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不赦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è bù shè成语注音:ㄕㄧˊ ㄨˋ ㄅㄨˋ ㄕㄜˋ成语正音恶,不能读作『wù』。赦,不能读作『chì』。
成语简拼:SEBS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十惡不赦成语辨形赦,不能写作『色』。
歇后语:千古的罪人成语谜语死囚
成语英文:unpardonably wicked成语日文極悪非道(ごくあくひどう)である成语德文ungeheure (od. unentschuldbare) Verbrechen begangen haben
成语解释
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成语释义
十种不可赦免的重罪。典出《隋书·卷二五·刑法志》。後用『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成语辨析]
十恶不赦和『罪大恶极』;都有『罪恶极大』的意思。但十恶不赦偏重于『不赦』;『罪大恶极』偏重于『罪恶大到极点。』
成语用法
一、[义]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类]用在『罪恶深重』的表述上。[例](1)这些十恶不赦的暴行,令人发指。(2)这种十恶不赦的歹徒,你还要同情他?(3)这种十恶不赦的罪行,在古代是要要斩首示众的!(4)这帮匪徒,烧杀掳掠,无所不为,真是十恶不赦。(5)若连这种十恶不赦的亡命之徒都可饶恕,法律还有尊严可言吗?(6)在被警方逮捕之前,邻居都不知道他原来是个十恶不赦的枪击要犯。(7)他早年抛妻弃子固然不对,却也没到十恶不赦的地步,大家何苦对他如此严厉呢?。二、作谓语、定语;指罪恶极大。
近义词
恶贯满盈、罪大恶极、罪不容诛、罪在不赦、罪恶滔天、罪该万死、极恶不赦、罪贯满盈、罪恶昭著
反义词
罚不当罪、立功赎罪
成语接龙
1、十恶不赦→赦过宥罪→罪不胜诛→诛心之论→论列是非→非池中物→物伤其类→类聚群分→分宵达曙→曙后星孤→孤苦零丁→丁一卯二→二三其意→意气相投→投石拔距→距跃三百→百宝万货→货真价实→实与有力→力倍功半→半吞半吐→吐哺握发→发踪指使→使愚使过→过眼云烟
2、十恶不赦→赦事诛意→意前笔后→后海先河→河落海干→干巴利落→落魄江湖→湖光山色→色如死灰→灰飞烟灭→灭景追风→风风火火→火妻灰子→子为父隐→隐然敌国→国色天香→香消玉殒→殒身不恤→恤老怜贫→贫嘴贱舌→舌锋如火→火耕水种→种学织文→文章宗匠→匠心独妙
成语示例
(1)《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七〇·雍正六年六月》:『夫大、小官职皆国家名器所关。假冒之人,欺君罔上,盗窃名器,其罪较十恶不赦者,亦不为轻,理应不淮援赦。』
(2)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我才看头一宗文卷,就与老夫同姓。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俺同姓之人,也有不畏法度的。』
(3)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五·韩绦宣抚陕西》:『应陕西河东路罪人除却谋改,斗己杀人至十恶不赦外,余死罪,下减一等。』
(4)《大清会典则倒·卷一二五·刑部·秋·钦恤》:『十二月钦奉恩诏,除十恶不赦外,犯法妇人尽行赦免。』
(5)他早年抛妻弃子固然不对,却也没到十恶不赦的地步,大家何苦对他如此严厉呢?
(6)在被警方逮捕之前,邻居都不知道他原来是个十恶不赦的枪击要犯。
(7)若连这种十恶不赦的亡命之徒都可饶恕,法律还有尊严可言吗?
