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ōng luó gòng yǐ
成语注音:ㄙㄨㄙ ㄌㄨㄛˊ ㄍㄨㄙˋ ㄧˇ
成语简拼:SLGY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鬆蘿共倚
成语解释
萝:寄生于松树上的能爬蔓的植物;倚:靠着。像松与萝那样相互依存。比喻夫妇和睦融洽。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接龙
1、松萝共倚→倚官挟势→势不可当→当门抵户→户曹参军→军令如山→山吟泽唱→唱沙作米→米盐博辩→辩口利辞→辞不达意→意气风发→发踪指示→示贬于褒→褒善贬恶→恶湿居下→下乔迁谷→谷马砺兵→兵不血刃→刃迎缕解→解衣卸甲→甲第连云→云树遥隔→隔皮断货→货赂公行
2、松萝共倚→倚老卖老→老之将至→至再至三→三等九格→格物致知→知止不殆→殆无孑遗→遗艰投大→大马金刀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封面上写着“松萝共倚”几个大字。
(2)凯轩哥哥给艳阳和忻颍讲解了“松萝共倚”的故事。
(3)可儿写不出成语“松萝共倚”的拼音。
(4)濛濛不会写成语“松萝共倚”的最后一个字。
(5)沙心初级中学的闾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松萝共倚”。
成语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我等本待和他琴瑟相谐,松萝共倚,争奈尘缘未断,蓦地思归。』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松萝松萝:地衣类的植物,植物体丝状,向下垂,灰白色,有许多细而短的侧枝,基部附着在松树或其他树木的树皮上。可入药,有祛寒退热的作用。也叫女萝。
松松:1、[古] 鬆[sōng] (1)发乱;乱发貌。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郏――唐·陆龟蒙《自怜赋》。(2)不紧。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唐·王建《宫词》。又如:松宽(亦作宽松。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放松);松松爽爽(轻松爽快);松怠怠(赖散的样子);松通(宽松,放宽)(3)不坚实。如:松脆;这点心松脆可口。(4)经济宽裕。如:『手头松』;松通(舒散,流通,宽裕)(5)不中用。有这等一个松驸马。――明·汤显祖《南柯记》。(6)慢。围棋术语。松,慢也。棋家取其玲珑透空,疏而不漏之谓也。――宋·徐铉《围棋义例》。2、[古] 鬆[sōng] (1)使松弛。如:松松螺丝;松帆。3、[古] 鬆[sōng] (1)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如:肉松;鱼松;鸡松。4、[sōng] (1)(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同本义。松,松木也。――《说文》;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2)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萝萝:luó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藤萝;茑萝;女萝;松萝。
共共:gòng 1、<动>共有;共用。《论语》:『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2、<副>共同;一起。《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3、<形>同样;一样。《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4、<介>跟;与。《祭妹文》:『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5、<连>和;与。《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6、<副>总共。《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gōng 1、<形>通『恭』,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2、<动>通『供』,供给;供应。《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gǒng 1、<动>通『拱』,拱手,两手合在胸前,表示恭敬。《荀子·赋篇》:『圣人共手。』2、<动>环绕。又写作『拱』。《论语·为政》:『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倚倚:yǐ 1、<动>靠着。《归去来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2、<动>拄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归来倚杖自叹息。』3、<动>随着;依照。《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倚傍] 取法。[倚阁] 暂停。阁,通『搁』。[倚重] 重视信赖。
松松:《辰集中·木字部》梥庺《唐韵》详容切《集韵》思恭切《正韵》息中切,□音淞。木也。《字说》松,百木之长,犹公,故字从公。《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史记·龟筴传》千岁之松,上有兔丝,下有茯苓。《摭遗》吴邓夫人伤脸,以琥珀屑灭痕。〈注〉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又甘松,香草名。《广志》细叶,蔓生,可合诸香。又长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风。又州名。《韵会》本河关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又江名。松江,《禹贡》三江之一。或作淞。考证:(《礼·礼器》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谨照原文松上增如字。贯上增故字。
萝萝:《申集上·草字部》《唐韵》鲁何切《正韵》郞何切,□音罗。《玉篇》女萝托松而生。《诗·小雅》茑与女萝,施于松柏。〈传〉女萝,兔丝,松萝也。〈疏〉松萝,自蔓松上生,枝正青,与兔丝殊异。《韵会》陆佃云:在木为女萝,在草为兔丝。《屈原·离骚》被薜茘兮带女萝。又《说文》莪也。《尔雅·释草》莪萝〈注〉今莪蒿也。又《尔雅·释草》葖芦萉〈疏〉今谓之萝卜。又苎萝,山名。见苎字注。
共共:《子集下·八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渠用切,蛩去声。《说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会意。《玉篇》同也,衆[音zhòng]也。《广韵》皆也。《增韵》合也,公也。《礼·王制》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史记·张释之传》法者,所与天下共也。又《唐韵》九容切《集韵》《韵会》居容切,□音恭。《前汉·王褒传》共惟秋法,五始之要。〈注〉服虔曰:共,敬也。师古曰:共,读曰恭。又姓。《氏族略》以国为氏。又地名。《诗·大雅》侵阮徂共。《韵会》阮国之地,在河内共城。又《集韵》古勇切《正韵》居竦切,□恭上声。《前汉·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注〉应劭曰:垂,臣名也。为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读曰龚。又向也。《论语》居其所而衆[音zhòng]星共之。又姓。《前汉·匈奴传》太守共友。〈注〉师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读曰龚。又《集韵》《正韵》□居用切,恭去声。《左传·僖四年》敢不共给。《前汉·成帝纪》无共张繇役之劳。〈注〉师古曰:共音居用反,谓共具张设。又《律正志》共养三德为善。◎按,共给,共养,有平、去二音,音别义同,故《正韵》东、送二韵共供两存之。又《正韵》忌遇切,音具。《周礼·天官·内饔》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注〉掌共,共当为具。又《集韵》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字汇》本作卄,象两手合持之形。今作共。考证:(《礼·王制》爵人于朝,与衆[音zhòng]共之。)谨照原文衆[音zhòng]改士。”
倚倚:《子集中·人字部》《唐韵》於绮切《集韵》巨绮切《韵会》《正韵》隐绮切,□音輢。因也。《老子·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又《左传·昭五年》薳启强曰:设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饮。又恃也。《前汉·韩信传》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又偏也,侧也。《礼·问丧》居于倚庐。又倚瑟,合曲也。《前汉·张释之传》慎夫人倚瑟而歌。今填词家谓之倚声。又姓。楚左史倚相之后。又《正韵》於戏切,音意。义同。又《集韵》与奇同。《荀子·修身篇》倚魁之行。〈注〉引《扬子·方言》:秦晋之间,凡物体不具谓之倚。又《庄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缭。音义同畸。《六书故》偏颇依倚,声义近而微不同。颇甚於偏,倚力於依,察声之广陿轻重,义可知也。凡文各有义,以彼喻此,终不亲切。《说文》依倚互相释,此类甚多,盖无所取之,取诸近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