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乐易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ōng xìn lè yì成语简拼:ZXLY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忠信樂易
成语解释
忠信:忠厚老实;乐易:欢乐,平易。指为人忠厚老实,平易近人。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示例
(1)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
成语造句
(1)打开练习本,第二页上写着“忠信乐易”几个大字。
(2)鸽子写不出成语“忠信乐易”,所以单元测试只有99分。
(3)涵涵不会写成语“忠信乐易”的最后一个字。
(4)泉港区驿坂中学的随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忠信乐易”。
(5)仕程哥哥给缇藻和蓝予讲解了“忠信乐易”的故事。
(6)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
(7)去壶瓶山镇中心学校的面包车上,竞阳大哥哥给在去清江闯滩的时候,完颜大爷给小豆和东东讲了『忠信乐易』的典故。
成语出处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忠忠:zhōng 1、<动>尽心竭力做好分内的事。《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2、<形>忠贞;忠实。《出师表》:『此四君者,皆良实,志虑忠纯。』3、<名>忠诚的人。《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忠义] 忠贞节义。
信信:xìn 1、<形>言语真实;诚实。《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形>实在的;真实的。《祭十二郎文》:『呜呼!其信然邪?』3、<副>确实;的确。《促织》:『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4、<动>相信;信任。《促织》:『成述其异,宰不信。』5、<名>信用。《<指南录>后序》:『则直前诟虏帅失信。』6、<动>讲信用。《谏太宗十思疏》:『信者效其忠。』7、<名>信物;凭证。《中山狼传》:『是皆不足以执信也。』8、<名>使者;送信的人。《孔雀东南飞》:『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9、<名>消息;音讯。《柳毅传》:『长天茫茫,信耗莫通。』10、<名>快信;信件。《红楼梦》:『弟于内家信中写明,不劳吾兄多虑。』11、<动>任随;随意。《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shēn<动>通『伸』。伸展;伸张。《中山狼传》:『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信步] 随意行走。
乐乐:yuè 1、<名>音乐。《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2、<名>乐器。《周礼·春官》:『掌六律六同之和……以为乐器。』3、<动>欣赏音乐。《庄暴见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lè 1、<形>快乐。《兰亭集序》:『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又] <形意动>以……为乐。《谏太宗十思疏》:『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2、<名>乐趣。《岳阳楼记》:『此乐何极。』3、<动>喜欢;乐意。《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乐方] 音乐的法度。[乐岁] 丰年。
易易:yì 1、<动>交换。《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论积贮疏》:『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2、<动>改变;变换。《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3、<形>容易,与『难』相对。《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4、<动>轻视。《童区寄传》:『贼易之,对饮酒,醉。』5、<形>平坦。《李愬雪夜入蔡州》:『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
忠忠:《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陟弓切《集韵》《韵会》《正韵》陟隆切,□音中。《说文》敬也。《玉篇》直也。《增韵》内尽其心,而不欺也。《周礼·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疏〉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谓言出于心,皆有忠实也。又《六书精蕴》竭诚也。《书·伊训》为下克忠。〈传〉事上竭诚也。又不贰也。《诗·邶风·北风笺》诗人事君无二志,勤身以事君,忠也。又《广韵》无私也。《左传·成九年》无私,忠也。《后汉·任延传》延曰:私臣不忠,忠臣不私。又厚也。《周语》忠非亲礼。〈注〉厚也。又《諡法》危身奉上,险不辞难曰忠。又州名。古巴东郡,唐置忠州。又渊名。《山海经》忠极之渊。又叶陟良切,音张。《汉溧阳长潘乾□》彬文烈武,扶弱抑强。龛刈骾雄,流恶显忠。考证:(《周礼·地官》一曰六德,智,仁,圣,义,忠,和。《郑疏》中心曰忠。)谨按疏非郑氏所作,谨照原书地官改大司徒。省郑字。
