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ī bù chū wèi
成语注音:ㄙㄧ ㄅㄨˋ ㄔㄨ ㄨㄟˋ
成语简拼:SBCW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思不出位
成语解释
思:考虑;位:职位。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比喻规矩老实,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闯劲。
成语用法
作谓语;比喻规矩老实,守本分
近义词
老实本分
成语接龙
1、思不出位→位卑言高→高步阔视→视死如归→归心如箭→箭不虚发→发怒冲冠→冠绝一时→时移俗易→易同反掌→掌上明珠→珠宫贝阙→阙一不可→可想而知→知书知礼→礼义廉耻→耻居王后→后来居上→上智下愚→愚夫惷妇→妇孺皆知→知白守黑→黑言诳语→语短情长→长目飞耳
2、思不出位→位卑言高→高车驷马→马壮人强→强人所难→难能可贵→贵而贱目→目眩神摇→摇席破座→座无虚席→席卷天下→下马看花→花说柳说→说地谈天→天各一方→方寸万重→重金兼紫→紫绶金章→章父荐屦→屦贱踊贵→贵人善忘→忘乎其形→形影相对→对答如流→流水行云
3、思不出位→位卑言高→高蹈远举→举一废百→百兽率舞→舞刀跃马→马中关五→五尺之童→童男童女→女大当嫁→嫁鸡逐鸡→鸡犬不宁→宁折不弯→弯弓饮羽→羽翼既成→成竹在胸→胸无大志→志在四方→方寸之地→地瘠民贫→贫病交攻→攻其无备→备位充数→数往知来→来迎去送
4、思不出位→位卑言高→高官极品→品貌非凡→凡胎肉眼→眼花撩乱→乱首垢面→面墙而立→立命安身→身无分文→文昭武穆→穆如清风→风雨如磐→磐石之安→安国宁家→家道从容→容头过身→身体力行→行藏用舍→舍本从末→末大不掉→掉臂不顾→顾曲周郎→郎才女貌→貌合情离
5、思不出位→位卑言高→高抬明镜→镜圆璧合→合二为一→一得之见→见所不见→见景生情→情见乎辞→辞富居贫→贫不学俭→俭腹高谈→谈笑封侯→侯门如海→海涸石烂→烂额焦头→头一无二→二话不说→说千说万→万岁千秋→秋风红叶→叶落归根→根深蔕固→固壁清野→野鹤闲云
成语示例
(1)思不出位,则虑周也。▼章炳麟《分镇》
成语造句
(1)成语「思不出位」好像和二十四史有关。
(2)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思不出位”几个大字。
(3)广宗县希望中学的弥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思不出位”。
(4)京京写不出成语“思不出位”的拼音。
(5)鲁鲁不会写成语“思不出位”的最后一个字。
(6)喧妍大哥哥给从茵和逸然介绍了“思不出位”的历史典故
(7)谏诤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至于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
成语出处
《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思思:sī 1、<动>思考;想。《论语》:『学而不思则罔。』2、<动>希望;盼望。《隆中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3、<动>想念;思念。《触龙说赵太后》:『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4、<名>思绪;心情。《孔雀东南飞》:『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思理] 思辨能力。[思致] 思想情趣。
不不:bú 1、<副>不,表一般否定。2、<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不决,何也?』3、<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fǒu通『否』。 1、<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2、<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不焉。』[不齿] 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不佞] 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不足以称宗庙。』
出出:chū 1、<动>由内向外走,与『入』相对。《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又] <动使动>使……出来。《中山狼传》:『先生举手出狼。』2、<动>付出;支付。《礼·王制》:『量入以为出。』3、<动>出发。《殽之战》:『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4、<动>脱离,离开。《梅花岭记》:『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红楼梦》:『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5、<动>离京为官,外放,外迁。《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6、<动>发出,发布。《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7、<动>出产。《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8、<动>出现,发现。《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出于西,则出于北。』《醉翁亭记》:『……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9、<动>超出,超过。《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冯婉贞》:『敌出不意,大惊扰。』10、<名>花瓣。任昉《述异记》:『花杂五色,六出。』11、<名>古代戏曲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出尘] 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际,潇洒出之想。』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罗汉。』[出贷] 出钱。[出閤] 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出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2.指阁臣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王泰出。』3.公文出嫁。元稹《七女封公文制》:『虽秾华可尚,出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出官] 京官外调。[出降] 1.公主下嫁。2.指宫女出嫁。[出没] 1.隐现。2.出入,不一致,不相符。[出妻] 遗弃妻子。《荀子·解蔽》:『孟子恶败而出,可谓能自强矣。』也指被遗弃的妻子。《仪礼·丧服》:『出之子为母期。』[出首] 1.自首。《晋书·华轶传》:『寻而轶败,(高)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既而遇赦,悝携之出。』2.检举;告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出去来。』[出赘] 旧时指男子到女家成婚,成为女家的一员。
