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将挟人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ō jiàng xié rén成语简拼:ZJXR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捉將挾人
成语解释
挟:制服。在战斗中能制服、活捉敌将。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战等
近义词
挟人捉将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捉将挟人”几个大字。
(2)丁堡二中的谷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捉将挟人”。
(3)朵儿写不出成语“捉将挟人”的拼音。
(4)洪双哥哥给朱一和朱强讲解了“捉将挟人”的故事。
(5)小楚不会写成语“捉将挟人”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元·李文蔚《蒋神灵应》楔子:『挟人捉将千般勇,武艺精熟敢战争。』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捉捉:zhuō 1、<动>握;拿。《新唐书·杨师道传》:『捉笔赋诗。』2、<动>捉拿;捕捉。《促织》:『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3、<动>拾取。《世说新语·德行》:『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捉笔] 拿笔写文章。[捉刀] 指代人作文或做事。
将将:jiāng 1、<动>搀扶;扶持。《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2、<动>带领;携带。《塞翁失马》:『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3、<动>拿;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果品酒馔只顾将来。』4、<动>将就;随顺。《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5、<动>想要;打算。《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公将战。』6、<副>将要;就要。《郑伯克段于鄢》:『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7、<介>把;用。《祭妹文》:『可将身后托汝。』8、<连>抑或;还是。《战国策·楚策四》:『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祆祥乎?』9、<连>假若;如果。《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10、<连>和;与。李白《月下独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11、<助>用于动词后,以助语气。《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12、<连>且;又。表顺承。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jiàng 1、<动>统率;率领。《项羽本纪赞》:『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2、<名>将领;将帅。《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3、<名使动>使……为将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qiāng 1、<动>请,愿。李白《将进酒》:『将进酒,杯莫停。』2、通『锵』,见『将将』。[将牢] 把稳;持重。[将] 帮助,促成好事。[将无] 莫不是。[将弁] 旧时武职的通称。[将将] (1)高大庄严的样子。(2)广大的样子。(3)交谈,聚集的样子。(4)通『锵锵』,金、玉撞击的声音。
挟挟:xié 1、<动>用胳膊夹住。《冯婉贞》:『操刀挟盾。』2、<动>携同。《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3、<动>怀着;藏着。《赤壁之战》:『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虑。』4、<动>挟制。《隆中对》:『挟天子以令诸侯。』5、<动>拥有;占有。《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6、<动>倚仗。柳宗元《封建论》:『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战之威。』
人人:rén 1、<名>人类。《屈原列传》:『夫天者,人之始也。』2、<名>人民;众人。《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又] 人人;每人。《鱼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3、<名>别人;他们。《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人之老。』4、<名>人才;杰出的人物。《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5、<名>人品;人的品德操行。《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捉捉:《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侧角切,庄入声。《说文》搤也。一曰握也。《广韵》捉搦也。《前汉·王褒传》周公躬吐捉之劳。〈注〉一饭三吐飡,一沐三捉发。《蜀志·赵云传注》先主捉手而别。又《增韵》捕也。《释名》促也。使相促及也。又《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
将将:《寅集上·寸字部》《广韵》即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资良切,□音浆。《说文》本将帅字。一曰有渐之辞。《苏林曰》将,甫始之辞。《易·系辞》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又《公羊传·庄三十二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师古注》将有其意也。又抑然之辞。《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又且也。《诗·小雅》将安将乐。又《广韵》养也。《诗·小雅》不遑将父。又助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补过将美。又送也。《诗·召南》百两将之。《邶风》之子于归,远于将之。又大也。《诗·小雅》亦孔之将。《商颂》我受命溥将。又承也,奉也,行也。《诗·商颂》汤孙之将。《书·胤征》今予以尔有衆[音zhòng],奉将天罚。〈注〉将,行也。又《增韵》赉也,持也,与偕也。《正韵》扶持也。《诗·小雅》无将大车。《左传·庄二十一年》郑伯将王,自圉门入。又进也。《诗·周颂》日就月将。又从也,随也。《前汉·郊祀歌》九夷賔将。又《诗·小雅》鲜我方将。〈注〉壮也。又《楚辞·九辩》恐余寿之弗将。〈注〉长也。又《诗·大雅》在渭之将。〈注〉侧也。又去也。《荀子·赋论篇》时几将矣。〈注〉言时事已去,不可复也。又姓。后赵常山太守将容。又干将,古刃工。《张揖曰》韩王刃师名,今名刃曰干将。又《集韵》《正韵》千羊切《韵会》七羊切,□音锵。请也,几愿辞也。《诗·卫风》将子无怒。《小雅》将伯助予。又声也。《诗·郑风》佩玉将将。又严正貌。《诗·大雅》应门将将。又集也。《诗·周颂》磬筦将将。又《唐韵》即谅切《韵会》《正韵》子谅切,□音酱。《广韵》将帅也。《增韵》将之也。《礼·记注》方氏曰:才足以将物而胜之之谓将,智足以帅物而先之之谓帅。又叶即两切,音奖。《诗·大雅》天不我将。叶下往。
挟挟:《卯集中·手字部》《唐韵》《正韵》胡颊切《集韵》《韵会》檄颊切,□音协。《说文》俾持也。《增韵》带也,掖也。一曰辅也。《诗·大雅》既挟四鍭。《仪礼·乡射礼》兼挟乗[音chéng]矢。〈注〉方持弦矢曰挟。古文作接。《齐语》挟其枪刈耨鎛,以旦莫从事於田野。〈注〉在掖曰挟。又《尔雅·释言》藏也。《前汉·惠帝纪》除挟书律。〈注〉秦律,敢有挟书者族。又《广韵》怀也,护也。《孟子》不挟长,不挟贵。《朱注》挟者,兼有而恃之之称。又会也。《晋语》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又《扬子·方言》挟斯,败也。南楚凡人贫,衣被丑弊,或器物弊,谓之挟斯。又《集韵》尸牒切,音蜨。亦持也。《左传·宣十二年》三军之士,皆如挟纩。又《集韵》讫洽切《正韵》古洽切,□与夹同。亦持也。又《集韵》《韵会》□子洽切,音啑。又《集韵》吉协切,音颊。又作荅切,音匝。义□同。或作抸。又《集韵》《韵会》□即协切。与浃通。《诗·大雅》使不挟四方。〈传〉挟,达也。〈疏〉挟者,周匝之义,故为达。《周礼·天官·大宰》县治象之灋于象魏,挟日而敛之。〈注〉从甲至甲谓之挟日,凡十日。《释文》又作浃。《荀子·礼论篇》方皇周挟。〈注〉挟读为浃。匝也。又《正韵》即涉切,音接。义同。
人人:《子集中·人字部》《唐韵》如邻切《集韵》《韵会》《正韵》而邻切,□音仁。《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释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一人,君也。《书·吕□》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称也。《汤诰》嗟尔万方有衆[音zhòng],明听予一人诰。又二人,父母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国二邑。又官名。《周礼》有庖人,亨人,浆人,凌人之类。又枫人,老枫所化,见《朝野佥载》。又蒲人,艾人,见《岁时记》。又姓。明人杰。又左人,闻人,俱复姓。又《韵补》叶如延切,音然。《刘向·列女颂》望色请罪,桓公嘉焉。厥后治内,立为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