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决荡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òng héng jué dàng成语简拼:ZHJD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縱橫決蕩
成语解释
纵横:奔放,不受拘束;荡:冲杀。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逗逗写不出成语“纵横决荡”,所以单元测试才99分。
(2)抗抗不会写成语“纵横决荡”的最后一个字。
(3)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纵横决荡”几个大字。
(4)象州县大乐中学的归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纵横决荡”。
(5)孜轩哥哥给宝玉和景英讲了“纵横决荡”的故事。
成语出处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纵横纵横:(1)竖和横;横一条竖一条的:纵横交错;铁路纵横,象蜘蛛网一样。(2)奔放自如:笔意纵横。(3)奔驰无阻: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纵纵:zòng 1、<形>竖,与『横』相对。《游黄山记》:『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2、<动>放。《殽之战》:『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3、<动>放纵;放任。《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4、<动>驱。《失街亭》:『延挥刀纵马,直取张郃。』5、<动>腾跃。《美猴王》:『(石猴)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6、<连>即使;纵放。《垓下之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信凌君窍符救赵》:『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姊邪?』
横横:héng 1、<形>与『纵』『竖』相对。《阿房宫赋》:『直栏横槛。』[又] <动>横着;成横状。《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阿房宫赋》:『烟斜雾横,焚椒兰也。』2、<形>广远;宽阔。《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动>交错。吴均《与朱元思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碧血横飞。』heng4 1、<形>蛮横;残暴。《史记·吴王 濞传》:『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又] 祸害。《周处》:『义光人谓为三横。』2、<形>出乎意料。《三国志·吴主五子传》:『横遇飞祸。』
决决:jué 1、<动>疏通水道;开口子导引水流。《五蠹》:『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2、<动>决口;洪水冲开堤岸。《汉书·武帝纪》:『河水决濮阳,泛六郡。』3、<动>决定;确定。《赤壁之战》:『受制于人,吾计决矣。』4、<动>判决;裁决。《狱中杂记》:『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两小儿辩日》:『孔子不能决也。』5、<动>处决;执行死刑。《狱中杂记》:『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引] 自杀。《<指南录>后序》:『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6、<动>决战;较量出胜负高低。《赤壁之战》:『孤当与孟德决之。』7、<副>必定;肯定;一定。《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自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8、<动>通『诀』,辞诀;告辞;告别。《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荡荡:dàng 1、<动>摇动;飘动。《与朱元思书》:『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动>不安定;动摇。《荀子·劝学》:『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3、<动>洗涤;清除。《史记·乐书》:『万民咸荡涤邪秽。』4、<动>碰撞;来回冲击。《黔之驴》:『稍近,益狎,荡倚冲冒。』柳宗元《晋问》:『若江之水,疾风驱涛,击山荡壑。』5、<形>放纵;不受拘束。《论语·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6、<形>平坦;宽广。《诗经·南山》:『鲁道有荡。』(通往鲁国的大道很平坦)。7、<名>积水处;池塘;湖泽。《雁荡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荡骀] (1)悠闲自得。(2)舒展。[荡覆] 倾覆。[荡佚] 放荡纵逸,不拘世俗。[荡志] 荡涤心怀。[荡子] 游荡在外的男子。
