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ān xià dì yī
成语简拼:TXDY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天下第一成语谜语世界冠军
成语英文:the first in the world
成语解释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没有人能比得上
近义词
盖世无双、天下无敌、天下莫敌、天下无双、独一无二、出类拔萃、甲冠天下、老子天下第一、妄自尊大、无出其右
反义词
比比皆是
成语接龙
1、天下第一→一瓣心香→香草美人→人强胜天→天假良缘→缘悭一面→面面相覩→覩始知终→终成泡影→影影绰绰→绰有余裕→裕后光前→前度刘郎→郎才女姿→姿意妄为→为民请命→命在旦夕→夕惕朝乾→乾乾翼翼→翼翼飞鸾→鸾胶凤丝→丝来线去→去本趋末→末大必折→折节下士
2、天下第一→一唱一和→和风丽日→日暮途穷→穷则思变→变古易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穿龈血→血债累累→累足成步→步履维艰→艰难曲折→折节读书→书香人家→家至户晓→晓以利害→害人不浅→浅见寡闻→闻风而兴→兴致勃勃→勃然大怒→怒形于色→色色俱全→全心全意
3、天下第一→一蹴可几→几不欲生→生荣亡哀→哀丝豪竹→竹马之友→友风子雨→雨消云散→散马休牛→牛衣夜哭→哭哭啼啼→啼笑皆非→非愚则诬→诬良为盗→盗钟掩耳→耳鬓撕磨→磨铅策蹇→蹇人上天→天南地北→北辕适楚→楚才晋用→用行舍藏→藏诸名山→山止川行→行险徼幸
4、天下第一→一代风流→流口常谈→谈天论地→地动山摇→摇笔即来→来情去意→意义深长→长嘘短叹→叹老嗟卑→卑辞厚礼→礼让为国→国家栋梁→梁上君子→子子孙孙→孙庞斗智→智尽能索→索隐行怪→怪声怪气→气愤填膺→膺箓受图→图作不轨→轨物范世→世态人情→情投意合
5、天下第一→一呼百应→应天从人→人寿年丰→丰功茂德→德隆望尊→尊主泽民→民穷财尽→尽人皆知→知尽能索→索隐行怪→怪声怪气→气吞湖海→海约山盟→盟山誓海→海枯见底→底死谩生→生死骨肉→肉薄骨并→并赃拿贼→贼头贼脑→脑满肠肥→肥冬瘦年→年事已高→高遏行云
成语示例
(1)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毛泽东《实践论》
(2)…经西安吃了他烧的葫芦鸡,满心欢喜脱口赞叹:『天下第一勺。』于是就发了财,于是就在白鹿村置买田地,于是…——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3)…点了四样菜要了一壶酒,正吃着就忍不住惊叫:『天下第一勺。』随即唤来菜馆掌柜要来笔墨,把『天下第一勺』…——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4)…祝寿过生日或为孩子做满月宴请宾客,都以请去『天下第一勺』为荣耀。官府衙门清兵标营遇有重大庆典活动犒劳…——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5)…之后,我跟手就来看博翁。博翁替朋友做事,那是天下第一个热心肠的人,他便当天出去替你去回徐大人,徐大人…——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6)…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营弦楼』。——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7)…藏禅林。头一进是极高的大殿,殿上金字匾额:『天下第一祖庭』。一直走过两间房子,又曲曲折折的阶级栏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8)…自小听见说的:天长杜府老太太生这位太老爷,是天下第一个才子,转眼就是一个状元。』说罢,袖子里拿出一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9)…?这事要相遇子心腹之间,相感于形骸之外,方是天下第一等人,』又拍膝嗟叹道:『天下终无此一人,老天就肯…——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10)…人文的地方。此时有一位云晴川先生,古文诗词,天下第一,虞博士到了十七八岁,就随着他学诗文。祁太公道:…——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11)…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行者道:『贤弟,可过得日子么?』八戒笑道…——明·吴承恩《西游记》
(12)…那鳌拜是满洲第一勇士,他妈的,还有人说他是天下第一勇士。我可不服气,要上北京去跟他比划比划。』…——当代·金庸《鹿鼎记》
(13)…你老人家最好将这两套功夫教得我学全了。你这样天下第一的武功,总算有个人传了下来,给你老人家扬名,那才…——当代·金庸《鹿鼎记》
(14)…用力掀一掀,且看怎样?』…——当代·金庸《鹿鼎记》
(15)…人听说连皇上都吃小号供奉的肉,小号的猪肉自然天下第一,再没别家比得上了。因此上钱兴隆供奉宫里肉食也只…——当代·金庸《鹿鼎记》
(16)…又算不得什么了。你的相貌本来不错,但不能说是天下第一流的,等搽了我这药膏之后,多半会变成一位天下无双…——当代·金庸《鹿鼎记》
(17)…买了这两串珍珠,研成了末给你一搽上,你若不是天下第一的小美人儿,我不姓……不姓桂!你饿不饿?怎么不吃…——当代·金庸《鹿鼎记》
(18)…』…——当代·金庸《鹿鼎记》
(19)…们教的。康熙道:『好,算我栽了。建宁公主武功天下第一,拳打南山猛虎,足踢北海蛟龙。』建宁公主笑道:『…——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老子天下第一”几个大字。
(2)恒记叔叔给巧珊和喻岚讲了“老子天下第一”的历史故事。
(3)泰来县第四中学的訾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老子天下第一”。
(4)小铛写不出成语“老子天下第一”的拼音。
(5)小牛不会写成语“老子天下第一”的最后一个字。
(6)北海银滩1992年被列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中国的35个“王牌景点”之一,享有“天下第一滩”的美誉。
(7)北海银滩位于广西北海市南部海滨,享有“天下第一滩”的美誉。
(8)北京大学口腔种植牙博士,师从号称“天下第一种”种植牙林野教授。
(9)北京烤鸭有“天下第一美味”之称,也是北京风味的代表作。
(10)此次总决赛将最终产生《征途》“天下第一”,拥有《征途》为“天下第一”特设的独特奖励。
(11)而海燕也通过了天下第一难考的司法考试,硕果累累。
(12)而以北京“填鸭”制成的烤鸭更有“天下第一美味”之称。
(13)汉正街自古就有天下第一街之美誉。
(14)毫无疑问我们的幽默感天下第一。
