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ī ruò yǒng quán
成语简拼:SRYQ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思若湧泉
成语解释
才思犹如喷出的泉水。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才力充沛。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思
近义词
思若泉涌、思如泉涌、思如涌泉、文思敏捷
成语示例
(1)宋·庄季裕《鸡肋编》上卷:『思若涌泉名海内,从来苏李擅当时。』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思若涌泉”几个大字。
(2)高陵县第四中学的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思若涌泉”。
(3)蒉弥哥哥给士英和严茹讲了“思若涌泉”的故事。
(4)小放不会写成语“思若涌泉”的最后一个字。
(5)小霖写不出成语“思若涌泉”,所以单元测试只有99分。
(6)宋·庄季裕《鸡肋编》上卷:『思若涌泉名海内,从来苏李擅当时。』。
(7)去往原阳县齐街乡第一初级中学的巴士上,轶洲叔叔给汝萍和妍沁讲了『思若涌泉』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强记洽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思思:sī 1、<动>思考;想。《论语》:『学而不思则罔。』2、<动>希望;盼望。《隆中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3、<动>想念;思念。《触龙说赵太后》:『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4、<名>思绪;心情。《孔雀东南飞》:『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思理] 思辨能力。[思致] 思想情趣。
若若:ruò 1、<动>像。《赤壁之战》:『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2、<动>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代>你;你们;你(们)的。《鸿门宴》:『若入前为寿。』《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4、<代>这样的;这。《齐桓晋文之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5、<连>至于。《齐桓晋文之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6、<连>假如;如果。《殽之战》:『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7、<连>或;或者。《汉书·食货志》:『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8、<副>好像;似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9、<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出。《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若华] 若木之花。[若木] 古代神话中的树名。生于日落之处,青叶赤花。[若时] (1)顺应天道。时,四时;天运。(2)此时。(3)彼时。[若属] 你们这些人。[若许] 犹『如许』。如此。[若英] 杜若之花。若木之花。
涌涌:yǒng 1、<动>水向上冒。《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形>升腾、滚腾的样子。《柳毅传》:『宫殿摆簸,云烟沸涌。』[涌裔] 水波腾涌的样子。
泉泉:quán(1)泉水:温泉;矿泉;清泉;甘泉。(2)泉眼。(3)钱币的古称:泉币。(4)姓。
思思:《卯集上·心字部》(古文)恖《广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正韵》息移切,□音司。《说文》睿也。《书·洪范》思曰睿。《六书总要》念也,虑也,绎理为思。又愿也。《诗·大雅》思皇多士。〈笺〉愿也。《正义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愿也。又语巳辞。《诗·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语起辞。《诗·大雅》思齐太任。又《鲁颂》思乐泮水。又《諡法》谋虑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又姓。以諡为氏,明有思志道。又《广韵》《集韵》《类篇》《韵会》□相吏切,音四。《扬雄·甘泉赋》储精垂思。又悲也。《诗·小雅》□思泣血。〈注〉思,去声,□思,哀以思。言悲也。又《书·尧典》钦明文思。〈注〉道德纯备谓之思。《音义》思,息嗣反。又如字。又叶相居切,音须。《徐干·室思诗》妾身虽在远,岂违君须臾。既厚不中薄,想君时见思。又叶桑才切,音腮。多须貌。《左传·宣二年》宋城者讴曰: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又念也。《易·咸卦》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诗·邶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说文》从心囟声。囟顶门骨空,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
若若:《申集上·草字部》《唐韵》而灼切《集韵》《韵会》《正韵》日灼切,□音弱。《说文》若,择菜也。又《玉篇》杜若,香草。《楚辞·九歌》采芳洲兮杜若。《梦溪笔谈》杜若,即今之高良姜。又顺也。《书·尧典》钦若昊天。〈传〉敬顺也。《诗·小雅》曾孙是若。又汝也。《仪礼·士昏礼》勖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晋语》晋文公谓勃鞮曰:尔为惠公从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又如也。《书·盘庚》若纲在纲。又乃也。《周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又语辞。《仪礼·士相见礼》君若降送之,则不敢顾。〈疏〉若者,不定之辞也。又《前汉·武帝纪》民年九十以上,为复子若孙。〈注〉若者,豫及之辞也。又若若,垂貌。《前汉·石显传》印何累累绶若若耶。又《庄子·秋水篇》向若而叹。〈注〉若,海神。又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丑曰赤奋若。又若木。《淮南子·地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楚辞·天问》若华何光。〈注〉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乎。又水名。《水经注》若水东南流,鲜水注之。又姓。《正字通》汉下邳相若章。又《广韵》人者切,音惹。乾草也。又般若,梵语谓智慧也。《晋书·昙霍传》霍持一锡杖,令人跪,曰:此是波若眼。又《韵会》浮屠所居,西域谓之兰若。《柳宗元文》兰若真公。〈注〉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又人赊切,音婼。蜀地名。《前汉·地理志》若属南郡,春秋传作鄀。《唐韵古音》读汝三略,尊□相若,强弱相虏。古人读若字为汝,故传记之文,多有以若为汝者。《史记·项羽本纪》云:吾翁即若翁,《汉书》云吾翁即汝翁,此可据也。
涌涌:《巳集上·水字部》《唐韵》余陇切《集韵》《韵会》尹竦切,□音勇。《说文》腾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汹涌澎湃。又水名。《水经》江水至华容县,又东涌水注之。《集韵》或作涌。
泉泉:《巳集上·水字部》(古文)洤《唐韵》疾缘切《集韵》《韵会》从缘切《正韵》才缘切,□音全。《说文》水原也。象水流成川形。《易·蒙象》山下出泉。又《尔雅·释水》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又同出异归曰肥泉。《诗·卫风》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又醴泉。《礼·礼运》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又泉有光华曰荣泉。《前汉·郊祀歌》食甘露,饮荣泉。又瀑布曰立泉。《班固·终南山赋》立泉落落。又州名。《广舆记》周时为七闽地,隋曰温陵,唐曰泉州。又天泉,星名。《甘氏星经》天泉十星,在鼈东。一曰大海,主灌漑沟渠之事。又龙泉,刃名。即龙渊也。《杜甫诗》三尺献龙泉。又姓。南史有泉企。又货泉,即钱也。《周礼·天官》外府掌布之出入。〈注〉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无不徧也。又《地官·泉府注》泉,或作钱。又《集韵》疾眷切,全去声。义同。又《韵补》叶才匀切,音秦。《李尤·东观铭》房闼内布,疏绮外陈。是谓东观,书籍林泉。《集韵》或作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