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ì bǎi sì bìng
成语注音:ㄙㄧˋ ㄅㄞˇ ㄙㄧˋ ㄅㄧㄥˋ
成语简拼:SBSB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四百四病
成语解释
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接龙
1、四百四病→病病歪歪→歪不横楞→楞眉横眼→眼底无人→人仰马翻→翻衾倒枕→枕戈剚刃→刃迎缕解→解衣包火→火烛银花→花攒绮簇→簇锦团花→花花太岁→岁月如流→流水朝宗→宗师案临→临危不苟→苟且偷安→安枕而卧→卧榻之侧→侧目而视→视为畏途→途遥日暮→暮夜无知
2、四百四病→病国殃民→民胞物与→与世隔绝→绝仁弃义→义愤填胸→胸中鳞甲→甲第连云→云翻雨覆→覆车之戒→戒骄戒躁→躁人之死→死而无怨→怨天忧人→人头攒动→动心骇目→目治手营→营私舞弊→弊帚千金→金汤之固→固执己见→见始知终→终天之恨→恨相知晚→晚食当肉
3、四百四病→病狂丧心→心焦如焚→焚薮而田→田夫野老→老当益壮→壮发冲冠→冠绝一时→时隐时见→见诮大方→方骖[音cān]并路→路见不平→平心易气→气喘如牛→牛溲马勃→勃然变色→色如死灰→灰躯糜骨→骨瘦形销→销魂荡魄→魄散魂消→消愁解闷→闷海愁山→山阴夜雪→雪天萤席
4、四百四病→病狂丧心→心中无数→数典忘祖→祖宗成法→法不徇情→情见于色→色色俱全→全神关注→注玄尚白→白首齐眉→眉清目秀→秀出班行→行号巷哭→哭哭啼啼→啼天哭地→地上天官→官偪民反→反间之计→计穷力尽→尽心竭力→力均势敌→敌惠敌怨→怨气满腹→腹心之患
5、四百四病→病病歪歪→歪八竖八→八百孤寒→寒蝉凄切→切齿拊心→心粗胆大→大辩若讷→讷口少言→言传身教
6、四百四病→病从口入→入不支出→出敌意外→外交辞令→令出惟行→行成于思→思古之情→情孚意合→合两为一
成语示例
(1)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莲轿蓬女或佛记》:『四百四病人可守,惟有相思难受。』
(2)…见药就要。』医官道:『经云药有八百八味,人有四百四病。病不在一人之身,药岂有全用之理!如何见药就要?…——明·吴承恩《西游记》
(3)…相思,气丝丝地。怎见得?曾有一《夜游宫》词:四百四病人皆有,只有相思难受。不疼不痛在心头,魆魆地教人…——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成语造句
(1)兵兵写不出成语“四百四病”的拼音。
(2)成语四百四病的结构和「好言好语」一样,都是ABAC形式。
(3)打开本子,上面写着“四百四病”几个大字。
(4)小儿不会写成语“四百四病”的最后一个字。
(5)语蝶叔叔给添乐和美偲讲解了“四百四病”的历史故事。
(6)云县茶房中学的纳兰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四百四病”。
(7)五脏六腑之中,八万四千皮毛之内,去除邪气去除鬼气,去除四百四病,使。
成语出处
《三国志平话》上卷:『学究用手揭起匣盖,只有文书一卷,取出看罢,即是医治四百四病之书。』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四四:[sì] (1)[乐] 工尺谱中音名之一。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2)古代一车四马称『驷』。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百百:bǎi 1、<数>十个十。2、<数>概数。《谋攻》:『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百司] 朝中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
病病:bìng 1、<动>病加重。《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请祷。』2、<名>泛指疾病。《察今》:『病万变,药亦万变。』3、<名>重病。《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肌肤。』4、<动>生病。《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又] <形>疲劳;困苦不堪。《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5、<名>弊病;毛病;缺点。《原毁》:『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训俭示康》:『人亦嗤吾固陋,吾之病也。』6、<动>羞辱;伤害。《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7、<动>担忧;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四四:《丑集上·囗字部》《唐韵》《集韵》□息利切,音泗。《说文》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阴数次三也。《正韵》倍二为四。《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庆元间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变四作肆,防诈伪□易,非四之本义也。又《集韵》息七切,音悉。关中谓四数为悉。○按《正字通》云平声音司,引《乐谱》四五读司乌,不知此特口变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误。
百百:《午集中·白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博陌切,音伯。《说文》十十也。从一白。数十十为一百。百,白也。十百为一贯。贯,章也。《徐曰》章,以诗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数。会意字。《前汉·律正志》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又众多也。《易·系辞》百官以治。《书·尧典》平章百姓。《后汉·明帝纪》百蛮贡职。又百里,刃名。百錬,刀名。见《古今注》。又百鹩。鸟名。见《大戴礼》。又百足,虫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马蚿。又百合,草名。《谭子化书》山蚯化为百合。又地名。隋百泉县,唐百文县。又国名。《北史·百济传》百济国,马韩之属,在辽东之东。又姓。百丰,列子弟子。又复姓。《风俗通》秦百里奚之后,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又《韵会》《正韵》□莫白切,音陌。励也。《左传·僖二十八年》距跃三百,曲踊三百。〈注〉言每跳皆勉力为之。又唐谓行杖人曰五百。《后汉·曹节传注》五百字,本为伍佰。伍,当也。佰,道也。使之导引,当道陌中,以驱除也。《续志》五百赤帻绦褠,即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又叶伯各切,音博。《前汉·季布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易林》营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正年八百。又叶毕吉切,音必。《欧阳修·潭园诗》一华聊一醉,尽醉犹须百。而我病不□,对花空叹息。
病病:《午集中·疒字部》《唐韵》《集韵》《正韵》□皮命切,音寎。《说文》疾加也。《玉篇》疾甚也。《释名》病,□也。□与正气在肤体中也。又《广韵》忧也。《礼·乐记》病不得其众也。〈注〉病,犹忧也。以不得众心为忧。又苦也。《书·吕□》人极于病。〈传〉欲使恶人极于病苦,莫敢犯者。《左传·襄二十四年》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又恨也。《左传·文十八年》阎职曰:与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注〉言不以父刖为病恨。又困也。《礼·表记》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注〉病谓罪咎之。〈疏〉谓不以已之所能使他人必能。若他人不能,则为困病。又辱也。《礼·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注〉诟病,犹耻辱也。又短也。《晋语》公曰:舅所病也。〈注〉病,短也。又病,坊间曹也。《类要》唐以秘书监望虽清雅,实非要剧,以监为宰相病坊,丞及着作郎为尚书郎病坊,秘书郎及着作佐郎为监察御史病坊。又《韵补》叶被旺切,音傍。《黄庭经》宅中有士,常衣绦,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立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