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lǐ yáng chǎng
成语注音:ㄕㄧˊ ㄌㄧˇ ㄧㄤˊ ㄔㄤˇ
成语简拼:SLYC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十裏洋場成语谜语上海
成语解释
旧指洋人较多的地方。多形容旧时的上海。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上海
成语示例
(1)茅盾《健美》:『我们这十里洋场实在还不过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2)…一壶酒对吃。说道:『这里倒很有点乡村风味,为十里洋场所无的,也不可不领略领略。』一面谈着天,不觉吃了…——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十里洋场”几个大字。
(2)家朔大哥哥给沛怡和芩翎介绍了“十里洋场”的历史典故
(3)江山初级中学的市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十里洋场”。
(4)蒙蒙写不出成语“十里洋场”的拼音。
(5)小珉不会写成语“十里洋场”的最后一个字。
(6)夜上海,不夜城,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如同落了一地繁星。
(7)尼玛,英雄好汉论刀枪,赤手空拳更高强。十里洋场打教堂,火烧联营坦荡荡。
(8)茅盾《健美》:『我们这十里洋场实在还不过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9)这靡靡之音,哪里也比不了上海滩十里洋场,如今旧曲新唱,叶某实在有福,冷小姐,谢谢你了。
(10)就你这点出息,上海滩花花世界,十里洋场,遍地都是金银,洋房汽车白俄小妞样样俱全,哪欠一个婆娘。
(11)她每每透过阳台遥望太平洋,希望能看到当年大上海十里洋场的五光十色,能听到拍摄场中那依稀的笑语欢声……
(12)昆子,这天下离太平还早着呢,就别老想着你乡下的那几亩薄田了,上海滩这花花世界、十里洋场,你又见识过多少?
(13)我改过自新开始发奋图强在企业干一番事业,他却终日酗酒,流连于十里洋场,今日再相见,没有陌生感,我们还是好兄弟……
(14)正所谓,尼玛十里洋场火光烧,百万兄弟斩红毛,义和拳法千千万,所向披靡看金镖!劫匪马上换一副紧张相:哎,哎,哎,别扎着人。
成语出处
茅盾《健美》:『我们这十里洋场实在还不过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洋场洋场:指旧时洋人较多的都市,多指上海(含贬义)。
十十:shí 1、<数>十。2、<数>泛指数目大。《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3、<数>十倍。《谋攻》:『十则围之,五则攻之。』4、<数>十分之……《陈涉世家》:『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里里:lǐ 1、<名>古代居民的基层行政单位。顾炎武《日知录》:『以县统乡,以乡统里。』2、<名>家乡;乡里;里巷。《周处》:『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3、<量>长度单位,用于计算里程和面积,实际长度各朝代不等。《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名>衣服、被褥等的内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5、<名>里面;内部;当中。《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洋洋:yáng 1、<形>多。《汉书·司马相如传》:『德洋恩普,物靡不得其所。』2、<名>海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四:『黑水洋,即北海洋也。』[洋洋] (1)水大的样子。(2)盛大众多的样子。(3)美好。(4)无家可归的样子。(5)高兴得意的样子。[洋溢] (1)广大。(2)充满。
场场:cháng 1、<名>晒打谷物的平坦场地;场院。《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狼》:『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2、<量>回。常指一件事情的经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冯公子空喜一场。』3、<名>各种场地;场所。如战场、刑场、考场。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窦娥冤》:『监斩官去洗场上多时了。』《范进中举》:『自古无场外的举人。』chǎng 1、场所,许多人聚集的地方。2、指科举考试的地方。柳宗元《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不敏启》:『登场应对……不可以言乎学。』[场功] 收获农作物的劳动。[场圃] 收谷物、种蔬菜的地方。[场面] 戏曲伴奏用的各种乐器的总称。[场屋] 1.科举时代举行考试的地方。2.戏场。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
十十:《子集下·十字部》《唐韵》《韵会》是执切《集韵》寔入切《正韵》寔执切,□音拾。《说文》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具矣。易,数生于一,成于十。《易·系辞》天九地十。《前汉·韩安国传》利不十者,不易业。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汉·谷永传》天所不飨,什倍於前。《枚乗[音chéng]传》此其与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韵会》令官文书借作拾。又《陆游老学庵笔记》转平声,可读为谌。白乐天诗:绿浪东西南北路,红栏三百九十桥。宋文安公宫词:三十六所春宫馆,一一香风送管弦。鼂以道诗: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
里里:《酉集下·里字部》《广韵》良已切《集韵》两耳切《正韵》良以切,□音裏。《尔雅·释言》里,邑也。《诗·郑风》将仲子兮,无踰我里。〈传〉里,居也。《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前汉·□法志》在壄曰庐,在邑曰里。《风俗通》五家为轨,十轨为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韵》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又忧也。《诗·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笺〉里,忧也。又姓。《左传·昭十七年》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注〉里析,郑大夫。又百里、相里,复姓。又地名。《左传·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诱子华而杀之南里。〈注〉南里,郑地。又山名。《史记·封禅书注》高里山,在泰山下。又《五代史·附录》契丹所居曰枭罗个没里。〈注〉没里者,河也。又古夫称妻曰乡里。《南史·张彪传》我不忍令乡里落它处。《沈约·山阴柳家女诗》还家问乡里,讵堪持作夫。又《正韵》汉制:长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后世因谓外戚为戚里。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里为式,然后可以传衆[音zhòng]方。〈注〉里,读为已,声之误也。《释文》里,音以。
洋洋:《巳集上·水字部》《唐韵》似羊切《集韵》徐羊切,□音详。水名。《说文》水出齐临朐高山,东北入钜定。又《玉篇》水出昆仑山北。《山海经》昆仑之丘,洋水出焉。又藉水,即洋水也。出上邽县西北。《山海经》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又蜀水名。《水经》汉水东会洋水。又州名。《广韵》本汉成固县,秦为汉中郡,魏置洋州。又《广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尔雅·释诂》洋,多也。《诗·鲁颂》万舞洋洋。又广也。《诗·大雅》牧野洋洋。《中庸》洋溢乎中国。又澜也。《庄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叹。又海名。《徐兢使高丽录》洋中有白水洋,其源出靺鞨,故作白色。黄水洋即沙尾也,其水浑浊且浅。又洋洋,水盛貌。《诗·卫风》河水洋洋。又与徉同。《史记·吴王濞传》方徉天下。〈注〉方徉犹翺翔也。又与养同。《尔雅·释训》洋洋,思也。〈疏〉诗邶风中心养养。洋养音义同。考证:(《山海经》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谨照原文蒙改蒙。洋下增水字。
场场:《丑集中·土字部》《唐韵》直良切《集韵》《韵会》《正韵》仲良切,□音长。《说文》祭神道也。《师古曰》筑土为坛,除地为场。又收禾圃曰场。《诗·豳风》九月筑场圃。《周礼·地官》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又校士曰文场。《班固·答賔戏》婆娑乎术艺之场。《沈佺期诗》累年同画省,四海接文场。又战争之地曰战场。李华有吊古战场文。又释氏开堂设戒曰选佛场。《传灯录》丹霞将应举,道遇一禅客,曰:选官何如选佛。霞曰:选佛当往何所。客曰:江西马大师出世,此选佛场也。又《集韵》尸羊切,音商。《扬子·方言》蚍蜉犁鼠之场谓之坻场,一曰浮壤。场与埸别。或作□畼。俗作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