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ī lù hài zhèng
成语简拼:SLHZ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屍祿害政
成语解释
尸禄:不做事空受俸禄。受俸禄而无所事事,有害政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官场等
近义词
尸位病民
成语造句
(1)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尸禄害政”几个大字。
(2)麦子不会写成语“尸禄害政”的最后一个字。
(3)杞县官庄乡一中的子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尸禄害政”。
(4)茜茜写不出成语“尸禄害政”的拼音。
(5)小芬哥哥给马鑫和乐忻介绍了“尸禄害政”的成语典故。
成语出处
《晋书·刘颂传》:『贤能常居位,以善事闇劣,不得以尸禄害政。』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尸尸:shī 1、<名>尸体,古也写作『屍』。《唐雎不辱使命》:『伏尸百万,流血千里。』2、<动>陈列尸体示众。《叔向贺贫》:『其身尸于朝,其宗灭绛。』3、<名>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人。《仪礼·士虞礼》:『祝迎尸。』4、<动>主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且诸侯盟,小国固必有尸盟者。』[尸臣] 主事的大臣。[尸利] 如尸之只受享祭而无所事事,喻受禄而不尽职责。
禄禄:lù 1、<名>福;福气。《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2、<名>俸禄,指官吏的薪俸。《祭十二文》:『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害害:hài 1、<动>伤害;危害。《屈原列传》:『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2、<动>杀害。《中山狼传》:『先生曰∶「不害狼乎?」』3、<名>祸害;害处。《毛遂自荐》:『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原君》:『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4、<名>妨害;妨碍。《柳毅传》:『无惧,固无害。』5、<动>妒忌。《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hé 1、<名>什么;哪些。《诗经·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2、<动>通『遏』,阻止。刘安《淮南子·览冥训》:『谁敢害吾意者。』3、<代>何不。《孟子·梁惠王上》:『时日害丧?予与汝偕亡。』
政政:zhèng 1、<名>政治;政事。《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名>政令;法令。《齐桓晋文之事》:『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3、<名>策略;谋略。《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政教] 政令教化。
尸尸:《寅集上·尸字部》《广韵》式之切《集韵》升脂切《正韵》申之切,□音蓍。《说文》尸,□也。象卧之形。《释名》尸,舒也。骨节解舒。不能复自胜敛也。《论语》寝不尸。《礼·丧大记》凡冯尸。兴必踊。又神象也。古者祭祀,皆有尸以依神。《诗·小雅》皇尸载起。《大雅》公尸来燕来宁。《朱子曰》古人於祭祀,必立之尸。因祖考遗体,以凝聚祖考之气。气与质合,则散者庶乎复聚。此敎之至也。又主也。《诗·召南》谁其尸之,有齐季女。〈笺〉主设羹之事。又□也。《左传·庄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注〉谓□师於荆也。又《礼·表记》事君,近而不谏,则尸利也。《前汉·鲍宣传》以拱默尸禄为智。〈注〉言不忧其职,但知食禄而已。又姓。《广韵》秦尸佼为商君师,着书。又三尸,神名。《正字通》本作□,俗作尸。考证:(《礼·表记》事君,近而不谏,则是尸利也。)谨照原文省是字。
禄禄:《午集下·示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卢谷切,音鹿。《说文》福也。《广韵》善也。《诗·商颂》百禄是何。〈笺〉当担负天之多福。又俸也。居官所给廪。《礼·王制》位定然后禄之。《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羣臣,二曰禄。〈疏〉以功诏禄。禄,所以富臣下,故云。《礼·曲礼》士曰不禄。〈疏〉士禄以代耕。不禄,不终其禄也。又司禄,星名。《史记·天官书》文昌宫六曰司禄。又回禄,火神。《左传·昭十八年》郑禳火於回禄。又姓。纣子禄父后。又州名。广南化外有福禄州,唐总章二年置。又天禄,兽名。《前汉·西域传注》似鹿,长尾,一角者为天禄,两角者为辟邪。汉有天禄阁,因兽立名,藏秘书。又《广韵》龙玉切,音录。禄禄,形貌为礼也。陆德明说。又叶录直切,音力。《汉昭帝冠词》摛显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禄。钦奉仲春之吉辰,普遵大道之郊域。又叶正各切,音落。《前汉·叙传》位过厥任,鲜终其禄。博之翰音,鼓妖先作。
害害:《寅集上·宀字部》《唐韵》何盖切《集韵》《正韵》下盖切《韵会》合盖切,□孩去声。《说文》伤也。从宀从口。言从家起也。丯声。《徐曰》祸尝起於家,生於忽微,故害从宀。《增韵》利,害之对。又残也,祸也。《易·谦卦》鬼神害盈而福谦。《系辞》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又《周语》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又妨也。《左传·桓六年》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又要害。《战国策》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弗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北收要害之郡。又忌也。《史记·燕世家》燕昭王使乐毅约赵楚伐齐,诸侯害齐湣王骄暴,皆许之。〈注〉害犹言患之也。又《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又《集韵》《类篇》□何割切,音曷。何也。《尔雅·释言》盍也。〈注〉盍,何不也。或作害,与曷盍通。《诗·周南》害澣害否。〈注〉害,何也。《书·大诰》王害不违卜。〈注〉害作曷。又叶古诣切,音系。《诗·邶风》愿言思子,不瑕有害。叶上逝。又《贾谊·旱云赋》□亩枯槁而失泽兮,坏石相聚而为害。叶下涕。《前汉·眭两夏侯京翼李叙传》疑殆匪阙,违衆[音zhòng]忤世。浅为悔尤,深作敦害。俗作害。害字丯声,俗从丰作。
政政:《卯集下·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之盛切,音正。《说文》正也。《释名》政,正也,下所取正也。《易·贲卦》君子以明庶政。《书·舜典》以齐七政。〈传〉日月五星各异政。又《洪范》农用八政。〈疏〉食为八政之首,故以农言之。《周礼·天官·大宰》建邦之六典,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左传·桓二年》政以正民。又《礼·王制》五十不从力政。〈注〉力政,城道之役也。又姓。《广韵》出姓苑。又《集韵》《韵会》□诸盈切,音征。赋也。通作征。《周礼·地官·均人》掌均地政。〈注〉政,读为征。地政谓地守地职之税也。《说文》从攴作政。政字原从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