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bù liàng lì
成语注音:ㄗㄧˋ ㄅㄨˋ ㄌㄧㄤˋ ㄌㄧˋ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简拼:ZBLL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自不量力
歇后语:
以卵投石;鸭子拉车;螳臂挡车成语谜语苍蝇吹喇叭
成语英文:overestimate one's strength or oneself
成语解释
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没有自知之明
近义词
螳臂当车、以卵击石、夸父逐日、蚍蜉撼树、蚍蜉憾树、不知自量、泰山压卵、夸父追日、卵与石斗
反义词
量力而行、力所能及、自知之明
成语接龙
自不量力→力不能及→及瓜而代→代人捉刀→刀山火海→海不扬波→波属云委→委曲求全→全能全智→智藏瘝在→在谷满谷→谷父蚕母→母慈子孝→孝悌力田→田连阡陌→陌路相逢→逢时遇节→节上生枝→枝附叶著→著述等身→身无长物→物阜民安→安土重旧→旧调重弹→弹丸之地→地动山摧→摧枯拉朽→朽木难雕→雕章缛彩→彩衣娱亲→亲疏贵贱→贱入贵出→出浅入深→深山穷谷→谷马砺兵→兵闻拙速→速战速决→决胜庙堂→堂堂正正→正气凛然→然荻读书→书缺有间→间不容瞬→瞬息之间→间不容息→息交绝游→游手偷闲→闲情别致→致之度外→外强中干→干脆利落→落落穆穆→穆如清风→风言醋语→语妙天下→下回分解→解囊相助→助桀为虐→虐老兽心→心烦虑乱→乱作胡为→为民请命→命世之才→才过屈宋→宋画吴冶→冶叶倡条→条分缕析→析微察异→异途同归→归根结底→底死谩生→生老病死→死生荣辱→辱国殄民→民生凋敝→敝帚自享→享帚自珍→珍禽奇兽→兽困则噬→噬脐何及
成语示例
(1)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真才实学,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镜花缘》第八十七回
(2)…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两个女子,你一言,我一语,把多九公说的脸上…——清·李汝珍《镜花缘》
(3)…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真才实学,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况在酒后,尤其不敢冒昧请见。』若花道…——清·李汝珍《镜花缘》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自不量力”几个大字。
(2)此成语用来比喻力量很小却想撼动强大的事物,自不量力。
(3)当你确实有时很难说“不”,尤其是对那些与你爱的人,在同一时间,你就不用做一个服务任何人当你自不量力。
(4)蜜儿不会写成语“自不量力”的最后一个字。
(5)如果我们过于重视成就并以名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必将成为自不量力的牺牲品。
(6)神木县第三中学的独孤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不量力”。
(7)是自不量力吧,可这次在我们的MSN里没有赞成或反对的议论了,大家约好一起去体检。
(8)我敢断定,他若是无意于我的话,他的两个姐妹把他看得那么好,她们肯定会认为我自不量力,没有自知之明。
(9)小斐写不出成语“自不量力”的拼音。
(10)许多持卡人自不量力,让卡债逼上绝路。
(11)一个年轻女人,在听到一个她求之不得的男人向她表白衷情的时候,她的那种心情,我们谁也不要自不量力地想去形容。
(12)预测2050年的技术简直是自不量力,而打算预测那时的社会和地理政治变化就更是自不量力了。
(13)泽贤大哥哥给子纩和翊含讲述了“自不量力”的历史典故
(14)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真才实学,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
(15)…知包过重,那男人自不量力,被累倒在地…
(16)螳螂挡车自不量力,死咱们不怕,但要死的壮烈死得其所!
