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òng héng jiāo cuò
成语注音:ㄗㄨㄙˋ ㄏㄥˊ ㄐㄧㄠ ㄘㄨㄛˋ
成语简拼:ZHJC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縱横交錯成语辨形错,不能写作『差』。成语谜语十;井
成语英文:crisscross成语德文kreuz und quer durchziehen (od. verlaufen
成语解释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成语辨析]
纵横交错和『犬牙交错』;都含有『复杂、交错』的意思。不同在纵横交错多用来形容具体事物的交错;复杂;而『犬牙交错』多形容抽象事物;表示参差不齐。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事物非常复杂
近义词
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盘根错节、犬牙交错、纵横交贯
反义词
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成语接龙
1、纵横交错→错彩镂金→金无足赤→赤心相待→待字闺中→中庸之道→道义之交→交颈并头→头昏眼晕→晕头转向→向火乞儿→儿女子语→语妙天下→下坂走丸→丸泥封关→关门大吉→吉祥如意→意兴盎然→然糠自照→照章办事→事预则立→立贤无方→方寸万重→重熙累盛→盛情难却
2、纵横交错→错落不齐→齐大非耦→耦俱无猜→猜拳行令→令人捧腹→腹饱万言→言近意远→远不间亲→亲上成亲→亲如手足→足音跫然→然荻读书→书读五车→车击舟连→连日继夜→夜长梦短→短吁长叹→叹老嗟卑→卑身屈体→体贴入微→微过细故→故家乔木→木心石腹→腹心相照
3、纵横交错→错落不齐→齐心併力→力不能及→及时行乐→乐极哀来→来者不拒→拒谏饰非→非异人任→任劳任怨→怨气冲天→天兵天将→将天就地→地北天南→南船北车→车马如龙→龙翔虎跃→跃马弯弓→弓影浮杯→杯弓蛇影→影形不离→离乡别井→井井有条→条解支劈→劈头盖脸
4、纵横交错→错落不齐→齐心合力→力学笃行→行有余力→力倍功半→半解一知→知足知止→止谈风月→月晕础润→润屋润身→身微言轻→轻举妄动→动荡不定→定国安邦→邦家之光→光彩溢目→目不给赏→赏罚分审→审曲面势→势焰熏天→天末凉风→风流千古→古调单弹→弹尽援绝
5、纵横交错→错节盘根→根深柢固→固执成见→见貌辨色→色色俱全→全军覆灭→灭顶之灾→灾难深重→重规袭矩→矩步方行→行古志今→今月古月→月夜花朝→朝经暮史→史无前例→例直禁简→简在帝心→心殒胆破→破死忘生→生桑之梦
成语造句
(1)宸晟叔叔给纣禳和时睿讲述了“纵横交错”的成语故事。
(2)成吉思汗野蛮的部族将北京城夷为平地,他又找人重新设计了都城,在城里这种狭窄的巷道纵横交错。
(3)地图绘制工作者发有了一些网格线,这些网格线纵横交错地分布在整个球体上。
(4)对如何建立大、中型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多方位、纵横交错、相互渗透的协作有机体系和供应链联盟等方面作了论述。
(5)而淀浦河、新通波塘的纵横交错使得赵巷水网交织,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6)呼中区第三中学的公西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纵横交错”。
(7)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纵横交错”几个大字。
(8)境内丘陵、平原相间,河渠纵横交错。
(9)丽丽不会写成语“纵横交错”的最后一个字。
(10)陆上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为纵横交错的水网分划。
(11)孟加拉国位于富饶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Ganges-Brahmaputra)三角洲,每年的季风和龙卷风带来暴雨,造成纵横交错的河流与运河水位上涨。
(12)乔丹的计划还包括建造一批纵横交错的曲径小道,以便人们能利用它们到全市作短途旅行。
(13)全身上下都由肉块组成,纵横交错的沟裂纹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人的大脑组织,硕大的头脑更显示出他具有惊人的智慧能量。
(14)设想说GuguuYimithirr语的人如何对在其心中任何图像以及图形记忆片断以纵横交错的主方向方式进行记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5)市场内部宽敞明亮,结构合理,通道纵横交错,一二层的2147间店面全部构置完毕,正“静候”主人光临。
(16)数世纪的排水工程使得它成为了湖泊和水道纵横交错由堤坝保护着的网状结构。
(17)所有学校的发展,都是内外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力量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力量场。
(18)我鼓足勇气朝下看,看到了村子中心的广场,也看到了纵横交错、弯弯曲曲的街从不同方向通往广场。
(19)我国是一个多山之国,山脉纵横交错。
(20)小芳写不出成语“纵横交错”的拼音。
(21)信用网络就是由一个个信用关系纵横交错形成的网络。
(22)洋面海流同样可能会有一些自身特性,这样世界上的海洋完全有可能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可通航的海上航路。
(23)盈盈一握,手心里尽是滴水的温柔,任凭岁月流转,光阴如梭,磨不平的是掌心纵横交错的沟坎。
(24)尤其是在处理地下水的过程中采用纵横交错、平面立体结合的方式,为我们在以后工作中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思路。
