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十里长亭

www.16system.cn 2024-01-08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lǐ cháng tíng
成语注音:ㄕㄧˊ ㄌㄧˇ ㄔㄤˊ ㄊㄧㄥˊ
成语简拼:SLCT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十裏長亭

成语解释

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何处,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送别

成语接龙

十里长亭→亭亭玉立→立竿见影→影形不离→离题万里→里谈巷议→议论纷错→错节盘根→根结盘据→据高临下→下阪走丸→丸泥封关→关情脉脉→脉脉相通→通宵彻夜→夜以继昼→昼日昼夜→夜雨对床→床下安床→床上叠床→床下牛斗→斗鸡养狗→狗走狐淫→淫心匿行→行藏用舍

成语示例

(1)今日送张生赴京,红娘,快催小姐,同去十里长亭。▼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2)…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正是: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明·吴承恩《西游记》

(3)…;那一班道,吹一道玄音,俱送出府城之外。行至十里长亭,又设着箪食壶浆,擎杯把盏,相饮而别。那员外犹不…——明·吴承恩《西游记》

(4)…咦!泰极还生否,乐处又逢悲。——明·吴承恩《西游记》

(5)…尽兄弟之情。许晏、许普谢恩辞朝,公卿俱出郭到十里长亭,相饯而别。晏、普二人,星夜回到阳羡,拜见了哥哥…——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6)…出城远迎。——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7)…李东归。白居易、白敏中知得,齐来饯行,直送到十里长亭而别。遐叔途中愁闷,赋诗一首。诗云:童年挟策赴西…——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8)…有余,思想家乡,郑信不敢强留,安排车马,送出十里长亭之外。赠遗之厚,自不必说,又将黄金百两,托员外施…——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9)…马出韧,百官俱给假,携酒送行,自长安街直接到十里长亭,樽博不绝。只有杨大师、高大尉二人怀恨不送。内中…——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10)…船,即时拜了父母,辞别兄嫂。两个姐夫邀亲朋至十里长亭,酌佰作别。公子上的船来,手舞足蹈,莫知所之。众…——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11)…学究醉时书。沽酒客暂解担囊,趱路人不停车马。——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12)…一夜没睡,黎明即雇了挂车子在黄河边伺候,也是十里长亭送别的意思。哭了一会,老残同人瑞均安慰了他几句…——清·刘鹗《老残游记》

成语造句

(1)敖通叔叔给臆瑾和渝姗讲了“十里长亭”的历史故事。

(2)打开练习本,第二页上写着“十里长亭”几个大字。

(3)大毛写不出成语“十里长亭”的拼音。

(4)铭铭不会写成语“十里长亭”的最后一个字。

(5)攸县第四中学的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十里长亭”。

(6)白居易、白敏中知得,齐来饯行,直送到十里长亭而别。

(7)大家举酒送行,一班子弟及晚辈亲友直送至十里长亭而别。

(8)许晏、许普谢恩辞朝,公卿俱出郭到十里长亭,相饯而别。

(9)毕后便束装起行,秦氏兄弟送至十里长亭,又饮酒饯别,各赠烬仪。

(10)次日早临午门,望阙拜辞谢恩,姬昌随带家将,竟出西门,来到十里长亭。

(11)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12)再说张员外住了三月有余,思想家乡,郑信不敢强留,安排车马,送出十里长亭之外。

(13)今日送张生赴京,红娘,快催小姐,同去十里长亭。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14)莫若煮酒沏茶,挥毫泼墨,对十里长亭听寒蝉凄切,把梦浸在冬雨中,来个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

(15)当有黄飞虎、比干、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各官,俱在十里长亭饯别,商容见百官在长亭等候,只得下马。

(16)浔阳江畔的枫叶荻花瑟瑟,桃花潭边的送行节拍沉沉,十里长亭骤雨初歇的寒蝉凄切,青山白水出东城,孤蓬万里征。

(17)翠花又怕客店里有官府来送行,晚上亦不敢来,一夜没睡,黎明即雇了挂车子在黄河边伺候,也是十里长亭送别的意思。

(18)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19)白叩头谢恩,天于又赐金花二朵,御酒三杯,于驾前上马出朝,百官俱给假,携酒送行,自长安街直接到十里长亭,樽博不绝。

成语出处

《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