纵纵:《未集中·糸字部》《广韵》子用切《集韵》《韵会》《正韵》足用切,□踪去声。《说文》缓也。一曰舍也。《博雅》置也。《玉篇》恣也,放也。《书·太甲》纵败礼。《诗·大雅》无纵诡随。又《诗·郑风》抑纵送忌。〈注〉发矢曰纵。又《礼·仲尼燕居》纵言至于礼。〈注〉纵言,泛说事。又《左传·襄二十六年》敢有二心乎。纵有,共其内,莫共其外。又《尔雅·释诂》纵,乱也。又省作从。《论语》从之纯如也。《前汉·王吉传》放从自若。又《集韵》《韵会》祖动切《正韵》作孔切,□音总。《礼·檀弓》丧事欲其纵纵尔。〈注〉读如总领之总。急遽趋事貌。又《集韵》足勇切,音□。怂或作纵。《前汉·衡山王传》日夜纵臾。〈注〉师古曰:纵臾,谓奖劝也。又《广韵》即容切《集韵》《韵会》《正韵》将容切,□音踪。《广韵》纵横也。《韵会》或作从。《诗·齐风》衡从其亩。《类篇》东西曰衡,南北曰从。《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注〉从,与纵同。又与踪通。《前汉·萧何传》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注〉师古曰:读者乃为踪蹟之踪,非也。○按隷释袁良□:往者王尊发纵于平阳。杨着□:追纵鲁参。鲁峻□:比纵豹产。皆以纵为踪。师古之说非是。又《集韵》徂聪切,音丛。髻高大貌。
横横:《辰集中·木字部》《唐韵》户盲切《集韵》《韵会》《正韵》胡盲切,□音黉。《说文》阑木也。又《唐韵》纵横也。东西曰纵,南北曰横。亦作从横。《史记·苏秦传》合从连衡。《汉书音义》利合为从,威权相胁为横。又《吕览·离谓篇》失从之意,失横之事。〈注〉关东六国为从,关西为横。一曰以六攻一为从,以一离六为横。又《楚辞·招隐》不知横之与纵。〈注〉纬曰横,经曰纵。又星名。《前汉·天文志》王梁之旁有八星绝汉,曰天横。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横县,属琅邪郡。又学舍也。与黉通。《后汉·鲍德传》修起横舍。又姓。《风俗通》韩王子成号横阳君,其后为氏。又《唐韵古音》胡光切,音黄。《楚辞·九辩》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藏。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又《集韵》草名。《尔雅·释草》傅,横目。〈注〉一名结缕。俗谓之鼓筝草。又《集韵》姑黄切,音光。汉门名。又《集韵》《正韵》□户孟切,衡去声。不顺理也。《孟子》待我以横逆。《前汉·吴王传》吴王日益横。又卜兆名。《前汉·文帝纪》卜之,兆得大横。又《唐韵》《集韵》□古旷切,音桄。盛气充满也。《礼·乐记》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又《类篇》俎跗,横木也。
决决:《子集下·冫字部》《玉篇》俗决字。(决)《广韵》《集韵》《韵会》□古穴切,音玦。水名。《水经》决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注〉俗名为檀山岘,盖大别之异名也。其水正山委注而络其县,西北流迳蓼县故城,灌水注之,故地理志曰:决水北注蓼入灌,灌水於蓼亦入决。又决决,北方水名。《山海经》龙侯之山,决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又行流也。《管子·君臣下篇》决之则行,塞之则止。《左传·襄三十一年》不如小决使道。又断也,判也。《礼·曲礼》夫礼者,所以定亲疎,决嫌疑。又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又以齿断物亦曰决。《礼·曲礼》濡肉齿决,乾肉不齿决。《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锐喙决吻。〈疏〉鸟乃喙长,决物食之时,以其近喙本决,故云决吻。决如字。又乌穴反。又开也。《仪礼·乡射礼》袒决遂。〈注〉决犹闓也。以象骨为之,着右大擘指,以鈎弦闓体也。闓音开。《诗·小雅》决拾既佽。又绝也,与诀同。《前汉·苏武传》李陵与苏武决去。〈注〉决,别也。又决曹,官名。主罪法者。《后汉·黄昌传》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又《广韵》《集韵》《正韵》□呼决切,音血。疾貌。一曰小飞也。与□通。《庄子·逍遥游》决起而飞,抢楡枋。决或作□。又《集韵》苦穴切,音阕。与缺同。或从血作□。亦作决。《史记·秦始皇纪》譬犹骋六骥过决□也。又涓惠切,音桂。疾貌。《庄子·齐物论》麋鹿见之而决骤。〈注〉决,徐邈读古惠反。
荡荡:《午集中·皿字部》《唐韵》徒朗切《集韵》《韵会》待朗切《正韵》徒党切,□唐上声。与荡同。《说文》涤器也。又《广韵》涤荡,摇动貌。又《集韵》《韵会》大浪切《正韵》徒浪切,□唐去声。《增韵》推荡也。《易·系辞》八卦相荡。〈注〉言运化之推移也。《释文》诸家作荡,唯王肃音唐党切。又《类篇》动也。《左传·昭二十六年》震荡播越。《史记·乐书》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也。又涤也。一曰放也。《前汉·艺文志》荡意平心。又《丙吉传》□伺胡组郭徴卿,不得令晨夜去皇孙敖荡。〈注〉放也。又《尔雅·释训》荡荡,僻也。〈疏〉弗思之僻也。《前汉·郊祀志》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又大貌。《扬雄·河东赋》参天地而独立兮,廓荡荡其亡双。又直荡,官名。见《隋书·百官志》。又直荡,旗名。见《宋史·仪卫志》。又跳荡,军名。《唐书·百官志》矢石未交,陷坚突衆[音zhòng]敌,因而败者曰跳荡。又汉宫名。《三辅黄图》骀荡宫。又作骀荡,云春时景色骀荡也。〈注〉荡,荡字同。又《韵会小补》通作汤。《前汉·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谓大汤。〈注〉犹荡涤也。又姓。见《姓苑》。又《集韵》大浪切《正韵》徒浪切,□音宕。亦动也。又《广韵》《正韵》□徒郞切,音唐。荡突,亦作傏□,通作唐突。又《广韵》吐郞切《集韵》他郞切,□音汤。亦荡突也。又《隋大业末童谣》上山吃鹿獐,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又《郑熊·番禺记》广俗,壻未见妻之父母,先饮一大杯,曰荡风。今俗有荡风冒雪之语。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浪切,汤去声。亦涤器也。又行也。《论语》奡荡舟。〈注〉陆地行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