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恂达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ī lǜ xún dá成语简拼:SLXD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思慮恂達
成语解释
恂达:通达;思:思索;虑:考虑。指头脑有识辨能力,思索考虑很通达。
成语接龙
1、思虑恂达→达官贵要→要利盗名→名垂千古→古圣先贤→贤母良妻→妻荣夫贵→贵而贱目→目成眉语→语出月胁
2、思虑恂达→达人大观→观瞻所系→系此一举→举手摇足→足高气扬→扬扬得意→意略纵横→横行天下→下车作威
成语造句
(1)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思虑恂达”几个大字。
(2)罗罗写不出成语“思虑恂达”,所以单元测试仅99分。
(3)南京二十四中学的董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思虑恂达”。
(4)巍然哥哥给幼薇和遴丁讲了“思虑恂达”的故事。
(5)小琤不会写成语“思虑恂达”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庄子·知北游》:『邀于此者,四肢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思虑思虑:[sīlǜ] (1)思索考虑。思虑周详。(2)仔细考虑。
思思:sī 1、<动>思考;想。《论语》:『学而不思则罔。』2、<动>希望;盼望。《隆中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3、<动>想念;思念。《触龙说赵太后》:『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4、<名>思绪;心情。《孔雀东南飞》:『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思理] 思辨能力。[思致] 思想情趣。
虑虑:lǜ 1、<动>考虑;思虑;打算。《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名>心思;心意。屈原《卜居》:『心烦虑乱,不知所从。』3、<动>忧虑;担心。《订鬼》:『非夫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
恂恂:xún 1、<动>相信;信任。《列子·周穆王》:『且恂士师之言可也。』2、<动>恐惧;害怕。《庄子·齐物论》:『木处则惴慄恂惧。』[恂恂] 恭敬谨慎的样子。紧张担心的样子。通『循循』,有步骤的样子。
达达:dá 1、<形>通畅。《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引] <形使动>使……通畅。《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2、<动>到;到达。《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达于汉阴。』《促织》:『自昏达曙,目不交睫。』3、<动>传达;送到。《柳毅传》:『时有宦人密侍君者,君以书授之,命达宫中。』4、<动>通晓,明白。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其亦不达于理矣。』《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几,达人知命。』5、<形>豁达;心怀宽阔。《汉书·高帝纪》:『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6、<形>显达;显贵。《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7、<名>有道德、学有问的人。《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思思:《卯集上·心字部》(古文)恖《广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正韵》息移切,□音司。《说文》睿也。《书·洪范》思曰睿。《六书总要》念也,虑也,绎理为思。又愿也。《诗·大雅》思皇多士。〈笺〉愿也。《正义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愿也。又语巳辞。《诗·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语起辞。《诗·大雅》思齐太任。又《鲁颂》思乐泮水。又《諡法》谋虑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又姓。以諡为氏,明有思志道。又《广韵》《集韵》《类篇》《韵会》□相吏切,音四。《扬雄·甘泉赋》储精垂思。又悲也。《诗·小雅》□思泣血。〈注〉思,去声,□思,哀以思。言悲也。又《书·尧典》钦明文思。〈注〉道德纯备谓之思。《音义》思,息嗣反。又如字。又叶相居切,音须。《徐干·室思诗》妾身虽在远,岂违君须臾。既厚不中薄,想君时见思。又叶桑才切,音腮。多须貌。《左传·宣二年》宋城者讴曰: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又念也。《易·咸卦》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诗·邶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说文》从心囟声。囟顶门骨空,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
