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何容易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án hé róng yì成语简拼:THRY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譚何容易
成语解释
谭:同『谈』;何容:岂可,怎能容许;易:轻易。指事情做起来并不像说的那样简单。
成语用法
作谓语;形容问题复杂
近义词
谈何容易
成语接龙
谭何容易→易如拾芥→芥子须弥→弥患无形→形孤影孑→孑然无依→依阿无心→心浮气盛→盛德若愚→愚夫蠢妇
成语造句
(1)成语「谭何容易」是一个紧缩式成语。
(2)打开练习本,第二页上写着“谭何容易”几个大字。
(3)香姐姐给月馨和蓝麦讲了“谭何容易”的历史故事。
(4)小畅写不出成语“谭何容易”,因此语文考试只有98分。
(5)小超不会写成语“谭何容易”的最后一个字。
(6)薛津中学的香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谭何容易”。
成语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五福》:『盖做一富人,谭何容易,必至殚心极虑者数十年。』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容易容易:(1)做起来不费事的:写简化字比繁体字容易得多;这篇文章写得很通俗,容易看。(2)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大:容易生病;容易退色;这种麦子不容易倒状。
谭谭:1、[古] 譚[tán] (1)宏大,广大。富恭有本能图,修业居久而谭。――《大戴礼记》。王聘珍解诂:『《广韵》:「谭,大也。」业安于久而自大也。』。2、[古] 譚[tán] (1)同『谈』。言论。此老生之常谭。――陈寿《三国志》。(2)古代国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龙山镇附近。公元前684年为齐所灭。(3)姓。
何何:hé 1、<代>(1)什么。《触龙说赵太后》:『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2)哪里。《齐桓晋文之事》:『何由知吾可也。』《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3)为什么。《过秦论》:『为天下笑者,何也?』(4)怎么。《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何能及君也?』(5)哪;哪个。《诗经·隰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商君书·更法》:『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2、<副>多么。《汉书·东方朔传》:『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hē<动>通『呵』,呵问。《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hè<动>通『荷』,扛,背。《诗经·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何祋。』
容容:róng 1、<名>容量;容积。《论衡·骨相》:『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2、<动>容纳。《屈原列传》:『方正之不容也。』3、<动>宽容。《庄子·庚桑楚》:『不能容人者无亲。』4、<动>容许;许可。《报刘一丈书》:『亡奈何矣,姑容我入。』5、<动>收容。《五人墓碑记》:『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6、<名>面容;面貌。《屈原列传》:『颜色憔悴,形容枯槁。』7、<名>脸色;神色。《琵琶行》:『整顿衣裳起敛容。』8、<动>修饰面容;打扮。《史记·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容膝] 立足之地。[容臭] 古人随身佩带的装有香料的小口袋;香囊。臭,指香料。[容与] (1)放任;放纵。(2)从容逍遥的样子。(3)迟缓不前的样子。(4)小船。[容止] (1)人的仪容举止。(2)收留。
易易:yì 1、<动>交换。《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论积贮疏》:『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2、<动>改变;变换。《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3、<形>容易,与『难』相对。《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4、<动>轻视。《童区寄传》:『贼易之,对饮酒,醉。』5、<形>平坦。《李愬雪夜入蔡州》:『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
谭谭:《酉集上·言字部》《广韵》《正韵》徒含切《集韵》《韵会》徒南切,□音覃。《玉篇》大也,诞也,着也。《大戴礼·子张问入官》修业居久而谭。〈注〉谓安纵也。《成公绥·啸赋》参谭云属。〈注〉谭,犹着也。参谭,不绝。又国名。《春秋·庄十年》谭子奔莒。《杜注》谭国在济南平陵县西南。又姓。谭子之后。《后汉·逸民传》太原谭贤。又《正韵》与谈同。《魏志·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庄子·则阳篇》夫子何不谭我于王。又通作覃。《诗·大雅》实覃实訏。《郑笺》覃或作谭。又《广韵》《集韵》□徒感切,覃上声。亦大也。又叶徒黄切,音唐。《急就章》曹富贵,尹李桑。萧彭祖,屈宗谭。《说文》本作〈言□〉。
