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ī qián lǜ hòu
成语简拼:SQLH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思前慮後
成语解释
思:思考,考虑;前:原因。反复考虑事情的原因和结果。
成语用法
作谓语;形容反复思考
近义词
思前想后、瞻前顾后、左思右想
成语接龙
思前虑后→后恭前倨→倨傲无礼→礼坏乐缺→缺食无衣→衣被群生→生聚教养→养儿防老→老成之见→见幾而作
成语示例
(1)思前虑后,又兴奋又焦虑,拿不准自己会给这个漂亮的日本姑娘最终留下什么印象。▼王朔《许爷》
成语造句
(1)奔奔不会写成语“思前虑后”的最后一个字。
(2)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思前虑后”几个大字。
(3)平顺县杏城中学的业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思前虑后”。
(4)小多写不出成语“思前虑后”的拼音。
(5)兴文叔叔给家迎和芸甄讲了“思前虑后”的历史故事。
(6)去往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长山镇中学的火车上,世澄哥哥给莜蓝和凤玉讲解了『思前虑后』的故事。
(7)思前虑后,又兴奋又焦虑,拿不准自己会给这个漂亮的日本姑娘最终留下什么印象。见王朔《许爷》。
成语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只是老朱有些任性,敢作敢为,再不思前虑后,小弟每每与他说好话,他再不肯听。』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思思:sī 1、<动>思考;想。《论语》:『学而不思则罔。』2、<动>希望;盼望。《隆中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3、<动>想念;思念。《触龙说赵太后》:『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4、<名>思绪;心情。《孔雀东南飞》:『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思理] 思辨能力。[思致] 思想情趣。
前前:qián 1、<动>上前;前进。《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2、<名>前面;之前。《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又] 前面的。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副>先前;早前。《柳毅传》:『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前度] (1)前人的法度。(2)前次;上回。[前光] 祖先的功德。[前席] 移坐而前。
虑虑:lǜ 1、<动>考虑;思虑;打算。《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名>心思;心意。屈原《卜居》:『心烦虑乱,不知所从。』3、<动>忧虑;担心。《订鬼》:『非夫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
后后:hòu 1、<名>君主;帝王。《殽之战》:『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2、<名>君王的正妻。《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3、<名>后面;后边。《孔雀东南飞》:『新妇车在后。』4、<形>次序或时间在后的。《指南录后序》:『舟与哨相后先。』[又] <动>走在后面。《荷蓧丈人》:『子路从而后。』[又] <介>在……之后。《岳阳楼记》:『后天下之乐而乐。』[又] <形意动>以……为后。《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名>后代子孙。《训俭示康》:『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记王忠肃公翱事》:『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后土] (1)古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2)上后田官名。
思思:《卯集上·心字部》(古文)恖《广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正韵》息移切,□音司。《说文》睿也。《书·洪范》思曰睿。《六书总要》念也,虑也,绎理为思。又愿也。《诗·大雅》思皇多士。〈笺〉愿也。《正义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愿也。又语巳辞。《诗·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语起辞。《诗·大雅》思齐太任。又《鲁颂》思乐泮水。又《諡法》谋虑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又姓。以諡为氏,明有思志道。又《广韵》《集韵》《类篇》《韵会》□相吏切,音四。《扬雄·甘泉赋》储精垂思。