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ān zhī zēng yè
成语注音:ㄊㄧㄢ ㄓㄧ ㄗㄥ ㄧㄜˋ
成语简拼:TZZY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添枝增葉
成语解释
比喻接连不断地附加。同『添枝接叶』。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夸张
近义词
添枝加叶、添枝接叶
成语接龙
添枝增叶→叶瘦花残→残军败将→将心比心→心手相应→应机立断→断梗浮萍→萍水相逢→逢场作乐→乐极悲来→来者不拒→拒之门外→外合里差→差强人意→意合情投→投传而去→去天尺五→五方杂厝→厝火燎原→原形败露→露面抛头→头头是道→道学先生→生杀与夺→夺席谈经
成语造句
(1)虎虎写不出成语“添枝增叶”,因此语文考试仅98分。
(2)金秀县罗香中学的於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添枝增叶”。
(3)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添枝增叶”几个大字。
(4)清杭叔叔给织璇和绽芸讲解了“添枝增叶”的历史故事。
(5)小瓜不会写成语“添枝增叶”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三章第六节:『当时五言诗正是一个新体,有文人便用之来添枝增叶的改写了一遍。』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添添:tiān(1)在原有的之外,增加同类的:添人;添水;添件衣服;添了三十台机器。(2)<方>生小孩儿。
枝枝:zhī 1、<名>从树干生出的枝条。《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又] <动>生出枝节。《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名>分枝。《荀子·效儒》:『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3、<形>分散。《荀子·解蔽》:『心枝则无知。』4、<动>通『支』。抵拒;支持。《左传·桓公五年》:『蔡卫不枝。』
增增:zēng 1、<动>增加。《治平篇》:『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2、<动>扩大。《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céng<形>通『层』。重叠。刘向《说苑·反质》:『宫室台阁,连属增累。』
叶叶:(一)yè 1、<名>植物的叶。《采草药》:『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2、<名>世;时期。肖统《文选序》:『自炎汉中叶。』3、<名>书页。一张称为一叶。王彦泓《寓夜》:『鼠翻书叶响。』(二)xié<形>和洽。王充《论衡·齐世》:『叶和万国。』[引] 合;共同。《旧五代史·汉隐帝纪》:『股肱叶谋,爪牙宣力。』[注] 1.『叶』是『协』的古字,古代不当树叶讲。除『叶韵』、『叶句』等少数情况外,一般写『协』,不写『叶』。2.在古代,『葉』和『叶』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上述(一)义项都不写作『叶』。现『葉』简化为『叶』。
添添:《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兼切,音沾。《玉篇》益也。通作沾酟。又《集韵》他念切,音栝。味益也。《李翊俗名小录》呼下酒具为添。
枝枝:《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章移切《正韵》旨而切,□音支。《说文》木别生条也。《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别生。《广韵》枝柯也。《左传·隐八年》疏枝布叶分。又散也。《易·下系》中心疑者其辞枝。又与支通。《诗·大雅》本支百世。左传作本枝。又支持也。《史记·项羽纪》诸将慑服,莫敢枝梧。《瓒曰》小柱为枝,斜柱为梧。又干支亦作干枝。《博雅》甲乙为干。干者,日之神也。寅卯为枝。枝者,月之灵也。又手节曰枝。《孟子》为长者折枝。《赵岐注》折枝,按摩手节也。又《管子·度地篇》水别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又枝江,县名。《前汉·地理志》属南郡。又姓。《姓苑》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为枝氏。又《集韵》翘移切,音只。枝指,多指也。《庄子·骈拇篇》骈拇枝指。又《集韵》渠羁切,音奇。《字林》横首枝也。又《集韵》居伪切,音攱。祭山名。又与校通。《仪礼·士昏礼》主人拂几授校。〈注〉校,几足,古文为枝。与□异。□即枚也。考证:(本作支。故曰别生,会意。)谨照原文改自本而分故曰别生。(《左传·隐八年》枝布叶分。)谨按所引乃隐八年疏,非正文。谨照原书八年下增疏字。
增增:《丑集中·土字部》《唐韵》作滕切《集韵》《韵会》咨腾切《正韵》咨登切,□音曾。《说文》益也。一曰重也。《诗·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史记·黄霸传》户口岁增。又衆[音zhòng]也。《诗·鲁颂》烝徒增增。又与层通。增城汉宫。见前城字注。《扬雄·甘泉赋》增宫参差。又与曾通。又《广韵》《集韵》《韵会》子邓切《正韵》子孕切,□音橧。賸也。
叶叶:《丑集上·口字部》《玉篇》古文协字。《后汉·律历志》叶时月正日。余详十部六画。又《集韵》同旪。《前汉·五行志》次四曰旪用五纪。〈注〉师古曰,旪读曰叶。又《正韵》同汁。《张衡·西京赋》五位相汁,以旅于东井。〈注〉汁、叶同。(叶)《唐韵》与涉切《集韵》《正韵》弋涉切,□音枼。《说文》草木之叶。《陆游诗注》吴人直谓桑曰叶。又世也。《诗·商颂》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又《博雅》聚也。又书册。《欧阳修曰》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后有叶子,似今策子。又姓。《通志·氏族略》叶氏,旧音摄,后世与木叶同音。又与□通。《仪礼·士冠礼》赞者洗於房中,侧酌醴,加柶,覆之面叶。〈注〉古文叶为□。又式涉切,音摄。《左传·及叶注》叶,今南阳叶县。又《韵补》叶,逆约切,音虐。《易林》桑芳将落,陨其黄叶。又叶於急切。《易林》同本异叶,乐人上德。东邻慕义,来兴吾国。又《集韵》徒协切,音牒。与□同,书篇名。《韵会》或作□,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