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ǎn shàng tè xià
成语注音:ㄊㄢˇ ㄕㄤˋ ㄊㄜˋ ㄒㄧㄚˋ
成语简拼:TSTX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忐上忑下
成语解释
指心神不定,恐惧不安。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神不安定
近义词
忐忑不定、忐忑不安
成语接龙
1、忐上忑下→下笔有神→神愁鬼哭→哭天喊地→地棘天荆→荆山之玉→玉堂人物→物阜民康→康庄大道→道不相谋→谋夫孔多→多愁善感→感慨激昂→昂然直入→入乡问俗→俗不可医→医时救弊→弊车羸马→马鹿易形→形影不离→离弦走板→板上砸钉→钉嘴铁舌→舌敝唇焦→焦金烁石
2、忐上忑下→下马冯妇→妇人孺子→子子孙孙→孙康映雪→雪月风花→花明柳暗→暗箭伤人→人心如面→面红耳赤→赤胆忠心→心胆俱裂→裂裳裹膝→膝行肘步→步人后尘→尘羹涂饭→饭坑酒囊→囊萤照书→书不尽言→言必有据→据为己有→有嘴无心→心殒胆落→落荒而逃→逃之夭夭
3、忐上忑下→下气怡声→声名藉甚→甚嚣尘上→上根大器→器满意得→得不补失→失时落势→势如劈竹→竹篱茅舍→舍己从人→人不自安→安老怀少→少安毋躁→躁言丑句→句比字栉→栉比鳞差→差强人意→意气洋洋→洋洋得意→意气相得→得不偿丧→丧胆亡魂→魂不著体→体贴入妙
4、忐上忑下→下气怡声→声气相通→通幽动微→微不足道→道不掇遗→遗编绝简→简贤附势→势如水火→火然泉达→达官贵要→要言妙道→道合志同→同年而语→语重心沉→沉厚寡言→言颠语倒→倒执手版→版筑饭牛→牛骥共牢→牢甲利兵→兵不血刃→刃迎缕解→解人难得→得胜头回
5、忐上忑下→下气怡声→声势烜赫→赫然而怒→怒火中烧→烧犀观火→火耕流种→种玉蓝田→田父献曝→曝书见竹→竹马之交→交相辉映→映雪囊萤→萤灯雪屋→屋乌之爱→爱别离苦→苦不可言→言不由中→中流砥柱→柱石之坚→坚强不屈→屈打成招→招花惹草→草率从事→事无巨细
成语造句
(1)冰冰写不出成语“忐上忑下”的拼音。
(2)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忐上忑下”几个大字。
(3)成语忐上忑下和心情有关。
(4)河西外国语学校的飞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忐上忑下”。
(5)芮芮不会写成语“忐上忑下”的最后一个字。
(6)震宇大哥哥给宛蓉和书玲讲了“忐上忑下”的典故。
成语出处
《宋元戏文辑佚·张资鸳鸯灯》:『吃了万千控持,谙了无限磨难,受了多少忐上忑下。』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上上:shàng 1、<名>上面;位置在高处的。《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墨池记》:『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2、<形>等级高的;质量高的;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名>地位高的人;主持、领导的人。《谋攻》:『上下同欲者胜。』特指君主、帝王。《周亚夫军细柳》:『上自劳累。』《东方朔》:『上伟之。』4、<形>时间或次序在前的。《屈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歉齐桓,中述汤武。』《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5、<动>上升;登上。《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游黄山记》:『十里,上黄泥冈。』6、<副>向上。《鸿门宴》:『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赵威后问齐使》:『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7、<动>献上;送上;呈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乃敢上壁。』《狱中杂记》:『狱辞上。中有立决者。』8、<动>向上;走向。《孔雀东南飞》:『上堂拜阿母。』《柳敬亭传》:『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9、<动>装上;加上。《冯婉贞》:『以枪上刺刀相博击。』10、<动>通『尚』。崇尚。《史记·秦始皇本纪》:『上农除未,黔首是富。』shǎng<名>上声。汉语声调之一。钟嵘《诗品序》:『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上足] (1)徒弟的美称,相当于『高足』。(2)指骏马。[上手] (1)技艺高超的人;高手。(2)先例;榜样。(3)先前经手的人。(4)较尊的位置;处在较尊的位置上的人。[上头] (1)首位;第一。(2)古代男子束发加冠或女子束发插笄,是成年人象征。娼妓初次接客。
