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ǐ zhōng lāo yuè
成语注音:ㄕㄨㄟˇ ㄓㄨㄙ ㄌㄠ ㄩㄝˋ成语正音中,不能读作『zhònɡ』。
成语简拼:SZLY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水中撈月
成语英文:make vain efforts成语日文無駄骨折(むだぼねお)り成语德文den Mond aus dem Wasser fischen wollen
成语解释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成语辨析] 见『大海捞针』(205页)。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白费力气
近义词 缘木求鱼 、竹篮打水、炊沙作饭、煎水作冰、缘山求鱼 、与虎谋皮 、海中捞月、枉费心机、水底捞明月、水底捞月、徒劳无益、水中捉月、劳而无功
反义词 立竿见影、行之有效
成语接龙 1、水中捞月→月地云阶 →阶前万里→里出外进→进退失图→图财害命→命里注定→定于一尊→尊主泽民→民脂民膏→膏腴之地→地广人稀→稀奇古怪→怪事咄咄→咄咄怪事→事核言直→直口无言 →言无二价 →价等连城→城北徐公→公平无私→私淑弟子→子虚乌有→有声有色 →色衰爱弛
2、水中捞月→月朗风清 →清贫如洗→洗心涤虑→虑周藻密→密云不雨→雨消云散 →散阵投巢→巢倾卵覆→覆窟倾巢→巢倾卵破→破家县令→令人喷饭→饭牛屠狗→狗逮老鼠→鼠偷狗盗→盗食致饱→饱食终日→日以继夜→夜长梦短→短褐不全→全无心肝→肝胆披沥→沥血披肝→肝胆涂地
3、水中捞月→月落乌啼 →啼笑皆非→非驴非马→马牛其风→风流才子→子子孙孙→孙庞斗智→智穷才尽 →尽入彀中→中流一壶 →壶浆箪食→食子徇君→君臣佐使→使心别气→气得志满→满腹狐疑→疑神见鬼 →鬼瞰高明→明验大效→效颦学步→步步登高→高情远致→致远任重 →重熙累绩
4、水中捞月→月夕花朝 →朝闻夕改→改张易调→调舌弄唇→唇辅相连→连城之璧→璧合珠联→联袂而至→至尊至贵 →贵而贱目→目不知书→书声朗朗→朗目疏眉→眉下添眉→眉目如画→画地成图→图财害命→命词遣意→意气飞扬 →扬扬得意→意乱心忙 →忙忙碌碌→碌碌无为→为德不终
5、水中捞月→月下花前 →前功尽灭→灭门绝户→户枢不蝼→蝼蚁贪生→生死关头→头头是道→道长论短→短吁长叹→叹老嗟卑→卑身屈体→体恤入微→微不足道→道边苦李→李代桃僵→僵李代桃→桃李精神→神魂颠倒→倒屣相迎→迎风招展 →展翅高飞 →飞砂转石→石沉大海→海水桑田
成语示例 (1)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
(2)…竟出,只是事要你办去。』凤四老爹道:『这就是水中捞月了。这件事,要高老先生去办。』秦中书道:『为甚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3)…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月」…——明·吴承恩《西游记》
(4)…笼在袖中,喜道:『泼魔苦苦用心拿我,诚所谓水中捞月;老孙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藏着葫芦,密密…——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成语「水中捞月」是一个偏正式成语。
(2)大横中学的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水中捞月”。
(3)乐馨大哥哥 给妤妍和宵曲讲述了“水中捞月”的历史典故
(4)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水中捞月”几个大字。
(5)美美写不出成语“水中捞月”,因此语文考试只得了98分。
(6)小鲁不会写成语“水中捞月”的最后一个字。
(7)若改其迹,不亚于水中捞月,痴人说梦。
(8)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却不过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
(9)他自己也知道,没有正式工作,要在黄原找个如意对象,等于水中捞月。
(10)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见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
(11)心情于我们是那样重要。健康与美丽,如若没有一副好心情,犹如沙上建塔水中捞月,一切都无从谈起。
(12)看来,想要让所有的官员们,一个个清如水,明如镜,竟是一厢情愿 ,水中捞月!见二月河《雍正皇帝》七十二。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水 水:shuǐ 1、<名>水。《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名>河流。《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3、<名>泛指水域。《赤壁之战》:『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4、<名>水灾。《女娲补天》:『水浩洋而不息。』