位位:wèi 1、<名>位置;方位。《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2、<名>官位;爵位。《师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名>位次;座位。《廉颇蔺相如列传》:『位在廉颇之右。』4、<名>特指帝王或诸侯之位。《谭嗣同》:『遂赐衣带诏,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设法筹救之语。』5、<量>称人的敬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位望] 地位和声望。
思思:《卯集上·心字部》(古文)恖《广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正韵》息移切,□音司。《说文》睿也。《书·洪范》思曰睿。《六书总要》念也,虑也,绎理为思。又愿也。《诗·大雅》思皇多士。〈笺〉愿也。《正义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愿也。又语巳辞。《诗·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语起辞。《诗·大雅》思齐太任。又《鲁颂》思乐泮水。又《諡法》谋虑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又姓。以諡为氏,明有思志道。又《广韵》《集韵》《类篇》《韵会》□相吏切,音四。《扬雄·甘泉赋》储精垂思。又悲也。《诗·小雅》□思泣血。〈注〉思,去声,□思,哀以思。言悲也。又《书·尧典》钦明文思。〈注〉道德纯备谓之思。《音义》思,息嗣反。又如字。又叶相居切,音须。《徐干·室思诗》妾身虽在远,岂违君须臾。既厚不中薄,想君时见思。又叶桑才切,音腮。多须貌。《左传·宣二年》宋城者讴曰: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又念也。《易·咸卦》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诗·邶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说文》从心囟声。囟顶门骨空,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
不不:《子集上·一字部》《韵会》《正韵》□逋没切,补入声。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又《周礼·夏官》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敎扰之。〈注〉服不服之兽者。又《广韵》《韵会》□分物切。与弗同。今吴音皆然。又《韵会》俯九切,音缶。与可否之否通。《说文》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负切《广韵》甫救切,□缶去声。义同。又《广韵》甫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方鸠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其鳺鴀。《郉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鸠,幽州人或谓鷱鴡,梁宋间谓之隹,扬州人亦然。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又《正韵》芳无切。与柎通。花萼跗也。《诗·小雅》鄂不韡韡。《郑笺》承华者,鄂也。不当作柎。郑樵曰:不象萼蔕形。与旉通。《陆玑诗疏》柎作跗。《束皙·补亡诗》白华绦趺。《唐诗》红萼青趺皆因之。又华不注,山名,在济南城东北。《左传·成二年》晋却克战于鞌,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伏琛齐记》引挚虞畿服经,不,与诗鄂不之不同。李白诗: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盖因华跗而比拟之。胡传读不如卜,非。又《古诗·日出东南隅行》使君谢罗敷,还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〇按愚当读若吾,疑模切,与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韵,《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又与丕同。《书·大诰》尔丕克远省。马融作不。《秦·诅楚文》不显大神巫咸。《秦·和钟铭》不显皇祖。□与诗周颂不显不承同。不显不承,犹书云丕显丕承也。又《韵补》叶补美切,音彼。《荀子·赋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所不谓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声者,方音各殊,或读逋入声,或读杯入声。司马光切韵图定为逋骨切,今北方读如帮铺切,虽入声转平,其义则一也。考证:(《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日有食之,)谨照原文省下日字。(《荀子·赋论篇》)谨照原书省论字。(〈注〉谓小人所鄙也。)谨按原文无此注,改为所不谓小人所鄙也。
出出:《子集下·凵字部》《唐韵》赤律切《集韵》《韵会》《正韵》尺律切,□春入声。《说文》进也。《广韵》见也,远也。《增韵》出入也,吐也,写也。又生也。《尔雅·释训》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左传·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注〉秦康公,晋之甥也。又《周礼·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杀。〈注〉出谓越狱逃亡也。又《增韵》斥也。《正韵》亦作黜绌。又《唐韵》《集韵》《韵会》尺类切《正韵》蚩瑞切,□推去声。自中而外也。又《正韵》凡物自出,则入声。非自出而出之,则去声。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伪切,吹去声。《诗·小雅》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又叶敕律切,音黜。《马融·围棋赋》荧惑窘乏兮无令诈出,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又《韵补》叶侧劣切,音茁。《曹植·卞后诔》详惟圣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又叶赤知切,音侈。《穆天子传·西王母谣》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又叶赤至切,音炽。《楚辞·九章》窃快在其中心兮,扬厥凭而不竢。芳与泽其亲糅兮,羌芳华自中出。《灵枢经》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位位:《子集中·人字部》《广韵》于愧切《集韵》于累切《韵会》喻累切《正韵》于位切,□音壝。《说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广韵》正也。《易·系辞》圣人之大宝曰位。《周礼·天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礼·曲礼》揖人,必违其位。〈注〉出位而揖,礼以变为敬也。又所也。《论语》君子思不出其位。《朱注》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又姓。明位安。又高丽人呼相似为位。见《三国志》。本作□。俗作位。□字原刻从亻从□。考证:(《礼·曲礼》揖人,必违其位。〈注〉出位面揖,)谨照原文面揖改而揖。(《易·艮卦》君子思不出其位。〈注〉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谨按此论语经及朱注非易注也。易艮卦三字改为论语二字,注上增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