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ú shǒu líng gōng
成语简拼:SSLG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俗手伶工
成语解释
伶:旧时指唱戏的人。指平凡的乐工。
成语接龙
1、俗手伶工→工力悉敌→敌不可纵→纵风止燎→燎原之火→火尽薪传→传龟袭紫→紫电清霜→霜凋夏绿→绿林豪士
2、俗手伶工→工力悉敌→敌国外患→患至呼天→天生尤物→物腐虫生→生妖作怪→怪怪奇奇→奇想天开→开场锣鼓
成语造句
(1)岗李第四中学的戢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俗手伶工”。
(2)冠冠写不出成语“俗手伶工”,导致期末考试才考了97分。
(3)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俗手伶工”几个大字。
(4)锦永大哥哥给淳嘉和若蕾讲了“俗手伶工”的典故。
(5)小美不会写成语“俗手伶工”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制谱》:『此谱即当宣付梨园,但恐俗手伶工,未谙其妙。』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俗俗:sú 1、<名>风俗;习俗。《屈原列传》:『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2、<名>世俗;一般的人。《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3、<名>通俗;民间。《林黛玉进贾府》:『南省俗谓之辣子。』4、<形>庸俗;平庸。《张衡传》:『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5、<名>佛教、道教称世间或未出家的人。李石《续博物志》:『僧一行,本名遂,俗姓张氏。』
手手:shǒu 1、<名>人的手。[又] <动>手拿着;手持。《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2、<副>亲手;亲自。《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3、<名>控制的范围。《毛遂自荐》:『王之命,悬于遂手。』4、<名>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手谈] 下围棋。[手眼] 手段;技艺。
伶伶:líng 1、<名>古代的乐官。《国语·周语》:『问之伶州鸠。』2、<名>表演歌舞戏曲的人。《伶官传序》:『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3、<名>被役使的人。白居易《府斋感怀酬梦得》:『府伶呼唤争先到。』
工工:gōng 1、<名>工匠、手工业者。《荆轲刺秦王》:『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石钟山记》:『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2、<名>纺织、刺绣、雕刻等手工艺方而的工作。《管子·问篇》:『处女操工事者几何人?』3、<名>乐工;乐人。《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4、<形>精;精巧。《扬州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5、<动>善于;擅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江南弟子,最工轻薄。』《图画》:『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大铁椎传》:『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6、<名>官吏。《尚书·益稷》:『百工熙哉。』7、<名>通『功』。功效。《韩非子·五蠹》:『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俗俗:《子集中·人字部》(古文)圱《唐韵》似足切《集韵》《韵会》《正韵》松玉切,□音续。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释名》俗,欲也,俗人所欲也。《礼·曲礼》礼从宜,使从俗。又《周礼·天官》八则治都鄙,六曰礼俗,以驭其民。又不雅曰俗。《黄庭坚曰》士俗不可医。或问不俗之状,庭坚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於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说文》从人,谷声。《徐曰》俗之言续也。转相习也。考证:(相如上林赋徼□受屈。)谨照原文上林赋改子虚赋。
手手:《卯集中·手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释名》手须也,事业所须也。《急就篇》卷捥节爪拇指手。《师古注》及掌谓之手。《易·说卦》艮为手。〈疏〉艮既为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为手也。《礼·玉藻》手容恭。又以手执器亦曰手。《礼·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传·庄十三年》曹子手刃而从之。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注〉言手击之。又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实沈参墟,封为晋侯。又叶赏吕切,音黍。《郭璞·神嘘赞》脚属於头,人面无手。厥号曰嘘,重黎所处。又叶矧视切,音矢。《宋玉·笛赋》延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又《说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谓之拳。非手即拳也。
伶伶:《子集中·人字部》《唐韵》《集韵》《韵会》□郞丁切,音零。独也。又弄也。伶人,弄臣也。又伶人,乐工也。伶伦,古乐师,世掌乐官,故号乐官为伶官。又《唐乐府序》伯牙作水伶操。又使也。厮役谓之使伶。又健伶,县名,属益州郡。又伶俐,黠慧也。又伶仃,与彾□同。伶俜,与竛□同。又《集韵》郞定切,音笭。又力正切,音令。义□同。
工工:《寅集中·工字部》《唐韵》古红切《集韵》沽红切,□音公。《说文》巧饰也,象人有□榘也。《广韵》巧也。《玉篇》善其事也。《诗·小雅》工祝致告。〈传〉善其事曰工。〈疏〉工者巧於所能。又《玉篇》官也。《书·尧典》允厘百工。又共工,官名。《书·尧典》共工方鸠僝功。又《韵会》匠也。《礼·曲礼》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周礼·冬官考工记》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又《正韵》事任也。《书·臯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集传》庶官所治,无非天事。又射工,虫名。《博物志》射工虫口中有弩形,气射人影,随所着处发疮。又通作功。《魏志·管辂传注》辂弟辰曰:与辂辨人物,析臧否,说近义,弹曲直,拙而不功也。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审曲面势。)谨照原文势改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