何何:《子集中·人字部》《唐韵》胡歌切《集韵》《韵会》《正韵》寒歌切,□贺平声。曷也,奚也,孰也,诘词也。《书·臯陶谟》禹曰何。《诗·小雅》夜如何其。又谁何。犹言莫敢如何也。《贾谊·过秦论》□利兵而谁何。又未多时曰无何,亦曰无几何。《史记·曹参传》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又《前汉·袁盎传》南方□湿,君能日饮,无何,可免祸也。〈注〉无何,言更无余事也。又《南史·西域传》西域呼帽为突何。又《古今乐录》羊无夷伊那何,皆曲调之遗声。又国名。《隋书》西域有何国。又姓。又娙何,汉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韵》《正韵》□下可切,贺上声。同荷。儋也,负也。《易·噬嗑》何校灭耳。《诗·曹风》何戈与祋。《小雅》何蓑何笠。《商颂》百禄是何。又通诃。《前汉·贾谊传》大谴大何。〈注〉谴,责也。何,诘问也。
容容:《寅集上·宀字部》《广韵》《集韵》《韵会》□余封切,音融。《说文》盛也。从宀从谷。《徐铉曰》屋与谷,皆所以盛受也。《增韵》受也,包函也。《易·师卦》君子以容民畜衆[音zhòng]。《书·君□》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注〉谓包之也。又《唐书·狄仁杰传》娄公盛德,为所包容久矣。又仪容也。《礼·冠义》礼义之始,在於正容体。《射义》试之於射宫,其容比於礼,其节比於乐。又《玉藻》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又从容,安也。《书·君□》从容以和。《中庸》从容中道,圣人也。又《尔雅·释器》容谓之防。《郭璞注》形如今牀头小曲屛风,唱射者所以自防隐也,所以容身防矢也。又礼官曰容。《礼·乐记》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注〉容谓礼乐之官。使之检视殷家礼乐之官,而复其位。《前汉·儒林传》徐生善为容。是善礼乐者谓之容也。又飞扬貌。《楚辞·九章》纷容容之无经兮。又《礼·内则》佩容臭。〈注〉香物也。助为形容之饰,犹后世香囊也。又纱之轻者曰轻容。《唐苑类》轻容,无花薄纱也。又州名。古象郡地,唐置容州。又姓。八凯仲容之后。《礼记》有徐大夫容居。又慕容,复姓。又《集韵》尹竦切。与怂慂之慂同,劝也。又《正字通》余垄切,音涌。《前汉·郊祀歌》神之行,旌容容。又与颂通。《说文》貌也。从页,公声。《徐曰》此仪容字。歌颂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颂。后人因以为歌颂字。《前汉·惠帝纪》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系。《颜师古注》古颂与容同。《□法志注》颂谓宽容之,不桎梏也。又叶与章切,音阳。《韩愈·独孤申叔哀辞》如闻其声,如见其容。鸣呼远矣,何日而忘。又《参同契》天道甚浩广,太□无形容。虚寂不可覩,匡郭以消忘。考证:(《礼·冠义》礼文之始,在於正容体。)谨照原文礼文改礼义。(《射义》试之於泽宫。)谨照原文泽宫改射宫。(《礼记》有周大夫容居。)谨照檀弓周改徐。
易易:《辰集上·日字部》《唐韵》羊益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音亦。《说文》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易·系辞》《易》者,象也。〈疏〉《易》卦者,为万物之形象。〈又〉生生之谓易。〈注〉阴阳转易,以成化生。〈疏〉阴阳变转。《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注〉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者也。《孔颖达·周易正义》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朱子·周易本义》《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又《易·乾卦》不易乎世。〈注〉不为世所移易也。又《易·系辞》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公羊传·宣十二年》交易为言。〈注〉交易,犹往来也。又《书·尧典》平在朔易。〈传〉谓岁改易。又《礼·祭义》易抱龟南面。〈疏〉占易之官也。又《史记·项羽纪》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注〉正义曰:开张易旧处。又姓。《姓氏急就篇》易氏,易牙之后。又水名。《水经》易水出涿郡故安县阎乡西山。又州名。《广韵》赵分晋得中山,秦为上谷郡,汉置涿郡,隋为易州,因水名之。又《广韵》《集韵》《韵会》以豉切《正韵》以智切,□音异。《易·系辞》乾以易知。〈疏〉《易》谓《易略》。又《易·系辞》辞有险易。〈注〉之泰则其辞易,之否则其辞险。〈疏〉易,说易也。又《礼·檀弓》易墓非古也。〈注〉易谓芟治草木。《孟子》易其田畴。〈注〉易,治也。又《礼·祭义》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又《公羊传·文十二年》俾君子易怠。〈注〉易怠,犹轻惰也。又《公羊传·宣六年》是子之易也。〈注〉易,犹省也。又《论语》丧,与其易也,宁戚。《何晏注》和易也。《朱传》易,治也。又《尔雅·释诂》平、均、夷、弟,易也。〈注〉皆谓易直。〈疏〉易者,不难也。又《庄子·刻意篇》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又《史记·礼书》能虑勿易。〈注〉易,谓轻易也。又《韵补》叶余支切。《诗·小雅》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