(8)这帮匪徒,烧杀掳掠,无所不为,真是十恶不赦。
(9)…去的?』吴应熊道:『决计不是!卑职怎能做这等十恶不赦、罪该万死之事?』韦小宝道:『好,我交了你这个朋…——当代·金庸《鹿鼎记》
(10)…刀山,下油锅,千刀万剐,满门抄斩,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男盗女娼,绝子绝孙,天打雷劈,满身生上一千零一…——当代·金庸《鹿鼎记》
(11)…大事。我大明江山为鞑子所占,罪魁祸首,乃是那十恶不赦、罪该万死的……』…——当代·金庸《鹿鼎记》
(12)…着韦小宝,大感兴味,似乎洪教主说得韦小宝越是十恶不赦,她听来越开心。——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没有任何事物是十全十美或者十恶不赦的,”吴说。
(2)操阿姨给叮叮和小朋友们讲解了“十恶不赦”的典故。
(3)出售受污染的婴儿奶粉是一种十恶不赦的罪行,足以震动一个国家。中国领导人知道,他们要处理的是一个危险的政治危机。
(4)蛋蛋不会写成语“十恶不赦”的最后一个字。
(5)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没有比偷窃更十恶不赦的事情了。
(6)法官认定他的罪行十恶不赦。
(7)黄办华栋学校的星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十恶不赦”。
(8)即使是最十恶不赦的罪行也是源于人们作出的错误的选择,屈服于诱惑。
(9)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十恶不赦”几个大字。
(10)就这次行动来说,看起来似乎不成问题,阿道夫-艾希曼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
(11)没有比盗窃更十恶不赦的事情了,阿米尔。
(12)清朝的满洲统治者们也将吸食鸦片视为十恶不赦的大罪,但也没能阻止鸦片泛滥。
(13)他在孩童时代曾碰到过一位与关押在贝福德监狱十恶不赦的囚犯交往的探监工作者,他认为,这种关切在那时就已经扎根于心中。
(14)他争辩说,有些行为十恶不赦,除了死刑其他刑罚都不合适。
(15)她认为卡扎菲家人不像媒体描绘的那样十恶不赦,他们是正常人。
(16)我不想见那个十恶不赦的人。
(17)我怀疑有多少这种十恶不赦样的人可以进入革命队伍?
(18)我们太容易把自己教会中的分立看成是十恶不赦的。
(19)小赫写不出成语“十恶不赦”,所以昨天考试只有99分。
(20)在这一天,他成了这样一个矛盾交错的人。十恶不赦的演技派坏蛋,或者,意大利完美而优雅的后卫。
(21)这个暴徒,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真是十恶不赦。
(22)这十恶不赦的名字,在我听来非常刺耳。
(23)正是在这里,骗子,走私犯,毒品贩子聚集在一起,他们真是一伙十恶不赦的家伙。
(24)总之,应该说明的是,海洛因毒瘾或许十恶不赦,不具备任何可在社会上获得救赎的特色。
(25)昨晚和嫦娥仙子约会,无法抽空与你联系,为了弥补这十恶不赦的罪过,今天就任你为所欲为吧。
成语出处
《隋书·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条:……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成语典源
《隋书·卷二五·刑法志》高祖既受周禅,开皇元年,乃诏尚书左仆射、勃海公高熲,上柱国、沛公郑译,上柱国、清河郡公杨素,大理前少卿、平源县公常明,刑部侍郎、保城县公韩濬,比部侍郎李谔,兼考功侍郎柳雄亮等,更定新律,奏上之。其刑名有五:一曰死刑二,有绞,有斩。二曰流刑三,有一千里、千五百里、二千里。应配者,一千里居作二年,一千五百里居作二年半,二千里居作三年。应住居作者,三流俱役三年。近流加杖一百,一等加三十。三曰徒刑五,有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四曰杖刑五,自五十至于百。五曰笞刑五,自十至于五十。而蠲除前代鞭刑及枭首轘裂之法。其流徒之罪皆减从轻。唯大逆谋反叛者,父子兄弟皆斩,家口没官。又置十恶之条,多采後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注](1)後齐:即北齐(西元550~557),北朝诸朝之一。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後,高欢次子高洋篡东魏自立,国号齐,建都邺(今河南安阳县),据有今山东、山西、河南各省及辽宁西部。初期实力在北周之上,其後诸帝骄淫,宠信小人,终为北周所灭,史称为『北齐』。(2)不道:违背正道。指杀死没有犯死罪的一家三人、支解屍体、制造蛊毒、厌魅的重罪。
成语典故
据《隋书·卷二五·刑法志》载,隋文帝开皇年间,朝臣根据前代旧法制定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等五种刑法,并且采纳及增删北齐十大恶刑的条目,按上『十恶』这个名称,分别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大罪刑。规定只要是犯了这十大罪刑其中一种,和因为杀人已经被判刑确定的人,即使遇到皇帝大赦天下,也不在赦免罪刑的范围之内。後来这个典故被浓缩成『十恶不赦』,用来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