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ū xíng miào zhuàng
成语简拼:SXMZ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殊形玅狀
成语解释
奇妙特异的形状。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形容物体的外形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殊形妙状”几个大字。
(2)丰丰不会写成语“殊形妙状”的最后一个字。
(3)会亭一中的邱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殊形妙状”。
(4)小兵写不出成语“殊形妙状”,所以单元测试仅仅考了99分。
(5)艳辉叔叔给钟瑾和巧玲讲述了“殊形妙状”的成语故事。
(6)去固始县丰港乡第一初级中学的路途中,颖晗大哥哥给萱燕和缆倩讲述了『殊形妙状』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宋·周邦彦《汴都赋》:『与夫沉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目不给视。』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殊殊:shū 1、<动>断;绝。《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武城人塞其前,断其后之木弗殊。』2、<动>死。《史记·淮南王刘安传》:『太子即自刭,不殊。』3、<形>特别;特殊。《出师表》:『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陛下也。』4、<形>不同;差异。《过秦论》:『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5、<副>很;非常。《廉颇蔺相如列传》:『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形形:xíng 1、<名>形体。《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2、<名>容貌。《屈原列传》:『颜色憔悴,形容枯槁。』3、<名>形象;形状。《订鬼》:『泄于目,目见其形。』4、<名>形势。《赤壁之战》:『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5、<动>表露;表现。《黄生借书说》:『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6、<名>表现出的现象。《齐桓晋文之事》:『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7、<动>对比。《老子》:『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形容] (1)形体容貌;神色。(2)描摹;描述。[形质] (1)肉体;躯壳。(2)身材相貌。(3)才能与气质。
妙妙:miào 1、<形>美;好;美妙。《庄子·寓言》:『九年而大妙。』《孔雀东南飞》:『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2、<形>精妙;奇妙。《论衡·须颂》:『弦歌为妙异之曲。』《口技》:『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3、<形>通『眇』,微小。《吕氏春秋·审分》:『所在者妙矣。』
状状:zhuàng 1、<名>形状;……的样子。《核舟记》:『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2、<名>情形。《信陵君窃符救赵》:『具告以欲死秦军状。』3、<名>景象。《岳阳楼记》:『予观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4、<动>陈述。《中山狼传》:『先生不服,具状其囊狼怜惜之意。』5、<动>描写。《黄冈竹楼记》:『幽阒辽夐,不可具状。』6、<名>文体的一种,一般用于下对上叙述事情诉讼。《狱中杂记》:『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7、<副>大概。《西门豹治邺》:『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殊殊:《辰集下·歹字部》《唐韵》市朱切《集韵》《韵会》慵朱切《正韵》尚朱切,□音殳。《说文》死也。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庄子·在宥篇》殊死者相望也。〈注〉广雅曰:殊,断也。司马云决也。一曰诛也。《字林》云死也。《前汉·宣帝诏》赦殊死以下。又绝也。《前汉·宣帝诏》骨肉之亲,粲而不殊。《师古注》粲,明也。殊,绝也。明於仁恩,不离绝也。《前汉·韩信传》军皆殊死战。《师古注》殊,绝也。谓决意必死。又断绝也。《左传·昭二十三年》断其后之木而弗殊。又伤而未绝也。《史记·苏秦传》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又别也,异也。《易·系辞》天下同归而殊涂。《礼·大传》殊□号,异器械。又过也。《后汉·梁竦传》母氏年殊七十。〈注〉殊,犹过也。又语词。《诗·魏风》殊异乎公路。又殊庭,蓬莱仙人庭也。《前汉·郊祀志》将以望祀蓬莱之属,几至殊庭。又叶时流切,音酬。《陈琳诗》沈沦衆[音zhòng]庶间,与世无有殊。纡郁怀伤结,舒展有何由。
形形:《寅集下·彡字部》《唐韵》户经切《集韵》《韵会》乎经切《正韵》奚经切,□音邢。《说文》象形也。《释名》形有形象之异也。《易·乾卦》品物流形。又《系辞》在地成形。又《玉篇》形,容也。《书·说命》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传〉审所梦之人,刻其形象。《谷梁传·桓十四年》望远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注〉貌,姿体。形,容色。又《韵会》形,体也。《前汉·杨王孙传》形骸者,地之有也。又《正韵》现也。《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又骨露也。《礼·曲礼》居丧之礼,毁瘠不形。〈注〉形谓骨见。又地势也。《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注〉得形势之胜便者。《前汉·鼂错传》臣闻用兵临战合刅之急者。一曰得地形。又器也。《史记·秦本纪》饭土塯,啜土形。〈注〉如淳曰:土形,饭器之属,瓦器也。◎按与鉶同。
妙妙:《丑集下·女字部》《广韵》《集韵》《正韵》□弥笑切,音庙。神妙也。《易·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老子·道德经》衆[音zhòng]妙之门。《庄子·寓言篇》自吾闻子之言,九年而大妙。《刘劭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内,外无饰姿。又少年也。《杜甫诗》明公独妙年。又纤媚也。《前汉·李夫人传》妙丽善舞。又姓。见《姓苑》。又《集韵》弭沼切。与眇通。嫽妙,女貌。《汉·三老袁君□》朕以妙身,袭表继业。别作玅□。考证:(《易·系辞》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谨照原文系辞改说卦。
状状:《巳集下·犬字部》《唐韵》鉏亮切《集韵》《韵会》助亮切,□音□。《说文》犬形也。从犬,爿声。又《玉篇》形也。《易·系辞》知鬼神之情状。又《韵会》形容之也,陈也。《庄子·德充符》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衆[音zhòng]。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又《史记·夏本纪》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注〉索隐曰:言无功状。《战国策》春申君问状。又《增韵》扎也。《正韵》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