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连藕断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ī lián ǒu duàn成语简拼:SLOD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絲連藕斷
近义词
[同]藕断丝连
成语接龙
丝连藕断→断章取义→义正辞严→严惩不货→货赂公行→行五出身→身强力壮→壮志未酬→酬功报德→德洋恩普
成语示例
(1)清·朱稻孙〈无题和柘南〉诗其三:『丝连藕断浑闲事,对此踟躇计转迂。』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丝连藕断”几个大字。
(2)大金中学的莫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丝连藕断”。
(3)莫叔叔给宝宝和他的同学介绍了“丝连藕断”的历史典故
(4)小虫写不出成语“丝连藕断”的拼音。
(5)小婧不会写成语“丝连藕断”的最后一个字。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丝丝:sī 1、<名>蚕丝。《乐羊子妻》:『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2、<名>丝织品。《训俭示康》:『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3、<名>像丝的西。《黄生借书说》:『素蟫灰丝时蒙卷轴。』4、<名>古代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一,即弦乐。《琵琶行》:『终岁不闻丝竹声。』5、<量>旧时的长度和重量的微小单位,为千分之一分。如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
连连:lián 1、<动>连接。《隆中对》:『东连吴会,西通巴蜀。』2、<副>连续;接连;多次。《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3、<动>联合。《<指南录>后序》:『约以连兵大举。』4、<名>牵连。《狱中杂记》:『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连城] (1)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2)比喻物品贵重,价值胜许多座城。[边襟] (1)彼此心连心。(2)姊妹丈夫的互称。[连理枝] (1)两棵树的枝连生在一起。(2)喻相爱的夫妻。(3)喻兄弟。(4)词调名。
藕藕:ǒu莲的地下茎,长形,肥大有节,白色,中间有许多管状的孔,折断后有丝。可以吃。
断断:duàn 1、<动>截断;断开。《荆轲刺秦王》:『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察今》:『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伶官传序》:『至于扩、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动>阻隔;隔断。《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李愬雪夜入蔡州》:『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3、<动>断绝;中止。《滕王阁序》:『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脚如麻未断绝。』《促织》:『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4、<动>拒绝;回绝。《孔雀东南飞》:『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5、<动>判断;决断。《赤壁之战》:『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6、<副>绝对;一定。李商隐《无题》:『断无消息石榴红。』[断肠] 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忧伤到极点。[断鸿] 失群的孤雁。[断魂] 销魂神往。形容情深或哀伤。[断狱] 审理或判决罪案。
丝丝:《未集中·糸字部》《广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音思。《说文》蚕所吐也。《急就篇注》抽引精茧出绪曰丝。《书·禹贡》厥贡漆丝。《诗·召南》素丝五紽。《周礼·天官·大宰》□妇化治丝枲。又《典丝》掌丝入而辨其物。《左传·隐四年》犹治丝而棼之也。又《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注〉丝,琴瑟也。又《礼·缁衣》王言如丝。〈疏〉微细如丝。《五经文字》丝作□,伪。《韵会》俗作〈糹系〉,误。○按《说文》丝自为部,今倂入。
连连:《酉集下·辵字部》《唐韵》力延切《集韵》《韵会》陵延切《正韵》灵年切,□音涟。《说文》员连也。《玉篇》合也,及也。《广韵》续也,还也。《集韵》属也。《正韵》接也。《诗·大雅》执讯连连。《朱传》属续貌。《礼·王制》十国为连,连有帅。《齐语》四里为连,十连为乡。《后汉·韩康传》连徵不至。又姻亲为连。《史记·尉佗传》及苍梧秦王有连。〈注〉有连者,连姻也。又黏鸟曰连。《淮南子·览□训》连鸟于百仞之上。又连尹、连敖,皆楚官名。《左传·襄十五年》屈荡为连尹。《史记·淮阴侯传连敖注》楚司马官也。又连山,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其卦以纯艮为首,山上山下,是名连山。又铅之未链者曰连。《史记·货殖传》长沙出连锡。又祈连,山名。《前汉·霍去病传》出北地,至祈连山。〈注〉即天山也。又《韵会》州名。汉属桂阳郡,隋置连州。又姓。《左传·庄八年》齐有连称。又《集韵》《韵会》《正韵》□力展切,音敛。难也。《易·蹇卦》往蹇来连。〈注〉连,亦难也。又迟久之意。又《集韵》连彦切,音摙。《礼·玉藻》连用汤。〈注〉连,犹释也。以汤洗足垢,乾洁其体也。又《集韵》郞旰切,音烂。连石,山名。《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连石。又叶离珍切,音邻。《陆云·夏府君诔》祈祈缙绅,泣涕留连。故作斯诔,着之不泯。泯音民。考证:(《史记·尉陀传》及苍梧秦王有连。〈注〉有连者,连姻也。)谨照原文尉陀改尉佗。(《前汉·霍光传》去北地,遂入祈连山。)谨照前汉书原文霍光改霍去病。去北地改出北地。遂入改至字。
藕藕:《申集上·草字部》《唐韵》五口切,音偶。《尔雅·释草》荷,芙蕖。其根藕。《韵会》凡芙蕖行根如竹行鞭,节生一叶一华,华叶常偶,故谓之藕。《续博物志》藕生应月,闰月益一节。又地名。《水经注》白渠又径藕原。又《唐韵古音》音麌。《司马相如·上林赋》与波摇荡,奄薄水渚。唼喋菁藻,咀嚼菱藕。《说文》作蕅。《类篇》作□。
断断:《卯集下·斤字部》《唐韵》《正韵》都管切《集韵》《韵会》覩缓切,□音短。《说文》作□。截也。《书·盘庚》乃断弃汝。〈传〉断,绝也。《诗·商颂》是断是迁。〈疏〉於是斩断之。又《广韵》《正韵》徒管切《集韵》《韵会》杜管切,□音□。绝也。《羣经音义》既绝曰断。《释名》断,段也。分为异段也。《易·系辞》其利断金。〈疏〉其纤利能断截於金。又《集韵》徒玩切《正韵》杜玩切,□音段。义同。又《广韵》丁贯切《集韵》《韵会》《正韵》都玩切,□音锻。决也。《易·系辞》以断天下之疑。〈疏〉决断天下之疑。又《书·秦誓》断断猗无他技。〈疏〉断断,守善之貌。又《周礼·地官·司徒》凡万民之不服敎,而有狱讼者,与有地治者,取而断之。又《韵补》叶多卷切。《白居易·寄元九诗》一病经四年,亲友书信断。彼独是何人,心如石不转。又叶徒眷切。《鲍照·拟古》居人掩闺卧,行子中夜饭。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