(25)有的如细丝,隐约可见;有的苍劲有力,纵横交错,犹如一幅壮丽的山川河流图。
(26)与前门大街纵横交错的胡同一起,南北前门大街早在元代(1206-1368)就已经是一条繁华的商业地带了。
(27)在家里,明利用拐杖和轮椅四处走动。在纵横交错的街上,他开着特殊配置的丰田1990分发报纸。
(28)这个水系终止于一个10公里宽、层状的扇形地形,有著纵横交错的弯曲隆起,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侵蚀作用。
(29)肿瘤是由纵横交错的平滑肌束组成。
(30)自行车车辙纵横交错;光滑的斜坡显然被用来玩滑板或者“死亡之幕”的游戏,而且至少造成了几起“膝盖骨摔伤”和单车特技事故。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见《万法归宗》中载有是符,其画纵横交贯,略如小篆。』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交错交错:[jiāocuò] 交叉错杂。觥筹交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管道纵横交错。
纵横纵横:(1)竖和横;横一条竖一条的:纵横交错;铁路纵横,象蜘蛛网一样。(2)奔放自如:笔意纵横。(3)奔驰无阻: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纵纵:zòng 1、<形>竖,与『横』相对。《游黄山记》:『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2、<动>放。《殽之战》:『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3、<动>放纵;放任。《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4、<动>驱。《失街亭》:『延挥刀纵马,直取张郃。』5、<动>腾跃。《美猴王》:『(石猴)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6、<连>即使;纵放。《垓下之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信凌君窍符救赵》:『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姊邪?』
横横:héng 1、<形>与『纵』『竖』相对。《阿房宫赋》:『直栏横槛。』[又] <动>横着;成横状。《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阿房宫赋》:『烟斜雾横,焚椒兰也。』2、<形>广远;宽阔。《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动>交错。吴均《与朱元思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碧血横飞。』heng4 1、<形>蛮横;残暴。《史记·吴王 濞传》:『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又] 祸害。《周处》:『义光人谓为三横。』2、<形>出乎意料。《三国志·吴主五子传》:『横遇飞祸。』
交交:jiāo 1、<动>交叉;交错。《鸿门宴》:『交戟之士欲止不内。』2、<副>交互;交相。《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3、<动>交换;互换。《左传·隐公三年》:『故周郑交质。』4、<动>交接;交合。《促织》:『自昏达曙,目不交睫。』5、<动>结交;交往。《赵威后问齐使》:『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6、<名>交情;交谊。《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刭之交。』7、<名>同盟;盟约。《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过秦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8、<名>时间或空间的交接处。《左传·僖公五年》:『其九月十月之交乎?』9、<动>接受。《水浒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10、<副>全;都。《报刘一丈书》:『闻者亦心计交赞之。』11、<名>交州的省称。《孔雀东南飞》:『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交和] (1)互相和好,和合。(2)两军对垒。[交交] (1)象声词,鸟鸣声。(2)鸟飞来飞去的样子。(3)交加错杂的样子。[交通] (1)空间上的彼此通达。(2)交往;交游。(3)暗中勾结。(4)情感上的沟通交流。[交游] (1)交际;交往。(2)有交往的朋友。[交子] 宋代发行的纸币。这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错错:1、cuò(1)参差;错杂:交错;错落。(2)两个物体相对摩擦:上下牙错得很响。(3)相对行动时避开而不碰上:错车◇错过了机会。(4)安排办事的时间使不冲突:这两个会不能同时开,得错一下。(5)不正确:错字;这道题算错了。(6)(错儿)过错;错处:没错儿;出错儿。(7)坏;差(用于否定式)。如:这幅画儿画得不错;今年的收成错不了。2、cuò<书>在凹下去的文字、花纹中镶上或涂上金、银等:错金。3、cuò<书>(1)打磨玉石的石头。(2)打磨玉石:攻错。
