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áo zāi duǒ nàn
成语简拼:TZDN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逃災躲難
成语解释
指逃避灾难。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逃避灾难
近义词
逃灾避难、避难逃灾
成语接龙
逃灾躲难→难解难分→分房减口→口出狂言→言多失实→实获我心→心荡神怡→怡情理性→性命关天→天道人事
成语示例
(1)按下三位公子逃灾躲难。且言那吏部米顺领了一千铁骑、四十名校尉,捧了圣旨,一拥来到秦府。▲明·罗贯中《粉妆楼》第四十四回
成语造句
(1)宝宝写不出成语“逃灾躲难”,因此期中考试仅仅考了98分。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逃灾躲难”几个大字。
(3)费莫爷爷给孙女和小外甥讲了“逃灾躲难”的成语典故。
(4)皓皓不会写成语“逃灾躲难”的最后一个字。
(5)上栗县二中的功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逃灾躲难”。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头两炷香可也不打紧,第三炷香愿天下好男子休遭罗网之灾。我是逃灾避难之人,他说这等吉利的话。』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躲难躲难:[duǒnàn] 躲避灾难。
逃逃:táo(1)逃跑;逃走:逃匿;逃脱。(2)逃避;逃荒。
灾灾:zāi 1、<名>火灾。《左传·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2、<名>泛指各种灾祸。《齐桓晋文之事》:『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灾变] 反常的自然变化。[灾眚] 灾难。[灾祥] 祸福。[灾异] 自然灾害和反常的自然现象。
躲躲:duǒ躲避;躲藏:躲雨;躲车;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难难:nán<形>困难;艰难。《察今》:『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nàn 1、<名>灾难;祸患。《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动>责难;质问;驳斥。《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问说》:『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3、<动>发难;造反。《过秦论》:『一夫难而庙隳。』[难荫] 官员死于王事,例皆录用其子,谓之难荫。
逃逃:《酉集下·辵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刀切,音陶。《说文》亡也。《书·牧誓》乃惟四方,多罪逋逃。〈注〉谓有罪逃亡之人也。又《广韵》避也,去也。《史记·吴世家》季札让逃去。〈注〉谓让位而逃也。《后汉·谢该传》良才抱璞而逃,所谓往而不返者也。又通作跳。逸去也。《史记·高祖纪》项羽围成臯,汉王跳。〈注〉跳,音逃。《前汉·燕王泽传》跳驱至长安。又叶田黎切,音题。《刘歆·列女赞》卫君不听,后果遁逃。许不能救,女作载驰。《集韵》逃,俗作迯,非是。□,古文造。考证:(《史记·高帝纪》项羽围成臯,汉王跳。)谨照原文高帝改高祖。(《前汉·刘泽传》跳驱至长安。〈注〉跳,音逃。)谨照原文刘泽改燕王泽。注跳音逃语见史记不在汉书,今移於上文汉王跳之下。(《说文》逃,一作□。俗作迯。)谨按说文无此语。今照集韵改为集韵逃,俗作迯,非是。
灾灾:《巳集中·火字部》《说文》同灾。(灾)(古文)《唐韵》祖才切《集韵》《韵会》《正韵》将来切,□音哉。《说文》天火也。《春秋·桓十四年》御廪灾。又《玉篇》害也。《书·舜典》眚灾肆赦。〈传〉过而有害当缓赦之。《左传·僖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又作菑。《诗·大雅》无菑无害。亦作甾。《史记·秦始皇纪》甾害绝息。又叶子之切。《史记·龟筴传》十有二月日至为期,圣人彻焉,身乃无灾。又叶将侯切。《班固·幽通赋》震鳞漦于夏庭兮,帀三正而灭周。巽羽化于宣宫兮,弥五辟而成灾。《说文》本作烖。或作灾。籀文作灾。(灾)考证:(《书·尧典》眚灾肆赦。)谨照原书尧典改舜典。
躲躲:《酉集中·身字部》《字汇》同躱。
难难:《戌集中·隹字部》《广韵》《韵会》那干切《集韵》那肝切,□音□。《说文》鸟也。本作□。又《玉篇》不易之称也。《书·臯陶谟》惟帝其难之。《咸有一德》其难其慎。又珠名。《曹植·美人行》珊瑚间木难。〈注〉《南越志》曰:木难,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又姓。《正字通》南北朝难从党。见《姓苑》。又《集韵》《韵会》囊何切《正韵》奴何切。□同傩。《集韵》难,却除凶恶也。《周礼·春官·占梦》遂令始难欧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礼·月令》季春,命国难。〈又〉季冬命有司大难。又《诗·小雅》其叶有难。〈传〉难然盛貌。《释文》乃多反。又《集韵》乃可切,音娜。同橠。详木部橠字注。又《广韵》奴案切《集韵》《韵会》《正韵》乃旦切,□音□。《广韵》患也。《易·否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礼·曲礼》临难毋苟免。《周礼·地官·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注〉难,相与为仇雠。又诘辨也。《唐史·韦处厚传》张平叔议粜盐,韦处厚发十难以诘之。又《书·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传〉难,拒也。《释文》乃旦反。又《公羊·隐八年·我入邴传》其言入何难也。〈注〉难,辞也。《释文》乃旦反,一音如字。又《孟子》於禽兽又何难焉。〈注〉难,责也。又人名。《左传·文元年》难也收子。《释文》乃多反,一音如字。又叶音臡。《汲冢周书》旁队外权,隳城湮溪。老弱单处,其谋乃难。考证:(《左传·文元年》难也收子。《释文》乃旦反,一音如字。)谨照原文乃旦反改乃多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