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置座右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ǐ zhì zuò yòu成语简拼:SZZY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水置座右
成语解释
置:搁,放。比喻知足。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水置座右”几个大字。
(2)梅花镇一中的水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水置座右”。
(3)漆雕阿姨给怡儿和小朋友们讲了“水置座右”的成语典故。
(4)茜茜写不出成语“水置座右”,因此期中考试才98分。
(5)小成不会写成语“水置座右”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旧唐书·文苑传》:『仕至郎中矣。至是持一石止水,置于座右,以示有止足之意』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水水:shuǐ 1、<名>水。《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名>河流。《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3、<名>泛指水域。《赤壁之战》:『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4、<名>水灾。《女娲补天》:『水浩洋而不息。』
置置:zhì 1、<动>放弃。《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2、<动>放置;安放。《五人墓碑记》:『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3、<动>放逐。《郑伯克段于鄢》:『遂置姜氏于城颍。』4、<动>摆设。《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5、<动>设置。《过小孤山大孤山》:『南朝自武昌到京口,列置烽燧。』6、<动>置办;购买。《苏武传》:『既至胸奴,置币遗单于。』7、<动>释放。《史记·吴王濞列传》:『斩首盘虏,比三百石以上皆杀之,无有所置。』8、<动>关押。《狱中杂记》:『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置邮] 驿站。
座座:zuò 1、<名>座位。《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2、<名>在场的;坐着的人。《口技》:『满座寂然,无敢哗者。』3、<名>器物的底盘。《元史·忙兀台传》:『至沙洋堡,立砲座十有二。』4、<量>如一座山,两座塔。[座右铭] 古人置于座右用作警戒的铭文。
右右:yòu 1、<名>右边。《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右各四。』2、<名>古代战车上坐在右边负责警卫并防止车身倾斜的力士。《殽之战》:『莱驹为右。』3、<名>古代称等级(人或物;地位等)。《促织》:『无出其右者。』4、<动>尊重。《淮南子·氾论》:『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5、<动>赞助。《左传·襄公十年》:『王右伯舆。』6、<动>通『侑』,劝人饮食。《周礼·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7、<动>崇尚,重视。『窃以右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右武] 崇尚武功。[右职] 重要官职。[右族] 豪门大族。
水水:《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式轨切《集韵》《韵会》数轨切,□税上声。《说文》准也。北方之行,象衆[音zhòng]水□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徐铉曰》衆[音zhòng]屈为水,至柔,能攻坚,故一其内也。《释名》水,准也,准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濡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润下。《正义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体,水最微,为一。火渐着,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易·乾卦》水流湿。《说卦》坎为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训》积阴之寒气为水。又六饮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又《礼·玉藻》五饮:上水、浆、酒、醴、酏。〈注〉上水,水为上,余次之。又《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又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又《前汉·律正志》五声,羽为水。又天水,郡名,汉武帝所置。又中水,县名,属涿郡。应劭曰:易□二水之中。□见《前汉·地理志》。又黑水,国名,即□韐。又露为上池水。《史记·扁鹊传》饮是以上池之水。〈注〉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药。又姓。又《韵补》叶式类切,音坠。《刘桢·鲁都赋》苹藻漂於阳侯,芙蓉出於渚际。奋红葩之熩熩,逸景烛於崖水。又叶呼委切,音毁。《李白·游高淳丹阳湖诗》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又《韵补》音准。引《白虎通》水之为言准也。○按准乃水之义,非水之音。盖沿《周礼·考工记》郑注,准读为水而误。今不从。
置置:《未集中·网字部》《广韵》陟吏切《集韵》《韵会》竹吏切《正韵》知意切,□音智。《说文》赦也。〈注〉徐锴曰:从直,与罢同意。置之则去之也。又《玉篇》立也。《广韵》设也。《书·说命》王置诸其左右。《周礼·天官·大宰》三曰废置,以驭其吏。〈注〉退其不能者,举贤而置之禄。《前汉·周勃传》不知置辞。〈注〉师古曰:置,立也。又《玉篇》安置也。又《广雅》邮置,关驿也。《前汉·曹参传》取狐父祁善置。〈注〉师古曰:置,若今之驿也。又《集韵》直吏切,音□。树也。周礼,凡试庐事,置而摇之。
座座:《寅集下·广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徂卧切,音坐。《玉篇》牀座也。《集韵》坐具。《李嘺让地官尚书表》八座枢机,五曹要剧。又《韵会》通作坐。《前汉·梅福传》当户牖之法坐。〈注〉法坐,王听朝处。《后汉·孔融传》坐上客常满。
右右:《丑集上·口字部》《唐韵》于救切《集韵》《韵会》尤救切《正韵》爰救切,□音峟。与佑佑通。《说文》助也。《尔雅·释诂》右,导也,勴也,亮也。《书·益稷》予欲左右有民。〈注〉左音佐。《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诗·大雅》保右命尔,燮伐大商。又左之对也。《书·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礼·少仪》赞币自左,诏辞自右。〈注〉立者尊右。又上也。《前汉·公孙弘传》守成上文,遭遇右武。〈注〉师古曰:右亦上也。又《循吏传》文翁以为右职。〈注〉师古曰:右职,县中高职也。又强也。《后汉·明帝纪》无令豪右,得固其利。又官名。《周礼·夏官》司右,掌羣右之政令。〈注〉羣右,戎右,齐右,道右也。又姓。《正字通》汉右公弼,宋右嘉祥,明右岩。又《广韵》汉复姓,五氏。左传□乐大心为右师,其后因官为氏,汉有中郞右师谭。晋贾华为右行,因官为氏,汉有御史中丞右行绰。何氏姓苑有右闾、右扈、右南等氏。又山名,兽名。《山海经》长右之山有兽,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又与侑通。《周礼·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注〉右读为侑。劝也。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云久切,音有。义同。○按《集韵》有上去二音,义实相通。《正韵》於上声训左右手,去声训右助,二音分二义,非。又叶以周切,音由。《诗·周颂》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按《唐韵》正音以。今从朱注。又叶羽轨切,音以。《诗·卫风》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弟叶满彼反。《秦风》溯徊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宋玉·笛赋》隆崛万丈,盘石双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按《唐韵》正云:右古音以正引经传子集证之,是直当读作以,非止叶音矣。又叶于记切,音异。《诗·小雅》我有嘉賔,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喜叶去声。又叶演女切,音与。《陆云·陆丞相诔》乃干中军,入作内辅。公侯陟降,在帝左右。《说文》本作□,从口从又。《徐锴曰》言不足以左复手助之。考证:(又叶于记切,音意。)谨按于属喻母,意属影母,于记切非意字之音,谨照字母音意改音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