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死有余辜

www.16system.cn 2024-01-22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ǐ yǒu yú gū
成语注音:ㄙㄧˇ ㄧㄡˇ ㄧㄩˊ ㄍㄨ成语正音辜,不能读作『xīn』。
成语简拼:SYYG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死有餘辜成语辨形辜,不能写作『估』。成语谜语该死
成语英文:death will not expiate all his crimes成语日文死んでも罪(つみ)を償(つぐな)えない成语法文la mort elle-même ne pourraǐt expier ses forfaits成语德文selbst mit der Todesstrafe seine Schuld nicht sühnen kǒnnen

成语解释

辜:罪。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成语释义

辜,罪。『死有余辜』形容罪恶深重,死都不足以抵罪。语出《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路温舒》。

[成语辨析]

死有余辜和『罪该万死』;都有『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也不抵罪』的意思。但死有余辜偏重于『罪大恶极』;『罪该万死』偏重于为己或为人请求宽恕;所犯的罪行可大可小。

成语用法

一、[义]形容罪恶深重,死都不足以抵罪。贬义。[类]用在『罪恶深重』的表述上。[例](1)这个坏人罪孽深重,恶贯满盈,的确是死有余辜。(2)这种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奸臣,真是死有余辜。(3)像他这种十恶不赦的罪人,即使千刀万剐,依然死有余辜。(4)这批死有余辜的歹徒终於被制裁了,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二、作谓语、定语;指罪大恶极。

近义词

死有余咎、死有余责、死有余罪、恶贯满盈、罪大恶极、罪不容诛、罪恶滔天、罪该万死、罄竹难书、死有余僇、死有余诛

反义词

功德无量、功标青史

关联成语

死有余罪、死有余责、死有余咎

成语接龙

1、死有余辜→辜恩背义→义薄云天→天香国色→色若死灰→灰心短气→气壮理直→直入公堂→堂皇正大→大得人心→心服首肯→肯构肯堂→堂皇富丽→丽句清词→词穷理尽→尽人皆知→知小言大→大中至正→正冠纳履→履霜知冰→冰魂素魄→魄散魂飘→飘零书剑→剑态箫心→心旌摇曳

2、死有余辜→辜恩背义→义不反顾→顾盼生姿→姿意妄为→为虎傅翼→翼翼小心→心直嘴快→快心满意→意出望外→外宽内深→深情厚意→意料之外→外合里差→差三错四→四书五经→经帮纬国→国富民丰→丰草长林→林下高风→风华正茂→茂林修竹→竹篮打水→水米无交→交头互耳

3、死有余辜→辜恩背义→义愤填胸→胸无宿物→物极必返→返本朝元→元方季方→方寸万重→重足屏息→息怒停瞋→瞋目张胆→胆大心粗→粗心大意→意满志得→得失成败→败不旋踵→踵武前贤→贤身贵体→体国经野→野人奏曝→曝书见竹→竹马之友→友风子雨雨散云收→收之桑榆

4、死有余辜→辜恩背义→义愤填胸→胸中无数→数不胜数→数黑论白→白衣卿相→相视莫逆→逆来顺受→受宠若惊→惊神泣鬼→鬼哭粟飞→飞苍走黄→黄道吉日→日不我与→与世沉浮→浮石沉木→木本水源→源头活水→水中捞月→月地云阶→阶前万里→里出外进→进退失图→图财害命

5、死有余辜→辜恩背义→义无旋踵→踵足相接→接三连四→四时八节→节衣素食→食甘寝宁→宁折不弯→弯弓饮羽→羽扇纶巾→巾帼丈夫→夫荣妻显→显祖扬宗→宗师案临→临机制胜→胜任愉快→快心遂意→意往神驰→驰马试剑→剑拔弩张→张良借箸→箸长碗短→短寿促命→命若悬丝

成语示例

(1)《三国志·卷一三·魏书·锺繇华歆王朗传·王朗》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朗愚浅驽怯,畏威自惊。又无良介,不早自归。於破亡之中,然後委命下隶。身轻罪重,死有余辜。』

(2)清·林则徐《林文忠公公牍·公牍六·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3)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惟是我所窃自悼者,实命不犹,流落下贱,使不洁之名,上累至尊,此则死有余辜耳。』

(4)《封神演义·第九九回》:『你这二贼,惑君乱政,陷害忠良,断送成汤社稷,罪盈恶贯,死有余辜!』

(5)《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路温舒》:『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源)

