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án lián qiān mò
成语简拼:TLQM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田連仟佰
成语解释
仟佰:通『阡陌』。指田地广袤,接连不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富有
近义词
田连阡陌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封面上写着“田连仟佰”几个大字。
(2)晨晨写不出成语“田连仟佰”的拼音。
(3)臭臭不会写成语“田连仟佰”的最后一个字。
(4)文丽大哥哥给丁悦和修贵讲了“田连仟佰”的典故。
(5)武宣县东乡中学的孛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田连仟佰”。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立锥之地。』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田田:tián 1、<动>通『畋』,打猎。《庄暴见孟子》:『何以能田猎也?』2、<动>耕种。后来写作『佃』。《汉书·高帝纪》:『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3、<名>田地;农田。《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辨] 田,畋,佃。在打猎和耕种的意思上三字通用。但『田』有『田地』的意思,『佃』、『畋』没有。『佃』后来指租种官府或地主的土地,或指租种别人土地的农民,读diàn,『田』、『畋』都没有这个意义和读音。[田父] 老农夫。[田田] (1)很大的声音。(2)莲叶茂密的样子,也代指莲叶。(3)新鲜碧绿的样子。(4)浓郁。
连连:lián 1、<动>连接。《隆中对》:『东连吴会,西通巴蜀。』2、<副>连续;接连;多次。《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3、<动>联合。《<指南录>后序》:『约以连兵大举。』4、<名>牵连。《狱中杂记》:『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连城] (1)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2)比喻物品贵重,价值胜许多座城。[边襟] (1)彼此心连心。(2)姊妹丈夫的互称。[连理枝] (1)两棵树的枝连生在一起。(2)喻相爱的夫妻。(3)喻兄弟。(4)词调名。
佰佰:[bǎi] 『百』的大写。有仟佰之得。――《汉书·食货志上》。
连连:《酉集下·辵字部》《唐韵》力延切《集韵》《韵会》陵延切《正韵》灵年切,□音涟。《说文》员连也。《玉篇》合也,及也。《广韵》续也,还也。《集韵》属也。《正韵》接也。《诗·大雅》执讯连连。《朱传》属续貌。《礼·王制》十国为连,连有帅。《齐语》四里为连,十连为乡。《后汉·韩康传》连徵不至。又姻亲为连。《史记·尉佗传》及苍梧秦王有连。〈注〉有连者,连姻也。又黏鸟曰连。《淮南子·览□训》连鸟于百仞之上。又连尹、连敖,皆楚官名。《左传·襄十五年》屈荡为连尹。《史记·淮阴侯传连敖注》楚司马官也。又连山,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其卦以纯艮为首,山上山下,是名连山。又铅之未链者曰连。《史记·货殖传》长沙出连锡。又祈连,山名。《前汉·霍去病传》出北地,至祈连山。〈注〉即天山也。又《韵会》州名。汉属桂阳郡,隋置连州。又姓。《左传·庄八年》齐有连称。又《集韵》《韵会》《正韵》□力展切,音敛。难也。《易·蹇卦》往蹇来连。〈注〉连,亦难也。又迟久之意。又《集韵》连彦切,音摙。《礼·玉藻》连用汤。〈注〉连,犹释也。以汤洗足垢,乾洁其体也。又《集韵》郞旰切,音烂。连石,山名。《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连石。又叶离珍切,音邻。《陆云·夏府君诔》祈祈缙绅,泣涕留连。故作斯诔,着之不泯。泯音民。考证:(《史记·尉陀传》及苍梧秦王有连。〈注〉有连者,连姻也。)谨照原文尉陀改尉佗。(《前汉·霍光传》去北地,遂入祈连山。)谨照前汉书原文霍光改霍去病。去北地改出北地。遂入改至字。
仟仟:《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苍先切,音千。千人之长曰仟。又《汉志》仟佰之得。〈注〉仟谓千钱,佰谓百钱。又草盛也。《选诗》远树暧阡阡。《李善注》作仟。仟与芊同。
佰佰:《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韵会》《正韵》□莫白切,音陌。《说文》相什佰也。《前汉·食货志》仟佰之得。〈注〉千谓千钱,佰谓百钱。又《集韵》博陌切,音百。百人之长。又通作陌。《前汉·匡衡传》南以闽佰为界。〈注〉佰者,田东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