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ì fēn wǔ luò
成语注音:ㄙㄧˋ ㄈㄣ ㄨˇ ㄌㄨㄛˋ
成语简拼:SFWL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四分五落
成语解释
形容分散零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同]四分五裂、四纷五落
成语接龙
1、四分五落→落花无言→言传身教→教无常师→师道尊严→严霜烈日→日月如梭→梭天摸地→地主之谊→谊不敢辞→辞不达义→义不容辞→辞严意正→正气凛然→然糠照薪→薪桂米珠→珠零锦粲→粲然可观→观山翫水→水底捞针→针头线尾→尾大不掉→掉臂不顾→顾景惭形→形只影单
2、四分五落→落花无言→言来语去→去天尺五→五侯七贵→贵远鄙近→近在咫尺→尺二秀才→才高行厚→厚味腊毒→毒手尊前→前车可鉴→鉴貌辨色→色厉胆薄→薄物细故→故旧不弃→弃易求难→难以为继→继往开来→来之不易→易俗移风→风谲云诡→诡雅异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
3、四分五落→落花无言→言气卑弱→弱肉强食→食而不化→化为乌有→有文无行→行有余力→力不从心→心乱如麻→麻痺不仁→仁言利溥→溥天率土→土生土长→长风破浪→浪迹天下→下不为例→例直禁简→简贤附势→势穷力竭→竭智尽忠→忠孝节义→义断恩绝→绝处逢生→生生世世
4、四分五落→落井下石→石城汤池→池鱼之殃→殃及池鱼→鱼目混珠→珠联玉映→映月读书→书空咄咄→咄咄逼人→人烟稠密→密约偷期→期期艾艾→艾发衰容→容膝之地→地老天荒→荒诞不经→经邦纬国→国将不国→国而忘家→家传户颂→颂古非今→今是昨非→非意相干→干云蔽日
5、四分五落→落英缤纷→纷纷不一→一坐一起→起早贪黑→黑灯下火→火尽薪传→传风搧火→火耕流种→种学绩文→文如其人→人贫智短→短刀直入→入不敷出→出世离群→群龙无首→首尾相应→应付自如→如蹈汤火→火热水深→深文周内→内柔外刚→刚柔相济→济苦怜贫→贫贱糟糠
成语示例
(1)霎时间大火竟起,烈焰飞天,四分五落,都穿在大船内。前后官船,一齐烧着。▼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九回
(2)《董西厢·卷二》:『蓦闻人道,森森地諕得魂离壳。全家眷爱,多应是四分五落。』
(3)…宰止遏不住,惹恼性子,夺过一根棒来,打得众人四分五落,不敢近前,都闪在里边门旁,指著骂道:『你这孽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4)…飞沙走石,播土扬泥,你我不能相顾。看的人惊得四分五落,魄散魂飘。——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四分五落”几个大字。
(2)歌歌不会写成语“四分五落”的最后一个字。
(3)贯塘中学的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四分五落”。
(4)画画写不出成语“四分五落”的拼音。
(5)庆奶奶给外甥女和外甥讲述了“四分五落”的历史故事。
(6)霎时间大火竟起,烈焰飞天,四分五落,都穿在大船内。
(7)张开枪马到处,杀得五六十马军四分五落,再厅得韩存保。
(8)在前往九龙的时候,昝爷爷给小孙囡和孙子讲了『四分五落』的典故。
(9)这李逵轮两把板斧,鲍旭仗一口宝剑,项充、李衮各舞蛮牌遮护,却似一团火块,从地皮上滚将来,杀得官军四分五落而走。
成语出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蓦闻人道,森森地唬得魂离壳。全家眷爱,多应是四分五落。』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四四:[sì] (1)[乐] 工尺谱中音名之一。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2)古代一车四马称『驷』。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分分:fēn 1、<动>剖开;分开。《谋攻》:『倍则分之。』《滕王阁序》:『星分翼轸,地接衡庐。』2、<名>半;一半。《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天日。』3、<动>分配;分享。《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4、<动>区分;辨别。《荷蓧老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5、<名>春分;秋分。《左传》:『日过分而未至。』6、<量>成;事物的在十分之一。《祭妹文》:『减一分则喜。』7、<量>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fèn 1、<名>职分;名分;本分。《屈原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欺于郑袖。』《﹤指南录﹥后序》:『予分当引决。』2、<名>情分;情谊。曹植《赠白马王彪》:『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3、<名>缘分;福分。刘禹锡《寄乐天》:『幸免于斯分非分。』4、<名>才分;天分。《颜氏家和训·杂艺》:『良由无分故也。』5、<动>料想。《苏武》:『自分已死久矣。』
五五:1、wǔ数目,四加一后所得。2、wǔ我国民族音乐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落落:luò 1、<动>树叶、花朵脱落。《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动>落下;下落;掉落;降落。《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3、<动>陷入;落入。《梅花岭记》:『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4、<表>衰败;衰落;残败。《秋声赋》:『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5、<名>居住的地方;村庄;村落。《赤壁之战》:『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兵车行》:『千村万落生荆杞。』6、<量>相当于『座』、『所』。《阿房宫赋》:『蜂房水涡,矗不知春几千万落。』7、<名>篱笆。王褒《僮约》:『缚落锄园。』[落草] (1)被迫逃往山林沼泽进行抗暴斗争。(2)婴儿出生。