下下:xià 1、<名>下面;位置较低的处所。《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形>低。《采草药》:『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3、<形>下等;次序在后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之耳者,受下赏。』4、<名>地位低下的人;职务低的人;下级。《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5、<动>从高处到低处。《游黄山记》:『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又] <动使动>使……下去。《李愬雪夜入蔡州》:『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下之。』6、<动>降下;落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7、<动>下坠。《垓下之战》:『项王泣数行下。』8、<动>到……去。多指从上游向下游、从北向南、从大城镇去乡村等。《谭嗣同》:『君乃自湖南溯江,下上海。』9、<动>下达;颁布。《<指南录>后序》:『维扬帅下逐客之令。』10、<动>攻下;攻占。《陈涉世家》:『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11、<动>少于;低于。《师说》:『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矣。』12、<动>谦下;降低身份去交往。《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13、<量>表示动作的次数。《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14、<名>方面;方。柳宗元《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下车] 地方官员风到任。[下处] 临时居住的地方;寓所;客店。
忐忐:《卯集上·心字部》《五音集韵》吐敢切,音毯。忐忑,心虚也。又《字汇补》口梗切,音恳。《道藏·三元经》心心忐忑。
上上:《子集上·一字部》(古文)丄《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时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对下之称。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亲上。又《广韵》君也。太上极尊之称。《蔡邕·独断》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号。又上日。《书·舜典》正月上日。〈注〉孔氏曰:上日,朔日也。叶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类。又姓。汉上雄,明上观,上志。又上官,复姓。又《唐韵》时掌切《集韵》《韵会》《正韵》是掌切,□商上声。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云上于天。《礼·曲礼》拾级聚足,连步以上。又进也。《前汉·东方朔传》朔上三千奏牍。又与尙通。《诗·魏风》上慎旃哉。《前汉·贾谊传》上亲,上齿,上贤,上贵。又《匡衡传》治天下者审所上。又《韵补》叶辰羊切,音常。《楚辞·九怀》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骑霓兮南上。又叶时刃切,音慎。《王微观海诗》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莹。忽乗[音chéng]抟角势,超腾送崖上。又叶矢忍切,音审。《郭璞·游仙诗》翘首望太清,朝云无增景。虽欲思陵化,龙津未易上。《说文》上,高也。指事。时掌切。◎按字有动静音,诸韵皆以上声,是掌切,为升上之上,属动,去声,时亮切,为本在物上之上,属静。今详《说文》上声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则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声矣。依诸韵分动静音为是。后仿此。考证:(《楚辞·九怀》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骑电兮忽上。)谨照原文骑电改骑霓。忽上改南上。
忑忑:《卯集上·心字部》《五音集韵》他德切,音忒。义见上。又《字汇补》端讨切,音倒。道藏读。
下下:《子集上·一字部》(古文)丅《广韵》胡雅切《集韵》《韵会》《正韵》亥雅切,□遐上声。在下之下,对上之称。《易·乾·文言》本乎地者亲下。又《说文》底也。《玉篇》后也。又贱也。又《仪礼·士相见礼》始见于君,执挚至下。《郑注》下谓君所。《贾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视袷已下,故言下也。又《集韵》《韵会》□亥驾切,遐去声。《正韵》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贵下贱。《诗序》君能下下。又《尔雅·释诂》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又去也。《周礼·夏官·司士》岁登,下其损益之数。又《韵补》叶后五切,音户。《诗·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与女叶。《吴棫曰》毛诗下字一十有七,陆德明皆此读。《□第·古音考》与吴同。又叶胡佐切,音贺。《曹丕·寡妇赋》风至兮清厉,阴云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考证:(《尔雅·释训》下,落也。)谨照原书释训改释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