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置若罔闻

www.16system.cn 2022-11-04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ì ruò wǎng wén
成语注音:ㄓㄧˋ ㄖㄨㄛˋ ㄨㄤˇ ㄨㄣˊ成语正音置,不能读作『zhǐ』。
成语简拼:ZRWW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置若罔聞成语辨形置,不能写作『知』;罔,不能写作『冈』或『网』。
成语英文:turn a deaf ear to成语日文聞(き)かぬふりをする,聞(き)き流(なが)す成语法文faire la sourde oreille成语德文etwas vǒllig ignorieren

成语解释

置:放,摆;若:好象;罔:没有。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成语释义

置,放着。罔,没有。『置若罔闻』指虽有耳闻,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不加理会。※#语或出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卷九·阁臣相构》。△『置之不理

成语辨析

一、[同]『置若罔闻』及『置之不理』都有不予理会的意思。[异]『置若罔闻』强调明明听到了,却未能做出应有的反应;『置之不理』语义较广,亦可表示把事情搁在一旁不处理。二、置若罔闻和『置之度外』;都含有『不放在心上』的意思。但置若罔闻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置之度外』指把生死、荣辱、安危、苦乐等放在个人考虑之外。

成语用法

一、[义]虽有耳闻,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不加理会。[类]用在『听而不闻』的表述上。[例](1)今天你如果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日後必将後悔!(2)他向来我行我素,对别人的指责与批评,置若罔闻。(3)朋友的殷殷告诫,他都置若罔闻,才会有今天的下场。(4)不管妻子怎麽吼叫,他仍置若罔闻地坐在那里,看着电视。(5)他所以会落到今日的下场,就是因为平日对朋友的告诫都置若罔闻。(6)虽然我的看法不见得十全十美,但他那置若罔闻的态度实在令人生气!(7)当主管的人假如对部属的意见都置若罔闻,怎能集思广益把公司办好呢?。二、作谓语、宾语;指不予理睬。

近义词

付之罔闻、置若勿闻、充耳不闻、不闻不问、马耳东风、闭目塞听、耳边风、秋风过耳、无动於衷、置之不理、置之度外、置之脑後、漠不关心、熟视无睹、漠然置之、置之不顾、不屑一顾、束之高阁

反义词

言听计从、铭记在心、如雷灌耳、刮目相看、聚精会神

关联成语

付之罔闻、置若勿闻

成语接龙

1、置若罔闻→闻宠若惊→惊魂落魄→魄散魂飞→飞黄腾达→达地知根→根株附丽→丽句清辞→辞微旨远→远至迩安→安身立命→命在朝夕→夕惕若厉→厉精图治→治病救人→人间天堂→堂堂一表→表里山河→河落海干→干干翼翼→翼翼小心→心惊胆裂→裂石穿云→云树遥隔→隔皮断货

2、置若罔闻→闻风丧胆→胆大包天→天下为公→公子王孙→孙庞斗智→智小谋大→大势已去→去天尺五→五言长城→城狐社鼠→鼠腹蜗肠→肠肥脑满→满山遍野→野鹤孤云→云树之思→思不出位→位不期骄→骄兵必败→败材伤锦→锦绣前程→程门度雪→雪北香南→南蛮鴂舌→舌挢不下

3、置若罔闻→闻风丧胆→胆裂魂飞→飞殃走祸→祸从口出→出没无常→常年累月→月下花前→前功皆弃→弃旧迎新→新亭对泣→泣麟悲凤→凤食鸾栖→栖丘饮谷→谷父蚕母→母难之日→日居月诸→诸子百家→家成业就→就汤下面→面誉背非→非我族类→类聚群分→分别门户→户曹参军

4、置若罔闻→闻名遐迩→迩安远至→至当不易易子而教→教学相长→长颈鸟喙→喙长三尺→尺蠖求伸→伸头探脑→脑满肠肥→肥鱼大肉→肉山酒海→海沸波翻→翻复无常→常胜将军→军不血刃→刃树剑山→山高水险→险象环生→生荣没哀→哀感中年→年事已高→高遏行云→云飞雨散

5、置若罔闻→闻声相思→思所逐之→之死靡二→二心两意→意气高昂→昂藏七尺→尺树寸泓→泓峥萧瑟→瑟调琴弄→弄鬼弄神→神魂摇荡→荡海拔山→山阴夜雪→雪上加霜→霜凋夏绿→绿鬓朱颜→颜面扫地→地广人希→希世之才→才气过人→人心惶惶→惶恐不安→安富恤穷→穷困潦倒

成语示例

(1)《清史稿·卷一二二·食货志三》:『江、浙内河一带漕船,讹诈商民,有买渡、排帮等名目。州县以兑米畏其挑剔,置若罔闻,滞运扰民,为害甚大。』

(2)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卷九·阁臣相构》:『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源)

(3)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置若罔闻,独有宝玉置若罔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

(4)《红楼梦·第一六回》:『宁荣两处上下内外人等莫不欢天喜地;独有宝玉置若罔闻。』

(5)《七侠五义·第五九回》:『丁大爷只管盘诘,北侠却毫不介意,置若罔闻。』

(6)《豆棚闲话·第四则》:『公子两耳听见,也只好置若罔闻,更苦无处栖身。』

(7)当主管的人假如对部属的意见都置若罔闻,怎能集思广益把公司办好呢?

(8)虽然我的看法不见得十全十美,但他那置若罔闻的态度实在令人生气!

(9)他所以会落到今日的下场,就是因为平日对朋友的告诫都置若罔闻。

(10)不管妻子怎麽吼叫,他仍置若罔闻地坐在那里,看着电视。

(11)朋友的殷殷告诫,他都置若罔闻,才会有今天的下场。

(12)他向来我行我素,对别人的指责与批评,置若罔闻。

(13)今天你如果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日後必将後悔!