虑虑:《申集中·虍字部》《玉篇》房七切。愁貌。(虑)《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良据切,音鑢。《说文》谋思也。从思,虍声。思有所图曰虑,虑,犹缕也。《增韵》忧也,疑也。《书·太甲》弗虑胡获。〈注〉欲其谨思之也。《大学》安而后能虑。《朱注》谓处事精详。又度也。《扬子·太□经》立督虑也。〈注〉督,正也。虑,度也。运以正度也。又总计曰亡虑。《前汉·书注》举凡之辞,言不待计虑而知其大凡也。又军前所持幡曰虑无。《左传·宣十二年》前茅虑无。〈注〉虑有无也。《正义》明为思虑其所无之事,使知而为之备也。又《释名》虑,旅也,旅,衆[音zhòng]也。《易·系辞》一致而百虑。〈注〉虑及衆[音zhòng]物,以一定之也。又姓。《左传》南蒯臣虑癸。又《广韵》力居切《集韵》《韵会》《正韵》凌如切,□音闾。《正韵》思虑也。《淮南子·原道训》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又木名。《尔雅·释木》诸虑,山櫐也。又地名。隆虑,在河内。无虑,在辽东。取虑,在临淮。且虑,在辽西。昌虑,在海东。隆音林,取音趣,且音苴。又《古今字考》两举切,音吕。《箕山歌》日月运照,靡不记睹。游放其间,何所却虑。又《正字通》卢谷切,音录。《唐书·百官志》大理寺掌折狱详□,凡系囚,五日一虑。《前汉·隽不疑传》每行县,录囚徒还。《师古注》录囚,今云虑囚,本录声之去者耳。近俗不晓其意,讹为思虑之虑,失其源矣。◎按师古此言近於识字,而实未通韵。惟未通韵,亦未为识字之源也。盖每字原具四声,如虑字从平声起韵,闾吕虑录,则闾字为虑字之平,吕字为虑字之上,录字为虑字之入也。虑本训谋思,然兼有详审之义,故汉书录囚亦即虑囚也。虑字原具入声,有录音,岂必专属去声,为得字之源乎。又叶郞古切,音鲁。《楚辞·九章》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芳椒以自处。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〇按本从思,《说文》玉篇都入思部。字汇倂入心部,取其便考。(虑)考证:(《大学》安而后能虑。《朱注》处事精详也。)谨照原文改为谓处事精详。
恂恂:《卯集上·心字部》《唐韵》相伦切《集韵》《韵会》《正韵》须伦切,□音荀。《说文》信心也。从心旬声。《书·立政》廸知忱恂。〈传〉恂,信也。又乐也,栗也。《增韵》严谨貌。又温恭貌。又信实之貌。《后汉·召驯传》德行恂恂召伯春。又通作悛。《前汉·李广传》恂恂如鄙人。《史记》作悛悛。亦通作洵。《诗·郑风》泃美且都。古作恂。又《集韵》松伦切,音旬。恂恂,善诱也。《庄子·徐无鬼》恂然弃而走。郭象读。又《五音集韵》耸尹切,音笋。严栗也。又《集韵》《类篇》《韵会》《正韵》□须闰切,音峻。《大学》恂,栗也。郑氏读。又《集韵》输闰切,音瞬。恂然,遽也。《列子·黄帝篇》怵然有恂日之志。《何承天·纂文》吴人呼瞬目为眴目。
达达:《酉集下·辵字部》《广韵》唐割切《集韵》《韵会》陀葛切,□音薘。《玉篇》通也。《书·尧典》达四聪。《礼·礼器》君子之人达。《左传·昭七年》其后必有达人。〈注〉知能通达之人也。又通显也。《孟子》达不离道。〈又〉达则兼善天下。又荐也,进也。《礼·儒行》推贤而进达之。《前汉·黄香传》在位多所荐达。又生也,遂也。《诗·周颂》驿驿其达。〈注〉苗生出土也。又《商颂》莫遂莫达。又徧也。《书·召诰》则达观于新邑营。〈注〉通达观之,言周徧也。又宜也。《诗·商颂》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注〉言无所不宜也。又皆也。《礼·礼器》君子达亹亹焉。〈注〉达,犹皆也。又专决行事曰专达。《周礼·天官·小宰》大事从其长,小事则专达。又以物相将曰达。《周礼·夏官·怀方氏》达之以旌节。〈注〉达民以旌节,达贡物以玺节。又从入曰达。《书·禹贡》达于河。又夹室也。《礼·内则》天子之阁,左达五,右达五。〈注〉达,夹室也。各有五阁,以庋食物也。又窻牖也。《礼·明堂位》刮楹达乡。〈注〉每室八窻为四达,天子之庙饰也。又小羊名达。《诗·大雅》先生如达。〈注〉羊子易生,无留难也。又州名。《字汇补》梁万州攺通州,宋攺达州。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他达切,音闼。《集韵》行不相遇也。《正韵》挑达,往来相见貌。《诗·郑风》挑兮达兮。〈注〉挑,轻儇也。达,放恣也。《集韵》或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