(6)《明史·卷一八一·刘健列传》:『若复顾惜身家,共为阿顺,则罔上误国,死有余辜。』

(7)这批死有余辜的歹徒终於被制裁了,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8)像他这种十恶不赦的罪人,即使千刀万剐,依然死有余辜。

(9)这个坏人罪孽深重,恶贯满盈,的确是死有余辜。

(10)这种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奸臣,真是死有余辜。

(11)…跟来,小宝怎能和他说话?他向我纠缠不清,便是死有余辜。』…——当代·金庸《鹿鼎记》

(12)…性命。你巴不得我命丧小人之手,如此用心,便已死有余辜。哼,你就只会拍我哥哥马屁,平时全没将我瞧在眼里…——当代·金庸《鹿鼎记》

(13)…将家产、财物,连经书一起占了去。哼,这逆贼死有余辜。』韦小宝道:『是。这样一来,老婊子手里有了三部…——当代·金庸《鹿鼎记》

(14)…释才坐柟,律何称焉?才遁不到官,累及家翁,死有余辜,拟抵不枉。卢柟久于狱,亦一时之厄也。相应释放云…——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15)…辞了老董,上车动身。——清·刘鹗《老残游记》

成语造句

(1)霭了大哥哥给印舒和梣煜讲了“死有余辜”的典故。

(2)霸王中学的邓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死有余辜”。

(3)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死有余辜”几个大字。

(4)灏灏写不出成语“死有余辜”,导致语文测试只有97分。

(5)他死有余辜!他出卖了我们。

(6)小卡不会写成语“死有余辜”的最后一个字。

(7)这个杀人犯,谋财害命,真是死有余辜。

(8)日本战犯东条英机等人罪恶昭彰,死有余辜。

(9)这种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奸臣,真是死有余辜。

(10)这个坏人罪孽深重,恶贯满盈,的确是死有余辜。

(11)国家有何事亏你,背恩忘义,一旦而事敌国,死有余辜!

(12)今日众人尽遭屠戮,皆国忠害之也,此贼真死有余辜矣。

(13)李三收回了手掌,他充满鄙夷的着了杨守义一眼,这种人死有余辜,不值得同情。

(14)在他看林文察是挫了浙军的锐气,也伤了他的威名;虽非死有余辜,却是决不可原谅的。

(15)谁说我是李林甫的杀手了?杨家兄弟攀高结贵,作恶多端,人人得而诛之,他死有余辜。

(16)他自己自然说他下手毒死之人,个个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可是在旁人看来,却也未必如此。

(17)倘若胜保这样质问,定然激起皇上震怒,天下共责,不待杀头灭族,便早已身败名裂,死有余辜了。

(18)头儿,我奉劝你一句,安德恒不是什么好东西,死有余辜,就算他被人干掉,也是罪有应得,你就别跟着添乱了。

(19)只因你前生是条好汉,专一充大头鬼唬吓人,故此今日要你后面那一干人,都是衬帮你的,助人唬吓,死有余辜。

成语出处

《汉书·路温舒传》:『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成语典源

《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路温舒》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 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敺[音qū],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後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於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何则?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媮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於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注](1)奏:古代臣下向皇帝上书或进言。(2)咎繇:音ㄍㄠ ㄧㄠˊ,相传为舜之臣,掌刑狱之事,善听狱讼。亦作『皋陶』、『咎陶』。(3)辜:罪、过错。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路温舒对法律十分精通,对当时的律令不满。汉宣帝即位后,他上书《尚德缓刑书》,援引历史上的一系列冤狱,加上当时狱卒屈打成招的现象十分普遍,就是清官断案也会认为是死有余辜的。汉宣帝觉得很有道理就施行仁政

成语典故

汉代路温舒,字长君,钜鹿东里人,为人勤学不倦。汉宣帝刚即位不久,任职狱官的路温舒就上书建议宣帝开仁德之心,减缓犯人的刑期。他认为天下至今不能太平,是因为狱官执法过於严苛,而秦朝之所以会灭亡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和古代狱官相比,现今狱官太过草率不人道,因为他们一方面害怕执法有过失受到处分,一方面为了顺利结案,於是对捉到的疑犯行刑逼供,受不了刑求的疑犯只得勉强认罪。以这种不当手法取得的供词,即使最後是由咎繇来断案,也会认为人犯实在罪恶深重,连死都不足以抵罪。因此,他期望宣帝能够听取各方谏言,废除严苛的刑罚,让天下回归太平。『死有余辜』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於形容罪恶深重,死都不足以抵罪。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