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斯斯文文

www.16system.cn 2024-01-08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ī sī wén wén
成语注音:ㄙㄧ ㄙㄧ ㄨㄣˊ ㄨㄣˊ
成语简拼:SSWW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斯斯文文
歇后语:举人家的狗上街
成语英文:gentle

成语解释

形容举目文雅。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人的举止

近义词

温文尔雅

反义词

粗声大气

成语接龙

1、斯斯文文→文不加点→点睛之笔→笔下生花→花攒锦簇→簇锦团花→花攒锦聚→聚萤映雪→雪窖冰天→天长地老→老牛破车→车轨共文→文婪武嬉→嬉笑怒骂→骂不绝口→口干舌焦→焦眉苦脸→脸红耳赤→赤舌烧城→城北徐公→公私两利→利时及物→物至则反→反治其身→身名俱败

2、斯斯文文→文采风流→流言飞语→语不惊人→人约黄昏→昏昏沉沉→沉思默想→想方设法→法力无边→边尘不惊→惊涛巨浪→浪酒闲茶→茶余酒后→后海先河→河溓海夷→夷齐让国→国无宁日→日坐愁城→城北徐公→公之于众→众口相传→传为美谈→谈不容口→口不二价→价等连城

3、斯斯文文→文房四侯→侯门似海→海底捞月→月露之体→体大思精→精锐之师→师直为壮→壮气凌云→云开雾释→释生取义→义形于色→色胆迷天→天下为公→公正无私→私盐私醋→醋海翻波→波澜壮阔→阔步高谈→谈不容口→口轻舌薄→薄暮冥冥→冥思苦索→索隐行怪→怪雨盲风

4、斯斯文文→文房四士→士农工商→商彝夏鼎→鼎足而立→立眉竖眼→眼中拔钉→钉嘴铁舌→舌桥不下→下逐客令→令人捧腹→腹中兵甲→甲第连天→天作之合→合从连衡→衡情酌理→理正词直→直言正谏→谏争如流→流汗浃背→背信弃义→义不容辞→辞穷理屈→屈艳班香→香火因缘

5、斯斯文文→文过其实→实逼处此→此事体大→大梦初醒→醒聩震聋→聋者之歌→歌声绕梁→梁上君子→子曰诗云→云雾迷蒙→蒙昧无知→知微知彰彰明昭著→著作等身→身非木石→石破天惊→惊心骇目→目不忍睹→睹物思人→人浮于事→事宽即圆→圆木警枕枕戈待命→命世之才

成语示例

(1)…行动时以脚指行走,脚跟并不著地,一步三摇,斯斯文文,竟有『宁可湿衣,不可乱步』光景。唐敖因这方人过…——清·李汝珍《镜花缘》

(2)…也有穿著蓝衫的,那些做买卖的,也是儒家打扮,斯斯文文,并无商旅习气。所卖之物,除家常日用外,大约卖青…——清·李汝珍《镜花缘》

(3)…也是儒巾素服,而上戴著眼镜,手中拿著折扇,斯斯文文,走来向著三人打躬陪笑道:『三位先生光顾者,莫非…——清·李汝珍《镜花缘》

(4)…穿儒服,面戴眼镜,手中拿著剔牙杖,坐在那里,斯斯文文,自斟自饮。一面摇著身子,一面口中吟哦,所吟无非…——清·李汝珍《镜花缘》

(5)…戳了一下:『咋办哩咋办哩?死了人咋办呀?你还斯斯文文盯啥哩!』鹿子霖弯下腰,伸手摸一下白嘉轩的鼻口…——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6)…敢问你……』韩裁缝抢白说:『黑娃,你甭这么斯斯文文说话。我是秦岭游击大队政委。那年农协垮了,我就进…——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7)…所以也戴了红帽子、白顶子,穿着天青外褂,装做斯斯文文的样子,陪在下面;但是脚底下却没有着靴,只穿得一…——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8)…透光。——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北石佛中学的公西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斯斯文文”。

(2)波波写不出成语“斯斯文文”,因此期中考试才考了98分。

(3)谌爷爷给他的两个小外甥女讲了“斯斯文文”的成语典故。

(4)成语斯斯文文和「吹吹打打」一样,都是叠字成语。

(5)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斯斯文文”几个大字。

(6)毛毛不会写成语“斯斯文文”的最后一个字。

(7)我不喜欢故意装作斯斯文文的样子。

(8)在海巷的阶梯上我看到一个斯斯文文的小东西独个儿坐着。

(9)曾国藩见说话的士子长得眉目清秀、斯斯文文,脸上流出一丝浅笑。

(10)平时看戴着眼睛,斯斯文文的一个读书人模样,没想到却是个斯文败类!

(11)在旧社会,那些当官的表面上斯斯文文的,背地里却干着男盗女娼的勾当。

(12)大人,你老别看熊秉国穿戴得斯斯文文,他实际上是个吃喝嫖赌的浪荡公子。

(13)她告诉我,十六岁那年,喜欢上一个同学,男孩瘦瘦的高高的,戴一副眼镜斯斯文文。

(14)在两人跟前三四十米远处,出现了一名打扮得斯斯文文的男玩家,正在慢慢向着飘零走过来。

(15)这些人不久便很乐意把工作做好,保持自身整洁,按时做功课,养成斯斯文文有条有理的习惯。

(16)在前往怀宁县高河镇初级中学的路途中,子硕大哥哥给奕雯和丹茄讲述了『斯斯文文』的历史典故

(17)他二人一个瞪着眼睛大呼小叫,一个斯斯文文的给他解说,那一边上官铁生和桑飞虹却已动上了手。

(18)只见旁边座儿有个驼背老者,身穿儒服,面戴眼镜,手中拿着剔牙杖,坐在那里,斯斯文文,自斟自饮。

(19)带山狗来的是一个斯斯文文戴眼镜的中年人,他跟山狗说,这碑是为熊局长所立,光买它就花了两万元,你凿字时可要小心谨慎。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

成语故事

贾宝玉随凤姐、贾母等去宁国府做客,宝玉要见秦可卿的弟弟,秦可卿叫他不要着急,尤氏说秦钟斯斯文文,不象宝玉那样胡打海摔的。宝玉顾不了这么多就自己去找,家人带秦钟来客厅。宝玉一眼就喜欢上他,要他来伴读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