(17)你们这些人真有些自不量力。
(18)鸡蛋碰石头根本就是自不量力。
(19)你这样做实在是太自不量力了。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实力弱小的息国从郑国发动战争,结果被打败。分析人士认为自不量力的息国即将被消灭,原因是他不考虑自己的德行,不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分不清敌人与朋友,不团结邻国,结果没过多久息国被楚国消灭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量力量力:[liànglì] 衡量本身的力量。度德量力。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不不:bú 1、<副>不,表一般否定。2、<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不决,何也?』3、<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fǒu通『否』。 1、<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2、<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不焉。』[不齿] 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不佞] 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不足以称宗庙。』
量量:liàng 1、<名>升斗之类的量器。《汉书·律历志》:『斗者,聚升之量也。』2、<名>容量;限量。《论语·乡党》:『唯酒无量,不及乱。』3、<名>气量;度量。《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4、<动>估量;估计。《少年中国说》:『其进步未可量也。』liáng 1、<动>用量器计算东西的多少、长短。《高祖还乡》:『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2、<动>思量;考虑。《孔雀东南飞》:『作计何不量。』
力力:lì 1、<名>力气;气力。《齐桓晋文之事》:『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2、<名>能力;力量。《信陵君窃符救赵》:『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3、<名>威力;权力。《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4、<名>武力。《项羽本纪赞》:『欲以力征经营天下。』5、<名>人力;劳力。《治平篇》:『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6、<名>功劳。《五人墓碑记》:『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7、<动>尽力;用力。《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不不:《子集上·一字部》《韵会》《正韵》□逋没切,补入声。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又《周礼·夏官》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敎扰之。〈注〉服不服之兽者。又《广韵》《韵会》□分物切。与弗同。今吴音皆然。又《韵会》俯九切,音缶。与可否之否通。《说文》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负切《广韵》甫救切,□缶去声。义同。又《广韵》甫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方鸠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其鳺鴀。《郉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鸠,幽州人或谓鷱鴡,梁宋间谓之隹,扬州人亦然。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又《正韵》芳无切。与柎通。花萼跗也。《诗·小雅》鄂不韡韡。《郑笺》承华者,鄂也。不当作柎。郑樵曰:不象萼蔕形。与旉通。《陆玑诗疏》柎作跗。《束皙·补亡诗》白华绦趺。《唐诗》红萼青趺皆因之。又华不注,山名,在济南城东北。《左传·成二年》晋却克战于鞌,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伏琛齐记》引挚虞畿服经,不,与诗鄂不之不同。李白诗: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盖因华跗而比拟之。胡传读不如卜,非。又《古诗·日出东南隅行》使君谢罗敷,还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〇按愚当读若吾,疑模切,与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韵,《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又与丕同。《书·大诰》尔丕克远省。马融作不。《秦·诅楚文》不显大神巫咸。《秦·和钟铭》不显皇祖。□与诗周颂不显不承同。不显不承,犹书云丕显丕承也。又《韵补》叶补美切,音彼。《荀子·赋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所不谓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声者,方音各殊,或读逋入声,或读杯入声。司马光切韵图定为逋骨切,今北方读如帮铺切,虽入声转平,其义则一也。考证:(《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日有食之,)谨照原文省下日字。(《荀子·赋论篇》)谨照原书省论字。(〈注〉谓小人所鄙也。)谨按原文无此注,改为所不谓小人所鄙也。
量量:《酉集下·里字部》《广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音亮。《集韵》斗斛曰量。《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释文》量,力尚切,斗斛也。《左传·昭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礼·明堂位》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注〉量,谓豆、区、斗、斛、筐、筥所容受。《前汉·律正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又《正韵》度量,能容之谓量。《蜀志·黄权传》魏文帝察其有局量。《程子遗书》或问:量可学乎。曰:可。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人量随识长,亦有识高而量不长者,识未至也。又限也。《礼·礼运》月以为量。〈疏〉量,犹分限也。又《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币曰量币。《释文》量,音亮。又音良。又审也。《礼·少仪》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释文》量,音亮。又酒量。《论语》惟酒无量不及乱。《东都事略》太祖谓王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又《唐韵》《集韵》《韵会》吕张切《正韵》龙张切,□音良。《说文》称轻重也。《冯衍·遂志赋》弃衡石而意量兮。又《广韵》度多少也。《增韵》槪量多寡也。《唐书·武后纪》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又度长短也。《周礼·夏官》量人。〈注〉量,犹度也。谓以丈尺度地。《前汉·枚乗[音chéng]传》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又《韵会》商量。又《博雅》量,度也。《左传·隐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释文》量,音良。《韩愈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按古文亮、良二音通,今读度量,器量为亮,读丈量,商量为良,二音遂分。又《山海经》犬封国有文马,缟身朱□,目若黄金,名曰吉量。〈注〉郭璞曰:一作良。又《字汇补》与緉同。双履也。《世说》阮孚曰:未知能着几量屐。考证:(《礼·檀弓》凡祭宗庙之礼币曰量币。)谨照原书檀弓改曲礼。
力力:《子集下·力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林直切,陵入声。《说文》筋也。象人筋之形。《徐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劲健之形。《增韵》筋,力气所任也。《礼·聘义》日几中而后礼成,非强有力者不能行也。又《曲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又《韵会》凡精神所及处,皆曰力。《孟子》圣人既竭目力焉,既竭耳力焉。又《韵会》物所胜亦曰力。《家语》善御马者均马力。《杜甫·张旭草书诗》溟涨与笔力。又勤也。《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前汉·司马迁传》力诵圣德。〈注〉师古曰:力,勤也。又《礼·坊记》食时不力珍。〈注〉力,犹务也。又《后汉·铫期传》身被三创,而战方力。〈注〉力,苦战也。又病甚曰力。《唐书·汲黯传》臣犬马病力。又为人役者曰力。《晋·陶潜·与子书》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又姓。《韵会》黄帝佐力牧之后。又《韵补》叶力蘖切,苓入声。《苏轼·香积寺诗》此峯独苍然,感荷祖佛力。幽光发中夜,见者惟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