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带矜庄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 dài jīn zhuāng成语简拼:SDJZ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束帶矜莊
成语解释
束:扎束;带:玉带,朝廷服饰;庄:庄重。腰扎玉带,态度庄重。
成语造句
(1)打开练习本,第二页上写着“束带矜庄”几个大字。
(2)高糜湾学校的蛮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束带矜庄”。
(3)开开写不出成语“束带矜庄”,所以单元测试只有99分。
(4)韬茫哥哥给秋扬和贝羽讲了“束带矜庄”的故事。
(5)小磊不会写成语“束带矜庄”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南朝·梁·周字兴嗣《千字文》:『带束矜庄,徘徊瞻眺。』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束带束带:[shùdài] (1)腰带一类的带子。(2)指整饰衣冠。束带立于朝。
束束:shù 1、<动>捆绑。《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2、<动>整理;收拾。《殽之战》:『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3、<动>约束;拘束。《廉颇蔺相如列传》:『未有尝坚明约束者也。』4、<量>捆;把。《魏书·李先传》:『宜密使兵人人备青草一束。』[束发]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称成童之年。约八岁或八至十九岁这一段年纪。[束甲] 捆起铠甲。表示放下武器,停战或投降。[束脩] (1)十条一捆的干肉,是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备礼物。(2)后老师的金。约束整修。
带带:dài 1、<名>腰带;衣带;带子。《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2、<动>偑带;带着。《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鸿门宴》:『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3、<动>围绕;环绕。《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4、<动>附着;含着;夹杂着。孔稚珪《北山移文》:『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5、<动>兼任;兼带。《梁书·曹景宗传》:『复以为征虏中兵参军,带冯翊太守。』6、<名>指附近相连的地区。《宋史·李纲传》:『如鼎澧岳鄂若荆南一带,皆当屯宿重兵,倚为形势。』
矜矜:jīn 1、<动>怜悯;同情。《陈情表》:『还在故老,犹蒙矜育。』2、<动>注重;检点。《尚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3、<动>自夸;夸耀。《项羽本纪赞》:『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4、<动>庄重;自重。《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5、<形>得意;骄傲。《促织》:『虫翘然矜鸣,似服主知。』6、<名>矛、戟等兵器的木柄。《过秦论》:『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guān<名>通『鳏』。鳏夫;老而无妻的人。《诗经·大雅·丞民》:『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庄庄:zhuāng 1、<形>庄重;严肃。《论语·为政》:『临之以庄则敬。』2、<名>四通八达的大路。《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3、<名>村庄。《冯婉贞》:『有村曰谢庄。』[庄户] 佃农,向官府或地主租种土地的农民。[庄姝] 美丽端庄。[庄严] (1)佛教用语,指装饰美盛。(2)整理行装