四四:《丑集上·囗字部》《唐韵》《集韵》□息利切,音泗。《说文》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阴数次三也。《正韵》倍二为四。《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庆元间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变四作肆,防诈伪□易,非四之本义也。又《集韵》息七切,音悉。关中谓四数为悉。○按《正字通》云平声音司,引《乐谱》四五读司乌,不知此特口变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误。
分分:《子集下·刀字部》《唐韵》府文切《集韵》《韵会》方文切,□音餴。《说文》别也。从八刀,刀以分别物也。《易·系辞》物以羣分。又《增韵》裂也,判也。又《广韵》赋也,施也。《增韵》与也。又《玉篇》隔也。又《前汉·律正志》一黍之广为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着,可分别也。又半也。《公羊传·庄二年》师丧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又徧也。《左传·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又与纷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终始也。《淮南子·缪称训》祸之生也分分。〈注〉犹纷纷。又《周礼·天官》以待国之匪颁。〈注〉匪读为分。又《唐韵》扶问切《集韵》《韵会》符问切,□汾去声。名分也。《礼·礼运》礼达而分定。又均也,分剂也。《礼·曲礼》分毋求多。又分位也。《汉诸葛亮出师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又《集韵》方问切,纷去声。均也。《左传·僖元年》救患分灾。又《正韵》府吻切,音粉。《尔雅·释器》律谓之分。〈注〉分音粉,律管可以分气。又《韵补》叶肤容切,音丰。《曹植·七启》太极之初,浑沌未分。万物纷错,与道俱隆。又叶肤眠切,音近徧。《班固·西都赋》九市开场,货别队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灾字原刻从□。
五五:《子集上·二字部》《唐韵》《韵会》疑古切《集韵》《正韵》阮古切,□音午。《增韵》中数也。《易·系辞》天数五,地数五。《书·武成》列爵惟五。《诗·鄘风》良马五之。又格五。《后汉·梁冀传》能挽满,弹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注〉行棊相塞谓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音chéng]五是也。至五即格不得行。又《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又十五夜曰三五。《谢灵运诗》期在三五夕。《崔曙诗》秒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又姓。汉五京。又第五,五鹿,皆复姓。崔曙《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
落落:《申集上·草字部》《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正各切,□音洛。《礼·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又《尔雅·释诂》落,始也。又《左传·昭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注〉宫室始成,祭之为落。又叔孙为孟钟,飨大夫以落之。〈注〉以豭猪血衅钟曰落。又《博雅》居也。《纲目集览》人所聚居,故谓之村落、屯落、聚落。又《后汉·窦宪传》蹑冒顿之区落。又蕃篱曰虎落。《前汉·鼂错传》为中周虎落。〈注〉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又废也。《庄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无落吾事,耕而不顾。又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经》落落如石。又牢落。《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又陆落。《论衡》见文吏便而儒生陆落,则诋訾儒生,以为浅短,称誉文吏,谓之深长。又拓落。《扬雄·解嘲》何为官之拓落也。又《韵会》错落,间厠貌。又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巳曰大荒落。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军西为垒,旁有一大星为北落。又山名。《水经注》伊水东北过郭落山。又草名。《本草》土落,生岭南山谷。又角落,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独茎。又木名。《尔雅·释木》檴,落。〈疏〉檴,一名落,可作杯圈,皮韧,绕物不解。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落下闳。又与络通。《庄子·秋水篇》落马首,穿牛鼻。《前汉·李广传》上召禹刺虎,禹从落中斫绝累,上壮之。《师古注》谓当时繦络之而下也。又《唐韵古音》读路。《晋庾阐·吊贾谊文》张高弦悲声激柱落。叶下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