又悲也。《诗·小雅》□思泣血。〈注〉思,去声,□思,哀以思。言悲也。又《书·尧典》钦明文思。〈注〉道德纯备谓之思。《音义》思,息嗣反。又如字。又叶相居切,音须。《徐干·室思诗》妾身虽在远,岂违君须臾。既厚不中薄,想君时见思。又叶桑才切,音腮。多须貌。《左传·宣二年》宋城者讴曰: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又念也。《易·咸卦》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诗·邶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说文》从心囟声。囟顶门骨空,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
前前:《子集下·刀字部》(古文)歬《唐韵》昨先切《集韵》《韵会》《正韵》才先切,□音钱。《增韵》前,后之对。又进也。《广韵》先也。又《礼·檀弓》我未之前闻也。〈注〉犹故也。又《仪礼·特牲》祝前主人降。〈注〉前犹导也。又《集韵》《韵会》《正韵》□子浅切,湔上声。《说文》齐断也。俗作剪。又《正韵》浅黑色。《周礼·春官·巾车》木路前樊,鹄缨。〈注〉前,读为缁翦之翦。浅黑也。又《韵补》叶慈邻切,净平声。《刘向·九叹》陆魁堆以蔽视兮,云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无垠兮,遂曾闳而廹身。
虑虑:《申集中·虍字部》《玉篇》房七切。愁貌。(虑)《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良据切,音鑢。《说文》谋思也。从思,虍声。思有所图曰虑,虑,犹缕也。《增韵》忧也,疑也。《书·太甲》弗虑胡获。〈注〉欲其谨思之也。《大学》安而后能虑。《朱注》谓处事精详。又度也。《扬子·太□经》立督虑也。〈注〉督,正也。虑,度也。运以正度也。又总计曰亡虑。《前汉·书注》举凡之辞,言不待计虑而知其大凡也。又军前所持幡曰虑无。《左传·宣十二年》前茅虑无。〈注〉虑有无也。《正义》明为思虑其所无之事,使知而为之备也。又《释名》虑,旅也,旅,衆[音zhòng]也。《易·系辞》一致而百虑。〈注〉虑及衆[音zhòng]物,以一定之也。又姓。《左传》南蒯臣虑癸。又《广韵》力居切《集韵》《韵会》《正韵》凌如切,□音闾。《正韵》思虑也。《淮南子·原道训》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又木名。《尔雅·释木》诸虑,山櫐也。又地名。隆虑,在河内。无虑,在辽东。取虑,在临淮。且虑,在辽西。昌虑,在海东。隆音林,取音趣,且音苴。又《古今字考》两举切,音吕。《箕山歌》日月运照,靡不记睹。游放其间,何所却虑。又《正字通》卢谷切,音录。《唐书·百官志》大理寺掌折狱详□,凡系囚,五日一虑。《前汉·隽不疑传》每行县,录囚徒还。《师古注》录囚,今云虑囚,本录声之去者耳。近俗不晓其意,讹为思虑之虑,失其源矣。◎按师古此言近於识字,而实未通韵。惟未通韵,亦未为识字之源也。盖每字原具四声,如虑字从平声起韵,闾吕虑录,则闾字为虑字之平,吕字为虑字之上,录字为虑字之入也。虑本训谋思,然兼有详审之义,故汉书录囚亦即虑囚也。虑字原具入声,有录音,岂必专属去声,为得字之源乎。又叶郞古切,音鲁。《楚辞·九章》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芳椒以自处。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〇按本从思,《说文》玉篇都入思部。字汇倂入心部,取其便考。(虑)考证:(《大学》安而后能虑。《朱注》处事精详也。)谨照原文改为谓处事精详。
后后:《丑集上·口字部》《唐韵》《集韵》《正韵》胡口切《韵会》很口切,□音后。《说文》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书·仲虺之诰》徯我后。《易·泰卦》后以财成天地之道。《礼·檀弓》夏后氏堲周。〈疏〉夏言后者,白虎通云以揖让受于君,故称后。又《礼·曲礼》天子有后。〈疏〉后,后也。言其后于天子,亦以广后胤也。《白虎通》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后。正嫡曰王后,秦汉曰皇后,汉祖母称太皇太后,母称皇太后。又诸侯亦称后。《书·舜典》班瑞于羣后。又古者君称臣亦曰后。《书·舜典》汝后稷,播时百谷。〈疏〉国语云:稷为天官,单名为稷,尊而君之,称为后稷。又《毕命》三后协心。〈注〉谓周公君□毕公也。又《书·武成》告于皇天后土。〈传〉后土,社也。《左传·昭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注〉土为羣物主,故称后也。其祀句龙焉,在家则祀中溜,在野则为社。《正韵》后土,亦取厚载之义。又姓。《史记·仲尼弟子传》后处字子里。《前汉·儒林传》后仓字近君。又与后通。《礼·曲礼》再拜稽首,而后对。又《广韵》胡遘切《集韵》下遘切《韵会》《正韵》胡茂切,□音□。义同。又叶后五切,音户。《蔡邕·胡黄二公颂》允兹汉室,诞育二后。曰胡曰黄,方轨齐武。《陆云·汉高盛德颂》咸阳克殄,既系秦后。峩峩阿房,乃清帝宇。○按诗本音云:《周颂》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后后俱音户,后人误入四十五厚韵,故於《唐韵》正中正引经集证之。然自《玉篇》以后,后在厚韵相沿已久,不得不以后五切为叶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