纵纵:《未集中·糸字部》《广韵》子用切《集韵》《韵会》《正韵》足用切,□踪去声。《说文》缓也。一曰舍也。《博雅》置也。《玉篇》恣也,放也。《书·太甲》纵败礼。《诗·大雅》无纵诡随。又《诗·郑风》抑纵送忌。〈注〉发矢曰纵。又《礼·仲尼燕居》纵言至于礼。〈注〉纵言,泛说事。又《左传·襄二十六年》敢有二心乎。纵有,共其内,莫共其外。又《尔雅·释诂》纵,乱也。又省作从。《论语》从之纯如也。《前汉·王吉传》放从自若。又《集韵》《韵会》祖动切《正韵》作孔切,□音总。《礼·檀弓》丧事欲其纵纵尔。〈注〉读如总领之总。急遽趋事貌。又《集韵》足勇切,音□。怂或作纵。《前汉·衡山王传》日夜纵臾。〈注〉师古曰:纵臾,谓奖劝也。又《广韵》即容切《集韵》《韵会》《正韵》将容切,□音踪。《广韵》纵横也。《韵会》或作从。《诗·齐风》衡从其亩。《类篇》东西曰衡,南北曰从。《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注〉从,与纵同。又与踪通。《前汉·萧何传》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注〉师古曰:读者乃为踪蹟之踪,非也。○按隷释袁良□:往者王尊发纵于平阳。杨着□:追纵鲁参。鲁峻□:比纵豹产。皆以纵为踪。师古之说非是。又《集韵》徂聪切,音丛。髻高大貌。
横横:《辰集中·木字部》《唐韵》户盲切《集韵》《韵会》《正韵》胡盲切,□音黉。《说文》阑木也。又《唐韵》纵横也。东西曰纵,南北曰横。亦作从横。《史记·苏秦传》合从连衡。《汉书音义》利合为从,威权相胁为横。又《吕览·离谓篇》失从之意,失横之事。〈注〉关东六国为从,关西为横。一曰以六攻一为从,以一离六为横。又《楚辞·招隐》不知横之与纵。〈注〉纬曰横,经曰纵。又星名。《前汉·天文志》王梁之旁有八星绝汉,曰天横。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横县,属琅邪郡。又学舍也。与黉通。《后汉·鲍德传》修起横舍。又姓。《风俗通》韩王子成号横阳君,其后为氏。又《唐韵古音》胡光切,音黄。《楚辞·九辩》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藏。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又《集韵》草名。《尔雅·释草》傅,横目。〈注〉一名结缕。俗谓之鼓筝草。又《集韵》姑黄切,音光。汉门名。又《集韵》《正韵》□户孟切,衡去声。不顺理也。《孟子》待我以横逆。《前汉·吴王传》吴王日益横。又卜兆名。《前汉·文帝纪》卜之,兆得大横。又《唐韵》《集韵》□古旷切,音桄。盛气充满也。《礼·乐记》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又《类篇》俎跗,横木也。
交交:《子集上·亠字部》《广韵》古肴切《集韵》《韵会》《正韵》居肴切,□音郊。《小尔雅》俱也。《广韵》共也,合也。《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又友也。《易·系辞》上交不谄,下交不凟。《礼·郊特牲》为人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又交交,鸟飞貌。《诗·秦风》交交黄鸟。又交加,参错也。《前汉·刘向传》章交公车。又州名,南越地,汉置交州。《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传》南交,南方交趾地。又衣领也。《扬子·方言》衿谓之交。又同蛟。《前汉·高帝纪》则见交龙於上。《史记》作蛟。又同鵁。《司马相如·上林赋》交精旋目。即鵁鶄。考证:(《扬子·方言》衿之谓交。)谨照原文改衿谓之交。
错错:《戌集上·金字部》《唐韵》《集韵》仓各切《韵会》清各切《正韵》七各切,□音厝。《说文》金涂也。《前汉·食货志》错刀,以黄金错其文,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行。〈注〉错刀,王莽钱。《张衡诗》何以赠之金错刀。又《诗·大雅》簟茀错衡。〈传〉错衡,文衡也。《史记·赵世家》剪发文身,错臂左衽。〈注〉错臂亦文身,谓以丹青错画其臂。又《玉篇》鑢也。《书·禹贡》锡贡磬错。〈疏〉治玉石曰错。磬有以玉为之者,磬错,谓治磬错也。又《正韵》厉石也。《诗·小雅》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传〉错,石也,可以琢玉。《释文》错,厉石也。又《玉篇》亲也。《书·禹贡》厥赋惟上上错。〈传〉错,亲出。〈疏〉交错是间亲之义,故错为亲也。又乱也。《尚书·孔安国序》错乱磨灭,勿可复知。又《易·系辞》错综其数。〈疏〉错谓交错。《礼·文王世子》礼乐交错于中。又《祭义》不错则随。〈注〉错,鴈行也。父党随行,兄党鴈行。《诗·小雅》献醻交错。〈传〉东西为交,邪行为错。又《集韵》乖也。《增韵》舛也,误也。《五代史·罗绍威传》帅魏博牙军骄恣,尽杀之,由此势弱,曰:聚六州四十二县铁,铸一个错不成。〈注〉借义,喻错悞也。又《前汉·五行志》宣元之后,刘向治谷梁春秋,数其旤福,传以洪范,与仲舒错。〈注〉错,谓抵牾不合也。又《广韵》厠也,言相间厠也。又《礼·中庸》辟如四时之错行。《朱注》错,犹迭也。又《易·离卦》履错然。〈注〉错然,敬慎之貌。又《马融·广成颂》嵎峗错崔。〈注〉错崔,高峻貌。又《山海经》带山有兽,其状如马,一角,有错。〈注〉言角有甲错也。又神名。《后汉·礼仪志》错断食巨。〈注〉逐疫之神也。又姓。《广韵》宋太宰之后。又人名。《史记·高祖功臣年表》稾侯□错。《索隐注》汉表作锴,音揩。又虫名。《字汇补》莎鸡,幽州人谓之蒲错。又与厝通。《前汉·地理志》五方亲厝,风俗不纯。〈注〉厝、错古通。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仓故切,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本作□。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又《扬子·方言》灭也。周秦曰错。〈注〉音酢。又与醋同。《管子·弟子职》置酱错食。又《集韵》七约切,音碏。物理麤也。考证:(《易·系辞》苟错诸地则可矣)谨照原文则可矣改而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