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qīn jiǔ juàn
成语注音:ㄕㄧˊ ㄑㄧㄣ ㄐㄧㄨˇ ㄐㄨㄢˋ
成语简拼:SQJJ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十親九睠
成语解释
指众多亲戚。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亲戚
近义词
三姑六婆
成语示例
(1)只那刘家十亲九眷,也就够他周流列国,辙环天下,传食于诸侯了。▲《醒世姻缘传》第八回
(2)…不分皂白,定了亲事。后来娶下一房奇丑的媳妇,十亲九眷面前,出来相见,做公婆的好没意思。又且丈夫心下不…——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3)…面催请亲族:『早来守候。』梅氏和善述到来,见十亲九眷都在眼前,一一相见了,也不兔说几句求情的话儿。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成语造句
(1)彬彬写不出成语“十亲九眷”的拼音。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上写着“十亲九眷”几个大字。
(3)芳芳不会写成语“十亲九眷”的最后一个字。
(4)立重庆国中的花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十亲九眷”。
(5)祝祥哥哥给潞萱和娠鈺讲解了“十亲九眷”的故事。
(6)后来娶下一房奇丑的媳妇,十亲九眷面前,出来相见,做公婆的好没意思。
(7)只那刘家十亲九眷,也就够他周流列国,辙环天下,传食于诸侯了。见《醒世姻缘传》第八回。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梅氏和善述到来,见十亲九眷都在眼前,一一相见了,也不免说几句求情的话儿。』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十十:shí 1、<数>十。2、<数>泛指数目大。《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3、<数>十倍。《谋攻》:『十则围之,五则攻之。』4、<数>十分之……《陈涉世家》:『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亲亲:qīn 1、<名>父母。《冯谖客孟尝君》:『冯公有亲乎?』2、<形>亲的;血统最接近的。《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3、<名>亲人;亲族。《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4、<动>亲近;接近。《荆轲刺秦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又] <名>亲近的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疏而不亲,还是不说罢。』5、<副>亲自。《江城子·密州出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九九:jiǔ 1、<数>九。2、<数>泛指多数或多次。《齐桓晋文之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九泉] (1)深渊。(2)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指阴间。[九天] (1)指天的中央和八方。(2)指天的最高处。(3)道家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九原] (1)山名,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为晋代卿大夫的墓地。(2)指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九州] (1)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具体说法不一。《尚书·禹贡》中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2)泛指中国。[九族] 九代家族,即高祖、曾祖、祖、父、自身、子、子孙、曾孙、玄孙。《左传·桓公六年》注认为『九族』是外祖父、外祖母、从母子、妻父、妻母、姑之子、姊妹之子、女之子以及自己的同族。
眷眷:juàn 1、<动>回头看;回顾。《诗经·小雅·大东》:『眷言顾之,潸焉出涕。』2、<动>留恋;怀念。《归去来兮辞》:『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愚溪诗序》:『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3、<动>关怀;器重。《世说新语·宠礼》:『王珣、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王禹偁《送赵令公西京留守》:『元老优游盛,明君眷注隆。』4、<名>眷属;家属。《窦娥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
十十:《子集下·十字部》《唐韵》《韵会》是执切《集韵》寔入切《正韵》寔执切,□音拾。《说文》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具矣。易,数生于一,成于十。《易·系辞》天九地十。《前汉·韩安国传》利不十者,不易业。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汉·谷永传》天所不飨,什倍於前。《枚乗[音chéng]传》此其与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韵会》令官文书借作拾。又《陆游老学庵笔记》转平声,可读为谌。白乐天诗:绿浪东西南北路,红栏三百九十桥。宋文安公宫词:三十六所春宫馆,一一香风送管弦。鼂以道诗: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
亲亲:《酉集上·见字部》寴《唐韵》《正韵》七人切《集韵》《韵会》雌人切,□七平声。《广韵》爱也。《孝经序》亲誉日着。〈注〉慈爱之心曰亲。《荀子·不苟篇》交亲而不比。〈注〉亲谓仁恩。《周语》慈惠保民,亲也。又近也。《易·乾卦》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又《增韵》躬也。《诗·小雅》弗躬弗亲。〈笺〉言不躬而亲之也。《礼·文王世子》世子亲齐□而养。〈注〉亲,犹自也。又《释名》衬也。言相隐衬也。《增韵》姻也。《礼·大传》亲者,属也。〈疏〉谓有亲者,各以属而为之服。《左传·昭十四年》禄勳合亲。《杜注》亲,九族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阴礼敎亲,则民不怨。〈注〉谓男女之礼,婚姻以时,则男不旷,女不怨。又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管子·牧民篇》上服度则六亲固。又《前汉·礼乐志注》如淳曰:父、子、从父昆弟、从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为六亲。又姓。《史记·孟尝君传》齐王逐周最,而听亲弗。〈注〉亲弗,人姓名。《战国策》作祝弗。又通作新。《大学》在亲民。《程注》亲,当作新。又《唐韵》七遴切《集韵》《韵会》七刃切《正韵》寸遴切,□七去声。《左传·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注〉以亲疏为分别。《释文》有平去两音。又《广韵》亲家也。《集韵》婚姻相谓为亲。又叶苍先切,音千。《杨方·合欢诗》磁石引长针,阳燧下焱烟,宫商声相和,心同自相亲。《字汇》古从□。今省作亲。《集韵》或作媇儭。○按字汇补又作□□□,非。考证:(《诗·小雅》勿躬勿亲。)谨照原文改为弗躬弗亲。
九九:《子集上·乙字部》《唐韵》《正韵》举有切《集韵》《韵会》己有切,□音久。数也。《说文》阳之变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又算法曰九九。《韩诗外传》齐桓公设庭爎待人士,不至。东野有以九九见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犹礼之,况贤於九九者乎。〈注〉若今九章算法。又《荆楚岁时记》俗用冬至次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又《史记·驺衍传》中国之外,有赤县神州者九。又九之为言多也。《公羊传·僖九年》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言叛者衆[音zhòng],非实有九国也。宋赵鹏飞曰:会葵丘惟六国,会咸牡丘皆七国,会淮八国,犹汉纪谓叛者九起也。又阳九,戹也。《左思·吴都赋》世际阳九。〈注〉阳戹五,阴戹四,合为九。又姓。又复姓。《何氏姓苑》岱县人,姓九百,名里。又秦穆公时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马,见《列子》。又隷书防诈伪,凡纪数,九借用玖。《□绦曰》洪容斋五笔,九作久,阳数九为老久义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又《韵会》渠尤切,音仇。国名。《史记·殷本纪》九侯。〈注〉音仇。又《集韵》《正韵》□居尤切,音鸠。聚也。《论语》九合诸侯。《庄子·天下篇》禹亲操橐[音tuó]耜,以九亲天下之川。〈注〉九,读纠。纠合错亲,使川流贯穿注海也。九与鸠纠勼□通。
眷眷:《午集中·目字部》《唐韵》居倦切《集韵》《韵会》古倦切《正韵》吉掾切,□音卷。《说文》顾也。《博雅》向也。又回视也。《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又与睠通。《诗·小雅》睠睠怀顾。《韩诗》作眷眷,勤厚之意也。又《大雅》乃眷西顾。〈笺〉眷,本又作睠。又亲属也。《五代史·裴皞传》裴氏自晋魏以来,世为名族。居燕省者,号东眷。居凉者,号西眷。居河东者,号中眷。又或作婘。《史记·樊哙传》诛诸吕婘属。又姓。见《姓苑》。又茂眷,代北复姓。又壹斗眷,代北三字姓。《集韵》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