中 中:zhōng 1、<名>内;里。《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2、<名>中间;内部。《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3、<形>半;一半。《乐羊子妻》:『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4、<形>中等;不高,不低。《邹忌讽齐王纳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5、<名>内心。《史记·韩安国列传》:『深中隐厚。』6、<名>中国。《图画》:『图画之设彩者,用水彩,中外所同也。』zhòng 1、<动>符合。《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动>射中。《卖油翁》:『见其矢十中八九。』3、<动>击中。《荆轲刺秦王》:『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4、<动>考中。《范时中举》:『你恭喜中了举人。』5、<动>猜中。《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6、<动>中伤。《书博鸡者事》:『臧怒,欲中守法。』[中肠] 内心。[中人] (1)平常人。(2)朝中公卿大臣。(3)指宦官;太监。(4)宫女。[中节] 适度。[中式] (1)科举考试被录取。(2)符合规格。
捞 捞:lāo(1)从水或其他液体里取东西:打捞;捞饭;捞鱼。(2)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趁机捞一把。(3)<方>顺手拉或拿。
月 月:yuè 1、<名>月亮。《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名>时间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3、<名>月份。《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月旦] 农历每月初一日。品评人物。[月桂] (1)岩桂之一种,四季开花,又名真桂。(2)月亮。
水 水:《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式轨切《集韵》《韵会》数轨切,□税上声。《说文》准也。北方之行,象衆[音zhòng]水□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徐铉曰》衆[音zhòng]屈为水,至柔,能攻坚,故一其内也。《释名》水,准也,准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濡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润下。《正义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体,水最微,为一。火渐着,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易·乾卦》水流湿。《说卦》坎为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训》积阴之寒气为水。又六饮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又《礼·玉藻》五饮:上水、浆、酒、醴、酏。〈注〉上水,水为上,余次之。又《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又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又《前汉·律正志》五声,羽为水。又天水,郡名,汉武帝所置。又中水,县名,属涿郡。应劭曰:易□二水之中。□见《前汉·地理志》。又黑水,国名,即□韐。又露为上池水。《史记·扁鹊传》饮是以上池之水。〈注〉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药。又姓。又《韵补》叶式类切,音坠。《刘桢·鲁都赋》苹藻漂於阳侯,芙蓉出於渚际。奋红葩之熩熩,逸景烛於崖水。又叶呼委切,音毁。《李白·游高淳丹阳湖诗》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又《韵补》音准。引《白虎通》水之为言准也。○按准乃水之义,非水之音。盖沿《周礼·考工记》郑注,准读为水而误。今不从。
中 中:《子集上·丨字部》《唐韵》陟弓切《集韵》《韵会》《正韵》陟隆切,□音忠。《书·大禹谟》允执厥中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五礼防民伪,而敎之中。《左传·成十三年》刘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传·文元年》举正於中,民则不惑。〈注〉举中气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又《前汉·律正志》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注〉洛为天地之中。《张衡·东京赋》宅中圆大。又正也。《礼·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礼·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断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注〉断民罪,使轻重得中也。又心也。《史记·韩安国传》深中宽厚。又内也。《易·坤卦》黄裳元吉,文在中也。