(15)黄山,是中国的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享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16)计划生育不仅是“天下第一难事”,而且是“天下第一要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7)老北京仿佛得到了重生,天下第一城即再现了历史又跨越了历史。
(18)练习本的封面上写着“天下第一”几个大字。
(19)两人约定:我们中一定要有一人成为天下第一剑客!
(20)论脸皮厚,你可算是天下第一。
(21)没有一个人能自夸老子天下第一。
(22)你的嘴巴温柔甜蜜,你的浪荡天下第一。
(23)乾隆帝品尝后觉得鲜美异常,即赞道:“此菜堪谓天下第一菜”。
(24)顺便提一句,张家界还可以继续称这个景点为“天下第一桥”,因为专家们还在争论什么是“拱”,什么是“桥”。
(25)泗县育才学校的让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天下第一”。
(26)他的技术包括,超高速的八度,雷鸣般的力量,天下第一的手指灵敏度。
(27)泰山不愧为“天下第一名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泰山魂”是中华民族之魂。
(28)天下第一比武大会的半决赛在年轻傲慢的天津饭和上届冠军佳基琼的超强对决中拉开了帷幕。
(29)为此千岛湖还赢得了“天下第一秀水”的美誉。
(30)烨誉大哥哥给琳姝和齐茜介绍了“天下第一”的历史典故
(31)一九七九年改革开放以后,汉正街更是成为全国著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被誉为“天下第一街”。
(32)在服务治理中,他们实际有机会在一个开放的论坛中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讨论,抛开“老子天下第一”的念头。
(33)在三亚的东南方,有一个亚龙湾,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湾”。
(34)这艘宝船是闻名天下第一支中国远洋船队,由一名叫郑和的太监作为船长进行指挥。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太守法雄的儿子法真发现胡广很有学问,人品也不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就推荐他去京师应试。汉安帝看过胡广的文章,居然高声称赞他的文章是天下第一。胡广被封为尚书郎,后当尚书仆射,逐渐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臣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第一第一:[dì-yī] (1)排在最前的。排名第一。(2)首要的,最重要的。质量第一。
天下天下:(1)指中国或世界。(2)指国家的统治权:打天下;新中国是人民的天下。
下第下第:(1)<书>下等;劣等。(2)科举时代指殿试乡试没考中。
天天:tiān 1、<名>天空。《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秋声赋》:『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2、<名>天气;气候。《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名>自然;本性。《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4、<名>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子鱼论战》:『隘而不列,天赞我也。』《垓下之战》:『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5、<名>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天道] (1)自然规律。(2)天气。[天府] 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地方。[天光] 日光。天空的景象。[天理] (1)自然规律。(2)天然的组织结构。(3)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4)上天主持的公道。[天伦] 天然伦次,指兄弟。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天年] 自然寿命。[天书] (1)帝王的诏敕。(2)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3)比喻难认、难懂的书和文字。[天作之合] 天生的配偶。原指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特殊。
下下:xià 1、<名>下面;位置较低的处所。《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形>低。《采草药》:『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3、<形>下等;次序在后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之耳者,受下赏。』4、<名>地位低下的人;职务低的人;下级。《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5、<动>从高处到低处。《游黄山记》:『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又] <动使动>使……下去。《李愬雪夜入蔡州》:『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下之。』6、<动>降下;落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7、<动>下坠。《垓下之战》:『项王泣数行下。』8、<动>到……去。多指从上游向下游、从北向南、从大城镇去乡村等。《谭嗣同》:『君乃自湖南溯江,下上海。』9、<动>下达;颁布。《<指南录>后序》:『维扬帅下逐客之令。』10、<动>攻下;攻占。《陈涉世家》:『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11、<动>少于;低于。《师说》:『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矣。』12、<动>谦下;降低身份去交往。《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13、<量>表示动作的次数。《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14、<名>方面;方。柳宗元《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下车] 地方官员风到任。[下处] 临时居住的地方;寓所;客店。
