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性茂质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ū xìng mào zhì成语简拼:SXMZ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淑性茂質
成语解释
淑:和善;茂:美好。形容性情和善,品质美好。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淑性茂质”几个大字。
(2)宁县清华初中的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淑性茂质”。
(3)小果不会写成语“淑性茂质”的最后一个字。
(4)小鲁写不出成语“淑性茂质”,因此期中考试仅98分。
(5)钰珊叔叔给希研和胜怡讲述了“淑性茂质”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李朝威《柳毅传》:『淑性茂质,为九烟所重。』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淑淑:shū <形>美好;善良。《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均] 善良公正。[淑茂] 美善;美好。
性性:xìng 1、<名>人的本性;生性。《训俭示康》:『吾性不喜华靡。』2、<名>事物的本质特点。《采草药》:『此物性之不同也。』3、<名>性格;脾气。《陈州粜米》:『人见我性儿不好。』[性体] 本性品质。[性行] 性格行为。
茂茂:mào 1、<形>草木茂盛的样子。《秋声赋》:『丰草绿缛而争茂。』2、<形>美;善;有才德。《诗经·还》:『子之茂兮。』[茂才] 后汉称秀才为茂才。[茂年] 壮年。
质质:zhì 1、<名>人质;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2、<动>作人质;作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3、<名>质地;底子。《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4、<形>质朴;朴实。《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5、<名>资质;禀性。《送东阳马生序》:『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6、<名>刑具;刀斧底下的垫座。又写作『锧』。《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7、<名>通『贽』。初见面时送的礼物。《屈原列传》:『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8、<名>箭靶。《荀子·劝学》:『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9、<动>对质。《礼记·曲礼》:『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10、<动>质询。《送东阳马生序》:『余侍立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11、<副>正。《<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12、<名>盟约。《左传·哀公二十年》:『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质要] 古代买卖货物的券契。
淑淑:《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殊六切,音孰。《说文》清湛也。又《尔雅·释诂》淑,善也。《诗·曹风》淑人君子。又《集韵》昌六切,音俶。淑沑[音nǜ],水貌。又与俶通。《仪礼·聘礼》俶献无常数。〈注〉古文俶作淑。
性性:《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息正切,音姓。《中庸》天命之谓性。〈注〉性是赋命自然。《孝经·说曰》性者,生之质也。若木性则仁,金性则义,火性则礼,水性则知,土性则信。又《通论》性者,生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读生为性。《贾疏》性亦训生,义既不殊,故后郑不破之也。又《貉隶注》不生乳。刘音色敬切。又无为而安行,曰性之。《孟子》尧舜性之也。又姓。又《集韵》新佞切,音胜。心悸也。《□淳曰》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来具是理于心方名曰性。考证:(《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读生为性。《释文》性亦训生。)谨照周礼原本释文改贾疏。
茂茂:《申集上·草字部》(古文)楙《唐韵》《集韵》《韵会》□莫□切,音懋。《说文》草丰盛。《诗·小雅》如松柏之茂。《易·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注〉茂,盛也。又《诗·大雅》种之黄茂。〈注〉茂,美也。《前汉·吴王濞传》岁时存问茂才。〈注〉美材之人。又《尔雅·释诂》茂,勉也。《周语》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又《白虎通》五人曰茂。又《尔雅·释天》太岁在戌曰阉茂。又地名。《前汉·地理志》右扶风茂陵。〈注〉本槐里之茂乡。又姓。《正字通》汉有沮阳令茂真。又与懋通。《前汉·董仲舒传》《书云》:茂哉,茂哉。又《正韵》音亩。《前汉·班固叙传》支叶硕茂。《师古注》茂,莫口切。又《诗·本音》子之茂兮,读耄。古茂、卯同音,故《史记·律书》云:丣之为言茂也。又《毛诗古音考》音每。《魏武·歩出东门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韵补》满补切,音母。《易林》当夏六月,枝叶盛茂。鸾鸟以庇,召伯避暑。又莫故切,音暮。《白居易诗》有木名樱桃,得地早滋茂。叶密独承日,花繁偏受露。又《正字通》入曷韵,音末。《周武王·笔铭》毫毛茂茂,□水可脱,□文不可活。《直音》作茂。茂字从草作。
质质:《酉集中·贝字部》《唐韵》之日切《集韵》《韵会》《正韵》职日切,□音桎。《易·系辞》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注〉质,体也。又《诗·小雅》民之质矣。〈传〉质,成也。《朱传》实也。又《大雅》虞芮质厥成。〈传〉质,成也。成,平也。〈疏〉三字义同,故以质为成,以成为平。《朱传》质,正。成,平也。又《诗·小雅》发彼有的。〈传〉的,质也。〈疏〉十尺曰侯,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鹄及正、质,皆在侯中也。又《周礼·地官·质人》大市曰质,小市曰剂。〈注〉质剂者,为之券藏之也。又《仪礼·士冠礼》质明行事。〈注〉质,正也。《礼·月令》黑黄苍赤,莫不质良。〈注〉所染者当得真采正善也。又《聘义》君子於其所尊,弗敢质。〈注〉质谓正自相当。又《礼·曲礼》质君之前。〈注〉质犹对也,又《广雅》质,地也。《礼·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注〉质,犹性也。又《公羊传·定八年》弓绣质。〈注〉质,拊也。又《史记·范睢传》不足以当椹质。〈注〉质,剉[音cuò]刃也。又《前汉·张释之传》具以质言。〈注〉质,诚也。又《广雅》问也,定也。又《小尔雅》质,信也。又《玉篇》主也,朴也。《礼·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注〉质,犹本也。礼为之文饰也。又姓。《前汉·货殖传》质氏以洒削而鼎食。又《广韵》《集韵》《韵会》□陟利切,音致。《说文》以物相赘。《左传·隐三年》故周郑交质。又《集韵》脂利切。贽,亦作质。《左传·昭三年》将奉质币,以无失时。《晋语》臣委质于翟之鼓。《孟子》不传质为臣。考证:(《诗·小雅》发彼有的。〈传〉的,质也。〈疏〉十尺为□,四尺为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鹄及正质,皆在□中也。)谨照原文两为字□改曰。两□字□改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