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án lián qiān mò
成语简拼:TLQM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田連仟伯
成语解释
田间小路接连不断。形容田地广阔。同『田连阡陌』。
成语接龙
1、田连仟伯→伯道无儿→儿女成行→行思坐忆→忆苦思甜→甜言软语→语短情长→长林丰草→草木俱朽→朽棘不彫→彫虫篆刻→刻雾裁风→风木之悲→悲愁垂涕→涕零如雨→雨凑云集→集思广益→益国利民→民安国泰→泰山盘石→石火电光→光明磊落→落魄不偶→偶变投隙→隙穴之窥
2、田连仟伯→伯道无儿→儿女心肠→肠肥脑满→满面红光→光彩夺目→目不识丁→丁一卯二→二缶锺惑→惑世诬民→民和年丰→丰功茂德→德胜头回→回春妙手→手到病除→除恶务本→本枝百世→世世代代→代人受过→过而能改→改弦易张→张眉努眼→眼高手生→生炒热卖→卖乖弄俏
3、田连仟伯→伯道无儿→儿女之情→情孚意合→合盘托出→出言有章→章父荐屦→屦贱踊贵→贵少贱老→老成炼达→达人知命→命在旦夕→夕惕朝乾→乾乾翼翼→翼翼小心→心绪如麻→麻痹大意→意广才疏→疏财仗义→义胆忠肝→肝胆楚越→越古超今→今非昔比→比屋而封→封妻荫子
4、田连仟伯→伯歌季舞→舞文弄法→法海无边→边尘不惊→惊鸿艳影→影影绰绰→绰有余裕→裕民足国→国计民生→生老病死→死声活气→气冲斗牛→牛角挂书→书声琅琅→琅嬛福地→地动山摧→摧枯振朽→朽木生花→花样新翻→翻江倒海→海约山盟→盟山誓海→海枯石烂→烂熳天真
5、田连仟伯→伯劳飞燕→燕雀处屋→屋乌推爱→爱不忍释→释知遗形→形只影单→单枪独马→马工枚速→速战速决→决一胜负→负手之歌→歌功颂德→德言容功→功行圆满→满纸空言→言出法随→随寓随安→安身立命→命中注定→定国安邦→邦家之光→光焰万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田连仟伯”几个大字。
(2)虎虎不会写成语“田连仟伯”的最后一个字。
(3)淇涵大哥哥给丽柔和静琳讲述了“田连仟伯”的历史典故
(4)小斌写不出成语“田连仟伯”的拼音。
(5)猗氏镇大杨初中的卷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田连仟伯”。
成语出处
《汉书·食货志上》:『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田田:tián 1、<动>通『畋』,打猎。《庄暴见孟子》:『何以能田猎也?』2、<动>耕种。后来写作『佃』。《汉书·高帝纪》:『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3、<名>田地;农田。《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辨] 田,畋,佃。在打猎和耕种的意思上三字通用。但『田』有『田地』的意思,『佃』、『畋』没有。『佃』后来指租种官府或地主的土地,或指租种别人土地的农民,读diàn,『田』、『畋』都没有这个意义和读音。[田父] 老农夫。[田田] (1)很大的声音。(2)莲叶茂密的样子,也代指莲叶。(3)新鲜碧绿的样子。(4)浓郁。
连连:lián 1、<动>连接。《隆中对》:『东连吴会,西通巴蜀。』2、<副>连续;接连;多次。《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3、<动>联合。《<指南录>后序》:『约以连兵大举。』4、<名>牵连。《狱中杂记》:『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连城] (1)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2)比喻物品贵重,价值胜许多座城。[边襟] (1)彼此心连心。(2)姊妹丈夫的互称。[连理枝] (1)两棵树的枝连生在一起。(2)喻相爱的夫妻。(3)喻兄弟。(4)词调名。
