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ó yīng cāng làng
成语简拼:ZYCL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濯纓滄浪
成语解释
在清水中洗涤冠缨。比喻超脱尘俗,操守高洁。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接龙
濯缨沧浪→浪子宰相→相门出相→相知恨晚→晚节黄花→花枝招展→展转反侧→侧目而视→视同秦越→越扶越醉
成语示例
(1)晋·葛洪《抱朴子·释滞》:『濯缨沧浪,不降不辱。』
成语造句
(1)丹丹不会写成语“濯缨沧浪”的最后一个字。
(2)可可写不出成语“濯缨沧浪”,导致期末考试仅97分。
(3)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濯缨沧浪”几个大字。
(4)太平初级中学的始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濯缨沧浪”。
(5)玉婷大哥哥给贝凰和宇迪讲了“濯缨沧浪”的典故。
(6)去塔山阻击战纪念塔的车上,单于哥哥给莺茜和千箐讲了『濯缨沧浪』的历史故事。
(7)重庆市渝南田家炳中学校的艾晋·葛洪《抱朴子·释滞》:『濯缨沧浪,不降不辱。』。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濯濯:zhuó 1、<动>洗涤。《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又] 用……洗涤。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濯濯] (1)肥泽貌。(2)光秃貌。(3)清朗,明净。
缨缨:yīng 1、<名>冠带。《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2、<名>系人的长绳。《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沧沧:cāng 1、<形>寒冷。《两小儿辩日》:『日初出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2、<名>青绿色。任彦昇《赠郭桐庐》:『沧江路穷此,湍险方自兹。』[沧海] 1.大海。2.我国东海的别称。3.神话中的海岛名。[沧溟] 1.指高远的天空。班固《汉武帝内传》:『诸仙玉女聚居沧,其名难测,其实分别。』2.指大海。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诗:『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
浪浪:làng 1、<名>波浪。《石钟山记》:『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动>任纵;放纵。《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濯濯:《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角切,音浊。《说文》□也。《诗·大雅》可以濯罍。〈传〉濯,涤也。《仪礼·特牲馈食礼》反告濯具。〈注〉濯,漑也。又洗心亦曰洒濯。《左传·襄二十一年》洒濯其心。又《尔雅·释诂》濯,大也。《诗·大雅》王公伊濯。又光明也。《诗·大雅》钩膺濯濯。又《博雅》濯濯,肥也。一曰娱游也。《诗·大雅》麀鹿濯濯。又山无草木之貌。《孟子》是以若彼濯濯也。又饮也。《礼·少仪疏》将饮之,而跪之,曰赐濯。濯,犹饮也。又湖名。《广舆记》濯湖,在江西瑞州府新昌县。又《集韵》式灼切,音烁。水貌。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直敎切,音棹。《博雅》潲濯,滫也。一曰浣衣。又同櫂。《前汉·元后传》辑濯越歌。〈注〉濯,与櫂同。又《韵补》叶□玉切,音逐。《陶潜诗》洋洋平津,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缨缨:《未集中·糸字部》《广韵》於盈切《集韵》渠成切,□音婴。《正韵》於京切,音英。《说文》冠系也。《释名》缨,颈也,自上而系於颈也。《礼·曲礼》女子许嫁缨。又《玉藻》□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又《仪礼·既夕》荐马缨三就。〈注〉今马鞅。《周礼·春官·巾车》鍚樊缨。〈注〉缨,当胷,削革为之也。又《左传·桓二年》鞶厉游缨。〈注〉缨在马膺首如索帬。又《集韵》於正切,音郢。义同。考证:(《周礼·春官·巾车》锡樊缨。)谨照原文锡改鍚。
沧沧:《巳集上·水字部》《唐韵》七刚切《集韵》《韵会》千刚切,□音仓。水名。《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又河名。《水经注》湿水左会清夷水,亦谓之沧河。又湖名。《广舆记》在韶州府乐昌县。又州名。《广韵》后魏所置,盖取沧海为名。又《说文》寒也。《逸周书》天地之道有沧热。亦作仓。《扬雄·甘泉赋》东烛仓海。又《集韵》楚亮切,音创。与凔同。
浪浪:《巳集上·水字部》《广韵》鲁当切《集韵》《韵会》卢当切《正韵》鲁堂切,□音郞。沧浪,水名。《水经注》水出荆山,东西流为沧浪之水。又康浪,水名。《广舆记》在青州临湽。又浪浪,流貌。《屈原·离骚》沾余襟之浪浪。又聊浪,放荡貌。《扬雄·羽猎赋》聊浪乎宇内。又浶浪,惊扰貌。《张衡·西京赋》樛蓼浶浪。又博浪,地名。《前汉·地理志》河南阳武县有博浪沙。又乐浪,汉郡名,即古朝鲜国。又庄浪,县名,属平凉府。又《唐韵》来宕切《集韵》《韵会》《正韵》郞宕切,□音阆。波也。水激石遇风则浪。又鼓也。《孔稚圭北山移文》浪栧上京。又谑浪,不敬也。《诗·邶风》谑浪笑傲。〈注〉浪,意萌也。又井名。《张僧鉴浔阳记》湓城有浪井。又姓。晋浪逢。又《集韵》里党切,音朖。孟浪,犹较略也。一曰不精要之貌。《庄子·齐物论》夫子以为孟浪之言。徐邈读莽朗,向秀读漫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