。▲陆俊超《惊涛骇浪万里行》
成语造句
(1)安容哥哥给亦佳和可茗介绍了“足足有余”的成语典故。
(2)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足足有余”几个大字。
(3)石桥头镇中学的虢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足足有余”。
(4)小包写不出成语“足足有余”,所以昨天考试只有99分。
(5)小冠不会写成语“足足有余”的最后一个字。
(6)这南霸天既有如此强援,再加上佛山镇上人多势众,制我足足有余,却何以要毁家出走?
(7)按照现在的用水量,我们的存水用到目的港是足足有余的。见陆俊超《惊涛骇浪万里行》。
成语出处
《新华日报》1954.10.31:『家庭生活足足有余。』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有余有余:(1)有剩余;超过足够的程度:绰绰有余。(2)有零:他比我大十岁有余。
足足足足:[zúzú] 不少于。足足两个小时的工作。
足足:zú 1、<名>脚。《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2、<名>动物的脚。《核舟记》:『细若蚊足,钩画了了。』3、<名>器物的支撑部分。《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4、<形>充足。《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补不足。』5、<形>满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兰亭集序》:『快然自足。』6、<副>足够。《鸿门宴》:『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赤壁之战》:『兵精粮多,足以立事。』7、<副>值得。《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论语〉十则》:『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足下] (1)称对方的敬词。战国时多称诸侯国国君为足下。(2)脚下;立足的地方。
有有:yǒu 1、<动>与『无』相对。《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动>占有。《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3、<动>掌握。《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4、<形>富有。《货殖列传序》:『礼生于有而废于无。』5、<名>收获;出产的东西。《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6、<连>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则必胜。』7、<助>用在动词前,以助语气。《少年中国说》:『干将发硎,有作其芒。』酉yòu 1、<副>通『又』,表示进一层。《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连>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间] (1)时间很短;一会儿。(2)有缝隙。(3)有仇怨;有矛盾。[有司]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做具体工作。后泛指官吏。
余余:yú 1、<代>我。《核舟记》:『尝贻余核舟一。』2、<形>多余的。《论语》:『其余不足观也已。』3、<形>遗留的。《子鱼论战》:『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4、<名>盈余。《论积贮疏》:『苟粟多而有余,何为而不成?』5、<数>表示整数后的不定的零数。《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余波] (1)江河的末流。(2)遗风流泽。[余孽] 残存的坏人。
足足:《酉集中·足字部》(古文)疋《唐韵》即玉切《集韵》《韵会》《正韵》纵玉切,□音哫。《说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注〉徐锴曰:口象股胫之形。《释名》足,续也,言续胫也。《易·说卦》震为足。〈疏〉足能动用,故为足也。《礼·玉藻》足容重。〈注〉举欲迟也。又《广韵》满也,止也。《书·仲虺之诰》矧予之德,言足听闻。《诗·小雅》既沾既足。《礼·学记》学然后知不足。《老子·道德经》知足不辱。又不可曰不我足。《吴语》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又草名。《尔雅·释草》虃,百足。〈注〉音纤。又姓。《战国策》足强。〈注〉韩人。又《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时,苗足本。〈注〉足,犹拥也。又《广韵》添物也。《类篇》益也。《前汉·五行志》不待臣音,复讇而足。又《韵补》叶子悉切。《易林》欲飞无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为贼。
有有:《辰集上·月字部》(古文)《唐韵》云久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九切,□音友。《说文》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九经字样》有,从月。从冃,伪。又《玉篇》不无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系辞》富有之谓大业。又《诗·商颂》奄有九有。〈传〉九有,九州也。又《左传·桓三年》有年。〈注〉五谷皆熟书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质也,寀也。又姓。《论语》有子。〈注〉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韵》尤救切。与又通。《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诗·邶风》不日有曀。〈注〉有,又也。又《韵补》叶羽轨切。《前汉·叙传》文艳用寡,子虚乌有。寄言淫丽,托风终始。又叶演女切。《徐干·齐都赋》主人盛飨,期尽所有。三酒既醇,五齐惟醹。
余余:《戌集下·食字部》《唐韵》以诸切《集韵》《韵会》羊诸切《正韵》云俱切,□音余。《说文》饶也。《玉篇》残也。《广韵》賸也。《周礼·天官·冢宰》以九赋敛财贿。九曰币余之赋。《郑注》百工之余。《左传·文元年》归余于终。又《孟子》余夫二十五亩。〈注〉一夫,上父母,下妻子,以五口八口为率。如有弟,是余夫也。又《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余子。〈注〉余谓羡也。郑康成谓:余子卿大夫之子,当守於王宫者也。《左传·宣二年》又宦其余子。〈注〉余子,嫡子之母弟。又国名。《春秋·庄二年》夏公子庆父帅师伐於余丘。〈注〉於余丘,国名。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二年》莒败齐师于寿余。又舟名。《左传·昭十七年》楚大败吴师,获其乗[音chéng]舟余皇。又草名。《山海经》招摇山有草,如韭,青花,名祝余,食之不饥。又姓。晋有余頠,余文仲。又梁余、夫余,俱复姓,见《姓谱》。又《集韵》余遮切,音耶。《庄子·让王篇》其绪余以为国家。《司马彪注》绪余,残也。绪音奢,余音耶。又叶夷周切,音由。《韩愈·驽骥诗》嘶鸣当大路,志气若有余。骐骥生绝域,自矜无匹俦。又叶羊遇切,音裕。《古诗》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疋,织素五丈余。《正字通》按《周礼·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颁赐,本作公,因声近伪作余,故注云余当为余,谓县都畜聚之物。据本注,余不当作余。《正韵》四鱼余字注,引《周礼》余亦作余。合余余为一,非。考证:(《周礼·天官·冢宰》九赋敛财贿。九曰币余之赋。〈注〉币余,百工之余。)谨照原文九赋上增以字。注上增郑字。注下省币余二字。(《庄子·让王篇》绪余以治天下国家。《徐邈注》绪余,残也。)谨照原文改其绪余以为国家。徐邈注改司马彪注。(《古诗》新人工织缣,旧人工织素。织缣日一疋,织素五丈余。)谨照原诗旧人改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