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ū shū tǎn tǎn
成语简拼:SSTT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舒舒坦坦
成语英文:at ease
成语解释
舒适愉快。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心情等
近义词
舒舒服服
成语示例
(1)王朔《许爷》:『发现他已经脱了衣服,躺在被窝里舒舒坦坦地睡着了。』
成语造句
(1)成飞中学的董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舒舒坦坦”。
(2)成语舒舒坦坦和「密密麻麻」一样,都是叠字成语。
(3)东东不会写成语“舒舒坦坦”的最后一个字。
(4)京京写不出成语“舒舒坦坦”的拼音。
(5)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舒舒坦坦”几个大字。
(6)宴莉叔叔为我讲述了“舒舒坦坦”的成语故事。
(7)王朔《许爷》:『发现他已经脱了衣服,躺在被窝里舒舒坦坦地睡着了。』。
(8)头里他家这样好,他也一点儿不骄傲;后来他家坏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
(9)在去往毕节市海子街中学的路上,云忠哥哥给渝萍和雅萍讲解了『舒舒坦坦』的故事。
(10)我那小兄弟舒舒坦坦躺在炕头上,还没醒来,我进屋去切豆饼喂马,老母猪出来骂我:你安的啥心?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8回:『你宝姐姐生来是个大方的人,头里他家这样好,他也一点儿不骄傲,后来他家坏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舒坦舒坦:[shūtɑn] 舒服。怎么下来?地上比马上舒坦?。
舒舒:shū 1、<动>舒展;展开。《柳毅传》:『然而娥脸不舒。』2、<动>放开;开。《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3、<动>舒缓;松弛。《口技》:『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4、<动>伸展;伸。《范进中举》:『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
坦坦:tǎn 1、<形>平直;宽广。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引] 开阔;广大。张衡《西京赋》:『虽斯宇之既坦。』2、<动>露出。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
舒舒:《未集下·舌字部》《广韵》商鱼切《集韵》《韵会》《正韵》商居切,□音书。《说文》伸也。《博雅》舒,展也。《扬子·方言》舒,勃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又《广韵》缓也,迟也,徐也。《尔雅·释诂》舒,叙也。《诗·大雅》王舒保作。〈传〉舒,徐也。《释文》舒,序也。《礼·玉藻》君子之容舒迟。〈疏〉舒迟,间雅也。《淮南子·原道训》柔弱以静,舒安以定。〈注〉舒,详也。又《尔雅·释诂》绪也。〈注〉又为端绪。又《韵会》散也,开也。又国名。《诗·鲁颂》荆舒是惩。〈疏〉舒,楚之与国。《春秋·僖三年》徐人取舒。〈注〉舒国,今庐江舒县。《韵会》唐置舒州,宋改安庆府。又《左传·襄二十三年》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注〉寿舒,莒地。又姓。唐舒元兴。又鼎名。《左传·定六年》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监。〈疏〉舒鼎,鼎名。又《博雅》月御谓之望舒。《抱朴子·喻蔽卷》羲和昇光以启旦,望舒曜景以灼夜。又《礼·内则》舒鴈翠,鹄鴞胖,舒凫翠。〈注〉舒鴈,鹅也。舒凫,鹜也。又《韵会》通作荼。《史记·建元以来侯表》荆荼是徵。〈注〉荼,音舒。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斵目必荼。〈注〉荼,读为舒。古文舒荼假借字。又《五音集韵》羊茹切。与豫同。《晋书·地理志》豫,饰也。言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舒读作豫。又《韵补》叶商支切,音诗。《越采葛妇歌》增封益地赐羽奇,几杖茵蓐诸侯仪。羣臣拜舞天颜舒,我王何忧不能移。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断日必荼。)谨照原文断日改斵目。(《五音集韵》羊如切。与豫同。)谨照原文羊如切改羊茹切。
坦坦:《丑集中·土字部》《广韵》《正韵》它但切《集韵》《韵会》傥旱切,□滩上声。《说文》宽也,平也。《易·履卦》履道坦坦。又姓。宋有坦中庸。亦作惮。又通坛。见坛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