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ū jīn huó luò
成语简拼:SJHL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舒筋活絡
成语英文:stimulate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lood and cause the muscles and joints to relax
成语解释
舒展筋骨,活血脉,使经络畅通。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医学
近义词
舒筋活血
成语接龙
舒筋活络→络绎不绝→绝裾而去→去害兴利→利喙赡辞→辞穷理极→极目四望→望尘不及→及溺呼船→船坚炮利
成语造句
(1)晗玉哥哥为我们讲了“舒筋活络”的故事。
(2)皓皓写不出成语“舒筋活络”,导致语文测试只有97分。
(3)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舒筋活络”几个大字。
(4)涑渎中学的汤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舒筋活络”。
(5)小蔻不会写成语“舒筋活络”的最后一个字。
(6)强身健体舒筋活络虎虎生威大吉大利龙凤呈祥天地可鉴阳气大补丸。
(7)在去往萍乡矿务局第一中学的大巴上,冬平哥哥给红粉和蕊葶讲解了『舒筋活络』的故事。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活络活络:<方>(1)(筋骨、器物的零件等)活动:人上了年纪,牙齿也有点活络了。(2)(话)不确定:他说得很活络,不知道究竟肯不肯去。
舒舒:shū 1、<动>舒展;展开。《柳毅传》:『然而娥脸不舒。』2、<动>放开;开。《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3、<动>舒缓;松弛。《口技》:『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4、<动>伸展;伸。《范进中举》:『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
筋筋:[jīn] (1)<名>通『斤』,重量单位。《旧唐书·文宗纪上》:『每一石灰得盐地十二筋一两。』(2)<名>通『筯』,肌腱或附在骨头上的韧带。王充《论衡·书虚》:『举鼎用国,力由筋脉。』
活活:huó 1、<动>生存,与『死』相对。《韩非子·解老》:『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又] <动使动>使……活;救活;养活。《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2、<名>活计;谋生的手段。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本卖文为活。』3、<形>活动;不固定。《活板》:『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4、<形>生动;活泼。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雨余山态活。』
络络:luò 1、<名>网状物,特指马笼头。简文帝《西斋行马》:『晨风白金络。』[又] <动>用马笼头兜住马头。《陌上桑》:『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2、<动>缠绕;缠裹。《小石潭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3、<动>环绕。《山海经·海内经》:『南海之内……有九丘,以水络之。』4、<动>包罗;覆盖。班固《西都赋》:『笼山络野。』5、<名>人体的脉络,特指人体浅表的血管。《素问·调经论》:『视其血络,刺出其血。』
舒舒:《未集下·舌字部》《广韵》商鱼切《集韵》《韵会》《正韵》商居切,□音书。《说文》伸也。《博雅》舒,展也。《扬子·方言》舒,勃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又《广韵》缓也,迟也,徐也。《尔雅·释诂》舒,叙也。《诗·大雅》王舒保作。〈传〉舒,徐也。《释文》舒,序也。《礼·玉藻》君子之容舒迟。〈疏〉舒迟,间雅也。《淮南子·原道训》柔弱以静,舒安以定。〈注〉舒,详也。又《尔雅·释诂》绪也。〈注〉又为端绪。又《韵会》散也,开也。又国名。《诗·鲁颂》荆舒是惩。〈疏〉舒,楚之与国。《春秋·僖三年》徐人取舒。〈注〉舒国,今庐江舒县。《韵会》唐置舒州,宋改安庆府。又《左传·襄二十三年》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注〉寿舒,莒地。又姓。唐舒元兴。又鼎名。《左传·定六年》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监。〈疏〉舒鼎,鼎名。又《博雅》月御谓之望舒。《抱朴子·喻蔽卷》羲和昇光以启旦,望舒曜景以灼夜。又《礼·内则》舒鴈翠,鹄鴞胖,舒凫翠。〈注〉舒鴈,鹅也。舒凫,鹜也。又《韵会》通作荼。《史记·建元以来侯表》荆荼是徵。〈注〉荼,音舒。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斵目必荼。〈注〉荼,读为舒。古文舒荼假借字。又《五音集韵》羊茹切。与豫同。《晋书·地理志》豫,饰也。言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舒读作豫。又《韵补》叶商支切,音诗。《越采葛妇歌》增封益地赐羽奇,几杖茵蓐诸侯仪。羣臣拜舞天颜舒,我王何忧不能移。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断日必荼。)谨照原文断日改斵目。(《五音集韵》羊如切。与豫同。)谨照原文羊如切改羊茹切。
筋筋:《未集上·竹字部》(古文)竻《广韵》《集韵》《韵会》举欣切《正韵》居银切,□音斤。《说文》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礼·曲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周礼·天官·医师》凡药以辛养筋。《释名》筋,力也。肉中之力,气之元也,靳固于身形也。《博雅》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又竹名。《戴凯之·竹谱》筋竹,长二丈许,围数寸,至坚利,南土以为矛。其笋未成竹时,堪为弩弦。又药名。《本草》白茅根,一名土筋。又姓,出《姓苑》。又《集韵》渠焉切,音乾。大腱也。《篇海》俗作□。
活活:《巳集上·水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佸。水名。《水经》活水,出壷关县东玷台下。又生也。《诗·周颂》实函斯活。又《孙穆·鸡林类事》高丽方言谓弓曰活。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活切,音括。与□同。活活,水流声。《诗·卫风》北流活活。又汨活,水流疾貌。《马融·长笛赋》汨活澎濞。又《韵补》叶胡决切,音血。《鲁褒钱神论》无位而尊,无势而热。危可使安,死可使活。
络络:《未集中·糸字部》《广韵》卢各切《集韵》《正韵》正各切,□音洛。《说文》絮也。一曰麻未沤也。《急就篇注》络即今之生□也。一曰今之绵紬是也。又《史记·扁鹊传》中经维络。〈注〉十二经脉,十二络脉。又《前汉·扬雄传》緜络天地。〈注〉谓包络之也。又《楚辞·招□》郑绵络些。〈注〉络,缚也。又《班固·西都赋》笼山络野。〈注〉络,绕也。又《班固·东都赋》衍地络。〈注〉络,纲也。又《扬子·方言》繘或谓之络。又《扬子·方言》络谓之格。〈注〉所以转篗车也。《广韵》又姓。又《集韵》克各切,音恪。义同。又《韵补》叶鲁故切。《楚辞·招□》秦篝齐缨,郑绵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