伯伯:bó 1、<名>古代以伯(或孟)、仲、叔、季为排行。伯为长兄,老大。《诗经·何人斯》:『伯氏吹埙,仲玩吹篪。』2、<名>对年龄大于白己的人的尊称。《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3、<名>伯父,父亲的哥哥。《陈情表》:『既无伯叔,终鲜兄弟。』4、<名>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笫三等。《殽之战》:『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5、<名>古代管一方的首领,后世沿用尊称地方长官。《陈情表》:『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bà<名>春秋时诸侯的盟主,又作『霸』。《荀子·王霸》:『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
连连:《酉集下·辵字部》《唐韵》力延切《集韵》《韵会》陵延切《正韵》灵年切,□音涟。《说文》员连也。《玉篇》合也,及也。《广韵》续也,还也。《集韵》属也。《正韵》接也。《诗·大雅》执讯连连。《朱传》属续貌。《礼·王制》十国为连,连有帅。《齐语》四里为连,十连为乡。《后汉·韩康传》连徵不至。又姻亲为连。《史记·尉佗传》及苍梧秦王有连。〈注〉有连者,连姻也。又黏鸟曰连。《淮南子·览□训》连鸟于百仞之上。又连尹、连敖,皆楚官名。《左传·襄十五年》屈荡为连尹。《史记·淮阴侯传连敖注》楚司马官也。又连山,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其卦以纯艮为首,山上山下,是名连山。又铅之未链者曰连。《史记·货殖传》长沙出连锡。又祈连,山名。《前汉·霍去病传》出北地,至祈连山。〈注〉即天山也。又《韵会》州名。汉属桂阳郡,隋置连州。又姓。《左传·庄八年》齐有连称。又《集韵》《韵会》《正韵》□力展切,音敛。难也。《易·蹇卦》往蹇来连。〈注〉连,亦难也。又迟久之意。又《集韵》连彦切,音摙。《礼·玉藻》连用汤。〈注〉连,犹释也。以汤洗足垢,乾洁其体也。又《集韵》郞旰切,音烂。连石,山名。《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连石。又叶离珍切,音邻。《陆云·夏府君诔》祈祈缙绅,泣涕留连。故作斯诔,着之不泯。泯音民。考证:(《史记·尉陀传》及苍梧秦王有连。〈注〉有连者,连姻也。)谨照原文尉陀改尉佗。(《前汉·霍光传》去北地,遂入祈连山。)谨照前汉书原文霍光改霍去病。去北地改出北地。遂入改至字。
仟仟:《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苍先切,音千。千人之长曰仟。又《汉志》仟佰之得。〈注〉仟谓千钱,佰谓百钱。又草盛也。《选诗》远树暧阡阡。《李善注》作仟。仟与芊同。
伯伯:《子集中·人字部》《唐韵》《集韵》《正韵》□博陌切,音百。《说文》长也。《释名》父之兄曰伯父。伯,把也,把持家政也。又兄曰伯。《诗·小雅》伯氏吹埙。又第三等爵曰伯。又《周礼·春官》大宗伯之职,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九命作伯。〈注〉上公有功德者,加命为二伯,得征五侯九伯者。〈疏〉公羊传,自陕以东,周公主之。陕以西,召公主之。是东西二伯也。言九伯者,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云九伯也。又妇人目其夫曰伯。《诗·卫风》伯也执殳。又马祖,天驷,房星之神曰伯。《诗·小雅》既伯既祷。〈注〉以吉日祭马祖而祷之。又鸟名。《左传·昭十七年》伯赵氏,司至者也。〈注〉伯赵,伯劳也。又姓。益之后。春秋时有伯宗,伯州犂。又同陌。《史记·酷吏传》置伯格长。〈注〉言阡陌村落皆置长也。又《正韵》必驾切。同霸。五伯,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也。伯叔伯长之义,后人恐与侯伯字溷,故借霸字别之。又叶蒲各切,音博。《诗·大雅》王锡申伯。叶下蹻濯。又叶壁益切,音必。《史记·叙传》维弃作稷,德盛西伯。又叶博故切,音布。《扬雄·解嘲》子胥死而吴亡,种蠡存而越伯。五羖入而秦喜,乐毅出而燕惧。考证:(《周礼·春官》大宗伯之职,九命作伯。〈疏〉公羊传,自陕以东周公主之。陕以西召伯主之。是东西二伯也。言九伯,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云九伯也。)谨照原文召伯之伯改公。言九伯下增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