束束:《辰集中·木字部》《唐韵》书玉切《集韵》《韵会》输玉切《正韵》式竹切,□音□。《说文》缚也。徐曰:束薪也。《诗·周南》白茅纯束。又五疋为束。《礼·亲记》纳币一束。又五十矢为束。《诗·周颂》束矢其搜。又脯十脡曰束。《谷梁传·隐元年》束修之肉,不行境中。又地名。《前汉·地理志》束州,赵地。又姓。《统谱》望出南阳,汉疏广后,避难改为束。又《韵会》春遇切《周礼·注疏》诗注切,□音戍。约也。《周礼·司约注》言语之约束。约音要。《史记·汉高纪》待诸侯至,定要束耳。又叶所律切,音率。《蔡邕·笔赋》削文竹以为管,如桼丝之缠束。形条搏以直端,染元黄以定色。从木从口,与朿别。
带带:《寅集中·巾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当盖切,音□。《说文》绅也。男子搫带,妇人带丝,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带从巾。《徐铉曰》卌,其带上连属固结处。《释名》带,蔕也。着於衣,如物之系蔕也。《易·讼卦》或锡之鞶带。〈疏〉鞶带大带也。《礼·玉藻》凡带有率,无箴功。〈疏〉谓其带既襌,亦以箴缏缉其侧,但繂襵之,无别裨饰之箴功。又《扬子·方言》厉谓之带。〈注〉小尔雅,带之垂者曰厉。《诗·小雅》垂带而厉。又佩也。《礼·月令》带以弓□。又《扬子·方言》行也。〈注〉随人行也。又虫名。《庄子·齐物论》螂蛆甘带。又书带,草名。《三齐记》郑康成山下生草,大如□,叶长一尺余,土人名康成书带草。又姓。《贾谊·过秦论》带佗。又叶音蒂。《楚辞·九歌》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乡,谁须兮云之际。考证:(《易·讼卦》或锡之鞶带。〈疏〉鞶革大带也。)谨照原文革改带。(《楚辞·九歌》荷衣分蕙带,鯈而来兮忽而逝。)谨照原文分改兮鯈改儵。
矜矜:《午集中·矛字部》《唐韵》《集韵》巨巾切《韵会》《正韵》渠巾切,□音□。《说文》矛柄。《史记·主父偃传》起穷巷,奋棘矜。〈注〉矜者,戟鋋之杷也。《扬子·方言》矜谓之杖。〈注〉矛戟,矜即杖也。《集韵》或作□□,通作槿。又《广韵》巨斤切《集韵》渠斤切,□音勤。又《集韵》渠京切,音擎。义□同。又《广韵》《集韵》《韵会》□居陵切,音兢。《六书略》矜本矛柄,因音借为矜怜之矜。《尔雅·释训》矜怜,抚掩之也。又《释言》苦也。〈注〉可矜怜者亦辛苦。《书·泰誓》天矜于民。《诗·小雅》爰及矜人。〈注〉贫穷可怜之人也。《公羊传·宣十五年》见人之厄则矜之。〈注〉矜,悯也。又《小尔雅》惜也。《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注〉矜,怜惜之意。〈传〉矜持也。又《博雅》危也。《诗·小雅》居以凶矜。〈笺〉凶危之地,谓四裔也。又哀也。《扬子·方言》齐鲁之间曰矜。又遽也。《扬子·方言》秦晋或曰矜。或曰遽。又自贤曰矜。《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公羊传·僖九年》矜之者何。犹曰莫若我也。〈注〉色自美大之貌。《管子·法法篇》彼矜者满也,细之属也。〈注〉满招损,小人之类也。又庄以持已曰矜。《论语》君子矜而不争。又敬也。《孟子》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又尚也。《贾谊·治安策》婴以廉耻,故人矜节行。又竦也。《张衡·思□赋》鱼矜鳞而幷[同并]凌。又《诗·小雅》矜矜兢兢。〈注〉羊羣坚强也。又《集韵》居觐切,兢去声。亦怜也。又《集韵》《韵会》姑顽切《正韵》姑还切。□与瘝同。《后汉·和帝纪》寤寐恫矜。〈注〉病也。又同鳏。《诗·大雅》不侮矜寡。《礼·王制》老而无妻者谓之矜。《集韵》通作□□。《琅邪代醉编》鳏寡之鳏,礼记作矜。哀矜之矜,前汉于定国传作鳏。二字通声互用也。《六书正伪》矜从令。
庄庄:《申集上·草字部》《唐韵》《集韵》□侧羊切,音装。草盛貌。《六书正伪》草芽之壮也。又严也。《论语》临之以庄则敬。又《韵会》盛饰也。又《左传·襄二十八年》得庆父之木百车于庄。〈注〉庄,六轨之道。《尔雅·释宫》六达谓之庄。又田舍也。《通监·史炤·释文》唐置庄宅使。《胡三省注》盖主庄田及外舍之事。又《公羊传·定八年》矢着于庄门。〈注〉庄门,孟氏之门名。又姓。《通志·氏族略》楚庄王之后,以諡为氏,楚有大儒曰庄周。又《云南通志》海贝一枚,土人谓之庄。又《篇海》侧亮切,音壮。恭也。《说文》作壮。《干禄字书》通作荘。俗作庄,非。考证:(《干禄字书》通作庄。)谨照原文庄改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