信信:《子集中·人字部》《唐韵》息晋切《集韵》《正韵》思晋切,□音讯。悫也,不疑也,不差爽也。《易·系辞》人之所助者,信也。《左传·僖七年》守命共时之谓信。又《尔雅·释地》大蒙之人信。〈注〉地气使然也。又《左传·庄三年》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诗·豳风》于女信处。又《周颂》有客信信。〈注〉四宿也。又符契曰信。《前汉·平帝纪》汉律,诸乗[音chéng]传者持尺五木转信。〈注〉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或用木为之。《后汉·窦武传》取棨信闭诸禁门。〈注〉棨,有衣戟也。又古人谓使者曰信。与讯通。《史记·韩世家》□轸说楚王,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司马相如·谕巴蜀檄》故遣信,使晓谕百姓。又州名。唐置信州,即今广信府。又姓。信陵君无忌之后。又复姓。《何氏姓苑》有信都,信平二氏。又《集韵》《正韵》□升人切。与申同。《易·系辞》往者,屈也。来者,信也。《诗·邶风》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礼·春官》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注〉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又叶斯邻切,音新。《诗·小雅》庶民弗信。叶上亲。◎按《正韵》云:韩王信本与淮阴侯同名,嫌误读作新。今《叙传》韩信音新,是信本有平、去两音,其读平者亦音,而非叶矣。
乐乐:《辰集中·木字部》《唐韵》五角切《集韵》《韵会》《正韵》逆角切,□音岳。《说文》五声八音之总名。《书·舜典》夔,命女典乐,敎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易·豫卦》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礼·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又钟鼓、羽龠、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孝经》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又姓。《左传》晋大夫乐王鲋,《战国策》燕乐毅。复姓。《孟子》乐正裘。又《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正各切,□音洛。喜乐也。《通论》喜者主於心,乐者无所不被。《易·系辞》乐天知命。《孟子》与民同乐。又《集韵》力照切《正韵》力召切,□音疗。《诗·陈风》可以乐饥。毛音洛,郑音疗。又《集韵》《韵会》《正韵》□鱼敎切。《论语》仁者乐山。又益者三乐。又《韵补》卢谷切,音禄。《太公·下略》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班固·东都赋》食举雍彻,太师奏乐,陈金石,布丝竹。又《唐韵》鲁刀切,音劳。《广韵》伯乐相马。一作博劳。考证:(《孝经》移风移俗,莫善于乐。)谨照原文移俗改易俗。
易易:《辰集上·日字部》《唐韵》羊益切《集韵》《韵会》《正韵》夷益切,□音亦。《说文》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易·系辞》《易》者,象也。〈疏〉《易》卦者,为万物之形象。〈又〉生生之谓易。〈注〉阴阳转易,以成化生。〈疏〉阴阳变转。《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注〉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者也。《孔颖达·周易正义》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朱子·周易本义》《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又《易·乾卦》不易乎世。〈注〉不为世所移易也。又《易·系辞》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公羊传·宣十二年》交易为言。〈注〉交易,犹往来也。又《书·尧典》平在朔易。〈传〉谓岁改易。又《礼·祭义》易抱龟南面。〈疏〉占易之官也。又《史记·项羽纪》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注〉正义曰:开张易旧处。又姓。《姓氏急就篇》易氏,易牙之后。又水名。《水经》易水出涿郡故安县阎乡西山。又州名。《广韵》赵分晋得中山,秦为上谷郡,汉置涿郡,隋为易州,因水名之。又《广韵》《集韵》《韵会》以豉切《正韵》以智切,□音异。《易·系辞》乾以易知。〈疏〉《易》谓《易略》。又《易·系辞》辞有险易。〈注〉之泰则其辞易,之否则其辞险。〈疏〉易,说易也。又《礼·檀弓》易墓非古也。〈注〉易谓芟治草木。《孟子》易其田畴。〈注〉易,治也。又《礼·祭义》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又《公羊传·文十二年》俾君子易怠。〈注〉易怠,犹轻惰也。又《公羊传·宣六年》是子之易也。〈注〉易,犹省也。又《论语》丧,与其易也,宁戚。《何晏注》和易也。《朱传》易,治也。又《尔雅·释诂》平、均、夷、弟,易也。〈注〉皆谓易直。〈疏〉易者,不难也。又《庄子·刻意篇》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又《史记·礼书》能虑勿易。〈注〉易,谓轻易也。又《韵补》叶余支切。《诗·小雅》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