第第:dì 1、<名>次第;次序。《左传·哀公十六年》:『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按照楚国的用人次序,我死后令尹司马的官职不是胜(人名)来继任还有谁呢?)2、<名>官僚和贵族的住宅。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出,驾而宿于朝房,旬而还第。』《左忠毅公逸事》:『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3、<名>科举考试的等级。成绩好为『甲第』、『上第』,考中了叫『及第』,没考中叫『落第』、『下第』。《柳毅传》:『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芋老人传》:『书生用甲第为祖国。』4、<副>但;只管。《陈涉世家》:『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5、<副>只;仅仅。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6、<连>只是;但是。表示转折。《与妻书》:『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7、词头。用在整数的前边,表示次序。《孔雀东南飞》:『云有第三郞,窈窕世无双。』《活板》:『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第家] 世家。[第下] 对公侯大官的敬称等于『门下』、『阁下』。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天天:《丑集下·大字部》兲《唐韵》《正韵》他前切《集韵》《韵会》他年切,□腆平声。《说文》颠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镇也,居高理下,为物镇也。《易·说卦》乾为天。《礼·礼运》天秉阳,垂日星。荀子曰:天无实形,地之上至虚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别无天。《程子遗书》天之苍苍,岂是天之形。视下亦复如是。《张子正蒙》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朱子·语类》离骚有九天之说,诸家妄解云有九天。据某观之,只是九重。盖天运行有许多重数,里面重数较软,在外则渐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里转得愈紧矣。○按天形如卵白。细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处确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后九重便成硬殻。可见朱子体象造化之妙。今西洋历说,天一层缓似一层,此七政退旋,所以有迟速也。又星名。《尔雅·释天》天,根氐也。《周语》天根见而水涸。又古帝号。葛天氏,见《疏仡纪》。又神名。《山海经》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陶潜诗》□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兽名,非。又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后四野,无晴日,曰漏天。《杜甫诗》地近漏天终岁雨。又山名。《九州要记》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黄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注〉天山,即祁连山。又天,乐名。钧天广乐,见《史记·赵世家》。又署名。《唐六典》内阁惟秘书阁,宏壮曰木天。今翰林院称木天署。又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又髡□。《易·暌□》其人天且劓。又姓。汉长社令天高。见《姓苑》。○按先韵,古与真文通,故天字皆从铁因反。考之经史皆然,惟《易》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与庚青通耳。《正字通》谓,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论颇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下下:《子集上·一字部》(古文)丅《广韵》胡雅切《集韵》《韵会》《正韵》亥雅切,□遐上声。在下之下,对上之称。《易·乾·文言》本乎地者亲下。又《说文》底也。《玉篇》后也。又贱也。又《仪礼·士相见礼》始见于君,执挚至下。《郑注》下谓君所。《贾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视袷已下,故言下也。又《集韵》《韵会》□亥驾切,遐去声。《正韵》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贵下贱。《诗序》君能下下。又《尔雅·释诂》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又去也。《周礼·夏官·司士》岁登,下其损益之数。又《韵补》叶后五切,音户。《诗·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与女叶。《吴棫曰》毛诗下字一十有七,陆德明皆此读。《□第·古音考》与吴同。又叶胡佐切,音贺。《曹丕·寡妇赋》风至兮清厉,阴云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考证:(《尔雅·释训》下,落也。)谨照原书释训改释诂。
第第:《未集上·竹字部》《广韵》特计切《集韵》《韵会》《正韵》大计切,□音弟。次第也。《左传·哀十六年》子西曰: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注〉用士之次第。又但也。《史记·陈丞相世家》陛下第出伪游云梦。〈注〉第,且也,但也。又第宅。《前汉·高帝纪》为列侯者赐大第。〈注〉孟康曰:有甲乙次第,故曰第也。《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位为通侯,居列东第。又复姓。《后汉·第五伦传》齐诸田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为氏,有第五、第八等氏。又同弟。《说文》第本作弟,韦束之次第也。今为兄弟字。又《集韵》一曰顺也。又《韵会》旧注作苐,非。苐,草也。考证:(《史记·陈丞相世家》陛下第游云梦。)谨照原文第下增出伪二字。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