又《老子·道德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又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辂传》鼓一中。〈注〉犹言鼓一半也。又成也。《礼·礼器》因名山升中于天。〈注〉中,犹成也。燔[音fán]柴祭天,告以诸侯之成功也。又满也。《前汉·百官表》制中二千石。〈注〉谓满二千石也。《索隐》汉制,九卿已上,秩一岁,满二千石。又穿也。《周礼·冬官考工记》中其茎。〈注〉谓穿之也。又盛算器。《礼·投壶》主人奉矢,司射奉中。〈注〉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圆圈,以盛算也。又《礼·深衣注》衣有表者,谓之中衣。与衷通。又俚语。以不可为不中。《萧参希通录》引左传成公二年,无能为役。杜预注:不中为之役使。又《礼·乡饮酒义》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又姓。汉少府卿中京。又中行,中英,中梁,中垒,中野,皆复姓。又《广韵》《集韵》《韵会》□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记·周本纪》养由基去柳叶百步,射之,百发百中。又着其中曰中。《庄子·达生篇》中身当心则为病,犹医书中风,中暑是也。又要也。《周礼·春官》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注〉谓治职簿书之要也。又应也。《礼·月令》律中大簇。〈注〉中犹应也。又合也。《左传·定元年》季孙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尝不中吾志也。又《类篇》《正韵》□直衆[音zhòng]切。与仲通。《礼·月令》中吕,即仲吕,又读作得。《周礼·地官》师氏掌国中失之事。〈注〉故书中为得。陆德明云:中,杜音得。又《韵补》叶陟良切,音章。师古曰:古读中为章。《吴志·胡综传·黄龙大牙赋》四灵既布,黄龙处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又叶诸仍切,音征。《刘贡父·诗话》关中读中为□。《诗·大雅》泉之竭兮,不云自中。叶上频。《班固·高祖泗水亭□》天期乗[音chéng]祚受爵汉中。叶下秦。古东韵与庚阳通。俗读中酒之中为去声。中与之中为平声。◎按《魏志·徐邈传》:邈为尚书郞,时禁酒。邈私饮沈醉,赵达问以曹事,曰中圣人。时谓酒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苏轼诗: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时复一中之。则中酒之中,亦可读平声。《通监》:周宣王成中与之名,注:当也。杜诗:今朝汉社稷,新数中与年。则中与之中亦可读去声。考证:(《班固·东都赋》宅中圆大。)谨照原书改张衡东京赋。(《周礼·春官·司刺》以刺宥三法,求民情,断民中。)谨照原文春官改秋官。以刺宥三法求民情,改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易·坤卦》黄裳元吉,美在中也。)谨照原文美在中也改文在中也。(《左传·定元年》季孙曰:子家亟言於我,未尝不中吾志也。)谨照原文子家下增子字。(《周礼·天官》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谨照原书天官改春官。
捞 捞:《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鲁刀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刀切,□音劳。沈取曰捞,言没入水中取物也。又《集韵》郞到切,音涝。义同。又力吊切,音料。同撩。《扬子·方言》取也。《郭璞注》谓钩捞也。又怜萧切,音聊。义同。通作摷。
月 月:《辰集上·月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鱼厥切,音軏。《说文》阙也。太阴之精。《释名》月,缺也,满则缺也。《易·系辞》阴阳之义配日月。《礼·祭义》月生於西。《公羊传·庄二十五年注》月者,土地之精。《史记·天官书注》月者,阴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训》水气之精者为月。又《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传〉一岁十二月,月三十日,三岁则置闰焉。又《洪范》二曰月。〈传〉所以纪一月。〈疏〉从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礼·礼运》月以为量。〈注〉天之运行,每三十日为一月。又姓。金月彦明首建孔子庙,明洪武中有月辉、月文宪。又外国名。《前汉·霍去病传》遂臻小月氏。又《韵补》叶危睡切。《曹植·七启》世有圣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又叶鱼橘切。《黄庭经》洞房灵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焕照入子室。《类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经改作月,中二画连左右,与日月之月异。今俗作月以别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注 :本文资料中的部分内容由互联网资料提取而成,未与权威书籍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