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 shǒu jiù qín
成语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ㄐㄧㄨˋ ㄑㄧㄣˊ
成语简拼:SSJQ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束手就禽
成语解释
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见『束手就擒』。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不抵抗
近义词
束手就擒
反义词
负隅顽抗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束手就禽”几个大字。
(2)传雨哥哥给璎玥和利茹讲了“束手就禽”的故事。
(3)三堂街中学的班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束手就禽”。
(4)小毛不会写成语“束手就禽”的最后一个字。
(5)小梅写不出成语“束手就禽”,所以单元测试只有99分。
成语出处
王.闿运《桂阳陈侍郎行状》:『众如言,夜径入山寺,明先唯与徒党十数人居,束手就禽。』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束手束手:捆住了手,比喻没有办法:束手就擒;束手无策。
束束:shù 1、<动>捆绑。《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势必?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8882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桓伊艟檎砸印!?、<动>整理;收拾。《殽之战》:『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3、<动>约束;拘束。《廉颇蔺相如列传》:『未有尝坚明约束者也。』4、<量>捆;把。《魏书·李先传》:『宜密使兵人人备青草一束。』[束发]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称成童之年。约八岁或八至十九岁这一段年纪。[束甲] 捆起铠甲。表示放下武器,停战或投降。[束脩] (1)十条一捆的干肉,是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备礼物。(2)后老师的金。约束整修。
手手:shǒu 1、<名>人的手。[又] <动>手拿着;手持。《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2、<副>亲手;亲自。《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3、<名>控制的范围。《毛遂自荐》:『王之命,悬于遂手。』4、<名>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手谈] 下围棋。[手眼] 手段;技艺。
就就:jiù 1、<动>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赤壁之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2、<动>上;上登。《信陵君窃符救赵》:『乃谢客就车。』3、<动>就任;就职。《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职不就。』4、<动>参加;参与。《芋老人传》:『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5、<动>承受;接受。《殽之战》:『使归就戮于秦。』6、<动>择取;效法。《原君》:『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7、<动>成就;成功。《乐羊子妻》:『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8、<动>看;观赏。《过故人庄》:『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9、<介>向;从;跟。《狱中杂记》:『余尝就老胥而求焉。』10、<介>就着;根据。《芋老人传》:『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11、<连>即便;即使。《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12、<副>即,便。《红楼梦》:『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小厮上来抱住。』[就使] 即使。
禽禽:qín 1、<名>鸟兽的总称。《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五曰鸟。』2、<名>鸟类的总称。《醉翁亭记》:『游人去而禽鸟乐也。』3、<动>通『擒』。擒拿;擒捉。《赤壁之战》:『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禽荒] 沉迷于畋猎。[禽困覆车] 犹言困兽斗。[禽息鸟视] 比喻养尊处优而益于世。
束束:《辰集中·木字部》《唐韵》书玉切《集韵》《韵会》输玉切《正韵》式竹切,□音□。《说文》缚也。徐曰:束薪也。《诗·周南》白茅纯束。又五疋为束。《礼·亲记》纳币一束。又五十矢为束。《诗·周颂》束矢其搜。又脯十脡曰束。《谷梁传·隐元年》束修之肉,不行境中。又地名。《前汉·地理志》束州,赵地。又姓。《统谱》望出南阳,汉疏广后,避难改为束。又《韵会》春遇切《周礼·注疏》诗注切,□音戍。约也。《周礼·司约注》言语之约束。约音要。《史记·汉高纪》待诸侯至,定要束耳。又叶所律切,音率。《蔡邕·笔赋》削文竹以为管,如桼丝之缠束。形条搏以直端,染元黄以定色。从木从口,与朿别。
手手:《卯集中·手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释名》手须也,事业所须也。《急就篇》卷捥节爪拇指手。《师古注》及掌谓之手。《易·说卦》艮为手。〈疏〉艮既为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为手也。《礼·玉藻》手容恭。又以手执器亦曰手。《礼·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传·庄十三年》曹子手刃而从之。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注〉言手击之。又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实沈参墟,封为晋侯。又叶赏吕切,音黍。《郭璞·神嘘赞》脚属於头,人面无手。厥号曰嘘,重黎所处。又叶矧视切,音矢。《宋玉·笛赋》延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又《说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谓之拳。非手即拳也。
就就:《寅集上·尢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疾僦切,音鹫。《说文》就,高也。从京,从尤。《徐曰》尤,异也。尤高人所就之处,语曰:就之如日。会意。《广韵》成也,迎也。《诗·邶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周颂》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又即也。《齐语》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间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又《增韵》从也。《礼·檀弓》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又帀也。《礼·礼器》大路繁缨一就。〈注〉五采一帀曰就。又能也。《左传·哀十一年》郊之战,季孙曰:须也弱。有子曰:就用命焉。〈注〉虽少年,能用命也。又终也。《郭璞曰》凡事物成就亦终也。又姓。《后汉书》菟赖氏,改为就氏。考证:(《齐语》先王之处士也,使就燕间。)谨照原文先王改圣王。燕间改间燕。(《礼·檀弓》先王之制,礼也。过者,使俯而就之。)谨照原文改过之者俯而就之。(《左传·哀十一年》清之战。)谨照原文改郊之战。
禽禽:《午集下·禸字部》《唐韵》《集韵》巨今切《韵会》《正韵》渠今切,□音琴。《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白虎通》禽,鸟兽总名,言为人禽制也。《孔颖达云》王用三驱失前禽,则驱走者亦曰禽。《于越志》临川吴澄问东隅吴正道禽兽二字,正道曰:禽即兽也。曰:两翼为禽,四足为兽,何以言。曰:礼不云乎,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又《韵会》鸟兽未孕曰禽。又战胜执获曰禽。《左传·僖三十三年》外仆髠屯禽之以献。通作擒。又姓。《左传》鲁大夫禽郑。《高士传》禽庆。又叶渠容切,音穷。《易林》吉日车攻,田弋获禽。宣王饮酒,以告嘉功。又《字汇补》龙支切,音离。《魏志·和洽传》諡□侯子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