成语造句

(1)成语「置若罔闻」是一个偏正式成语。

(2)城城不会写成语“置若罔闻”的最后一个字。

(3)春春写不出成语“置若罔闻”,所以昨天考试才考了99分。

(4)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置若罔闻”几个大字。

(5)大提琴是否接受了这个回答,还是对其置若罔闻?

(6)对另一方置若罔闻。要希望达成一致就需要尽量多地了解对方的立场。

(7)对朋友的痛苦置若罔闻的人,对个人的利益非常注意。

(8)菲比停顿了一会,仿佛对这个意为意大利警察组织的字眼置若罔闻。

(9)高台镇中的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置若罔闻”。

(10)很久以来,共产主义政府对这个问题置若罔闻,希望它能自生自灭,或者可能认为根据达尔文进化理论,自杀是控制人口的一种方式。

(11)尽管吉拉德和蒂里翁向政府有关部门和波尔多港口管理者竭力游说,希望为小岛争得一个正式的名分,但官方对此一直置若罔闻。

(12)尽管有广泛的新闻报道及与成员国和金融机构的书信往来,但这些呼吁被置若罔闻。

(13)铭珂叔叔给巾涪和柯荧介绍了“置若罔闻”的成语故事。

(14)那些关于旅行时只允许携带手提行李的主张和航空公司严厉的重量限制全被置若罔闻。

(15)然而,迄今为止,科学家们一直对阿森松岛的成功置若罔闻。

(16)他认为他掌控着一切,对其他事都置若罔闻。

(17)她匆匆穿过双扇玻璃门,对身后的呼唤也置若罔闻。

(18)她说她收集50个签名在一个请愿书上,送到行政官员,但这已经被置若罔闻。

(19)我很惊讶的是,这位有着房地产背景的先生,竟然也对那些支持更低叫价的更实际的数据置若罔闻。

(20)许多散户投资者对其面临的固有劣势置若罔闻,这么多业内人士提前获知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

(21)要从制度上加强监管并且严惩,对于那些置若罔闻的企业必须进行重惩,奖罚分明才能形成正气。

(22)一旦你真的听到,就不能置若罔闻。

(23)因此,受雇来救我们的人对于我们的推理和根据都置若罔闻。

(24)这些警告被置若罔闻,结果危机来了。

(25)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日方置若罔闻,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成语出处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阁臣相构》:『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推其微意,谓便做也得。』

成语典源

※#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卷九·阁臣相构》沈蛟门恼郭明龙,不必言矣,难道便要杀他。妖书事发,沈在阁中,闻有中书茅姓者进言云:『外边谓是郭侍郎。』沈嘿不应,遂传出乱做,郭几不免,此案遂为毒药。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推其微意,谓便做也得,遂揣摩迎合,甚至连及归德诸名士,岂嘿之一字,真是相体。流祸无穷,千古炯戒。[注](1)典故或见於明·周顺昌〈福州高璫纪事〉。(2)沈蛟门:沈一贯(西元1531~1651),字肩吾,号龙江,明浙江鄞县人。为人耿介,历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颇有盛名。与同事沈鲤不和,多相排挤,後於楚宗、妖书、京察三事处理不公,甚违清议。万历三十四年,与沈鲤同罢去官。卒谥文恭。(3)郭明龙:郭正域(西元1554~1612),字美命,明湖广江夏人。博通典籍,授编修,曾为光宗讲官,後为礼部右侍郎,掌翰林院。万历年间,妖书事起,祸延正域,去官还籍,命几不保,後举朝为之不平,得以幸免。十年後卒於家,追赠礼部尚书、太子少保,谥文毅。(4)嘿:音ㄇㄛˋ,沉静无声。同『默』。[参]明·周顺昌〈福州高璫纪事〉(据《周忠介公烬余集·卷一》引)按台以考察、阅操两大事命三司谕税监出陈,二守不听,会諡诏将临,复严谕速出迎诏,竟置罔闻,其悖逆至是,他奚论耶!

成语典故

明朝万历年间发生了『妖书』事件,祸连诸多朝中大臣,惊动全国上下。当时神宗已立长子为太子,即日後的光宗。而极为受宠的郑贵妃连生三子,有人便写了一篇文章,说郑贵妃谋立己子,并直指皇帝将来会改立太子。由於内容均为胡乱推测之语,时称之为『妖书』。神宗看了非常生气,下令锦衣卫查办,要找出写这篇文章的人,处以极刑。一时间,倾朝都笼罩於妖书的阴影下,许多大臣因此受到牵连。当时的大学士沈一贯素与礼部侍郎郭正域不合,郭正域曾是沈一贯的学生,但郭正域一直对沈一贯不服,时常忤逆他,沈一贯因此怀恨在心。妖书事发後,有人向他密告可能是郭正域所为。沈一贯知道郭正域的为人,不可能写下这篇大逆不道的文章,但一直对过去的事情耿耿於怀,不愿替他出言辩护,甚至火上加油,向皇帝暗示郭正域可能涉案。神宗听了大怒,下令将郭正域关起来,并免去他的官职。其他大臣见他命将不保,赶紧去向沈一贯说情,沈一贯才出面解除了部分危机。经历了这场事,郭正域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身边的许多人却受到牵连,自己也被罢官还籍,最後死於家乡。朱国帧在他的书中提到这件事,认为沈一贯只因宿怨,对不利於郭正域的密报『置若罔闻』,不加理会,甚至利用情势顺水推舟,让这件事扩大,连累许多无辜的人。後来『置若罔闻』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指虽有耳闻,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不加理会。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