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ōng xīn qì
成语简拼:SXQ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松心契
成语解释
松树苍劲挺拔,四季常青。用来比喻牢不可破的友谊。
成语示例
(1)蓬发颜空老,松心契独全。▼唐·李吉甫《癸巳岁吉甫圜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呈集贤院诸学士》
成语造句
(1)桂平糖厂中学的斛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松心契”。
(2)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松心契”几个大字。
(3)珉珉写不出成语“松心契”的拼音。
(4)文源叔叔给梓乐和沨蕾讲了“松心契”的历史故事。
(5)小乐不会写成语“松心契”的最后一个字。
(6)在前往天津市大港区第四中学的公车上,径亭大哥哥给芷萁和可立介绍了『松心契』的历史典故
(7)蓬发颜空老,松心契独全。见唐·李吉甫《癸巳岁吉甫圜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呈集贤院诸学士》。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酬喜相遇同州与乐天替代》:『日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心契心契:(1)指互相了解、心意投合的朋友。(2)喜爱,倾慕。
松心松心:[sōngxīn] 不提心;心里没有牵挂。儿子工作后,母亲松心多了。
松松:1、[古] 鬆[sōng] (1)发乱;乱发貌。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郏――唐·陆龟蒙《自怜赋》。(2)不紧。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唐·王建《宫词》。又如:松宽(亦作宽松。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放松);松松爽爽(轻松爽快);松怠怠(赖散的样子);松通(宽松,放宽)(3)不坚实。如:松脆;这点心松脆可口。(4)经济宽裕。如:『手头松』;松通(舒散,流通,宽裕)(5)不中用。有这等一个松驸马。――明·汤显祖《南柯记》。(6)慢。围棋术语。松,慢也。棋家取其玲珑透空,疏而不漏之谓也。――宋·徐铉《围棋义例》。2、[古] 鬆[sōng] (1)使松弛。如:松松螺丝;松帆。3、[古] 鬆[sōng] (1)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如:肉松;鱼松;鸡松。4、[sōng] (1)(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同本义。松,松木也。――《说文》;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2)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心心:xīn 1、<名>心脏。《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2、<名>心脏所在的胸部。《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名>内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熟读精思》:『读书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4、<名>想法;心意。《殽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5、<名>中心;中央。《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心志] 内心;意志。
契契:qì 1、<动>通『锲』。刻;锲刻。《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2、<名>契约;符契。《荆轲刺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3、<动>吻合;投合。《兰亭集序》:『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契勘] 宋代公文书用语。按查,考订,审核。
松松:《辰集中·木字部》梥庺《唐韵》详容切《集韵》思恭切《正韵》息中切,□音淞。木也。《字说》松,百木之长,犹公,故字从公。《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史记·龟筴传》千岁之松,上有兔丝,下有茯苓。《摭遗》吴邓夫人伤脸,以琥珀屑灭痕。〈注〉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又甘松,香草名。《广志》细叶,蔓生,可合诸香。又长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风。又州名。《韵会》本河关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又江名。松江,《禹贡》三江之一。或作淞。考证:(《礼·礼器》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谨照原文松上增如字。贯上增故字。
心心:《卯集上·心字部》《唐韵》息林切《集韵》《韵会》《正韵》思林切。《说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徐曰》心为大火,然则心属火也。《玉篇》《广韵》□训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礼·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又《释名》心,纤也。所识纤微无不贯也。又本也。《易·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注〉天地以本为心者也。《正义曰》言天地寂然不动,是以本为心者也。《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注〉得气之本也。《孔疏》得气之本,故巡四时,柯叶无凋攺也,心谓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诗序》情动于中。《正义曰》中谓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礼·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注〉不提心,谓不绝中央也。《古歌》日出当心,谓日中也。《邵雍清夜吟》月到天心处,言月当天中也。又东方五度,宿名。《史记·天官书》心为明堂。又《礼·明堂位》夏后氏祭心。〈注〉气主盛也。又《月令》季夏祭先心。〈注〉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则心为尊也。又去声。《吴棫·韵补》息吝切。《外纪》禹曰:尧舜之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下心字去声。又叶思真切,音新。《前汉·安世房中歌》我定正数,人告其心。敕身齐戒,施敎申申。又叶先容切,音松。《诗·大雅》吉甫作颂,□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前汉·礼乐志》流星陨,感惟风,籋归云,抚怀心。又叶思征切,音騂。《扬子·太□经》勤于心否贞。又叶桑鸠切,音修。《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箫叶疏鸠切。又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观海诗》善即谁为御,我来无别心。聊复寓兹兴,兹兴将何咏。《说文》长笺》借华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蕴同文诸书,各以意阐古文,与今文稍远,槪不泛引。《类篇》偏旁作忄。亦作□。◎按《字汇》《正字通》心俱音辛,误。辛在真韵,齐齿音也。心在侵韵,闭口音也。如心字去声,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盖信字为真韵内辛字之去声,乃齐齿音也。若侵韵内心字之去声,乃闭口音,有音而无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类是也。盖齐齿之辛,商之商也,闭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无别。
契契:《丑集下·大字部》《广韵》苦计切《集韵》《韵会》诘计切《正韵》去计切,□音栔。约也。《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礼·曲礼》献粟者执右契。〈注〉两书一契,同而别之。又合也。《周礼·天官》宰夫掌官契以治藏。《前汉·高帝纪》帝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唐书·□宗纪》木契铜鱼起兵。又神合也。《神仙传》魏伯阳作参同契二卷。又忧苦也。《诗·小雅》契契寤叹。又灼龟具。《诗·大雅》爰契我龟。〈注〉契,所以然火而灼之者也。又怯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马不契需。〈注〉契,怯。需,懦也。又姓。见《姓苑》。又《广韵》《集韵》《韵会》私列切《正韵》先结切。□同□,高辛氏子,舜五臣之一,商之祖也。《书·舜典》帝曰:契,汝作司徒。别作偰□。又《广韵》苦结切《集韵》《韵会》《正韵》诘结切。□同挈,勤苦也。《诗·邶风》死生契阔。又疎阔也。《前汉·范丹传》行路急卒,非□契阔之所。又刻也。《吕览》契舟求刃。与锲通。又绝也,缺也。《司马相如·封禅文》陛下谦让而弗发,契三神之欢。〈注〉三神,上帝,泰山,梁父。《前汉·毋将隆传》契国威器。又《集韵》欺讫切,音乞。契丹,国号。宋为南朝,契丹北朝,后攺号辽。又讫黠切,音拮。戏也。又叶似入切,音习。《祢衡颜子□》知微知章,闻一觉十用舍行藏,与圣合契。从丯从刀从大。俗作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