騃童钝夫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ái tóng dùn fū成语简拼:ATDF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騃童鈍夫
成语解释
指愚昧笨拙的人。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愚昧笨拙的人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騃童钝夫”几个大字。
(2)大双不会写成语“騃童钝夫”的最后一个字。
(3)朵儿写不出成语“騃童钝夫”的拼音。
(4)邝原哥哥给丁蕾和慕轩讲述了“騃童钝夫”的成语典故。
(5)郎君初中的无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騃童钝夫”。
成语出处
清刘大櫆《乌程闵君志铭》:『又善于诱掖,其言披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騃騃:(一)ái<形>痴呆;愚蠢。《汉书·息夫躬传》:『外有直项之名,内实騃不晓政事。』(二)sì<形>急走的样子。杜甫《有事于南郊赋》:『雷公河伯,咸駓騃以修耸。』
童童:tóng 1、<名>年轻的奴隶或奴仆。《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2、<名>儿童;少年。《童区寄传》:『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3、<形>秃;光秃。《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4、<形>幼稚;愚昧。?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7265.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忠恕缎率椤さ朗酢罚骸悍椿畚!籟童龀] 儿童;小孩。[童蒙] (1)幼稚不懂事的孩童。(2)知识浅陋。(3)愚昧无知。[童生] 明清时没有获得秀才资格成为官学生员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童子] (1)少年;儿童。(2)童生。
钝钝:dùn 1、<形>不锋利;不锐利。《荀子·性恶》:『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2、<形>心性迟钝;不灵活。刘勰《文心雕龙》:『且夫思有利钝,时有通塞。』《出师表》:『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这里的『钝』也是自谦之词。[钝眊] 衰颓。
夫夫:fū 1、<名>成年男子。《愚公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论积贮疏》:『一夫不耕,或受之饥。』2、<名>大丈夫。《左传·宣公十二年》:『闻敌强而退,非夫也。』3、<名>指服劳役或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智取生辰纲》:『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王建《宫词》:『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4、<名>女子的配偶;丈夫。《陌上桑》:『罗敷自有夫。』fú 1、<代>(1)这;那。《归去来兮辞》:『乐夫天命复奚疑?』(2)他。《左传·襄公二十年》:『使夫往而学焉。』2、<助>(1)用在句首,引起议论。《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2)用在句中,使语气显得舒缓。《论语·阳货》:『食夫稻,衣夫锦,放女安乎?』(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吧』。《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騃騃:《亥集上·马字部》《唐韵》五骇切《集韵》《韵会》《正韵》语骇切,□音□。《广韵》痴也。又《说文》马行仡仡也。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牀史切,音俟。駓騃,兽行貌。《张衡·西京赋》植物斯生,动物斯止。衆[音zhòng]鸟翩翻,羣兽駓騃。又《类篇》丈里切,音豸。义同。考证:(《张衡·西京赋》植物斯生,动物斯止。衆[音zhòng]鸟翩翩。)谨照原文翩翩改翩翻。
童童:《午集下·立字部》《广韵》《正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音同。独也。言童子未有室家者也。《增韵》十五以下谓之童子。《易·蒙卦》匪我求童蒙。《诗·卫风》童子佩觿。《谷梁传·昭十九年》羁贯成童。〈注〉成童,八岁以上。又《增韵》女亦称童子。《礼·记注》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又邦君妻自称之谦辞。《论语》夫人自称曰小童。又牛羊之无角者曰童。《易·大畜》童牛之牿。《诗·大雅》俾出童羖。又《释名》山无草木曰童,若童子未冠然。《庄子·徐无鬼》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注〉童土,无草木地。又地名。《前汉·功臣表》童乡侯钟祖。又草名。《尔雅疏》寓木,一名宛童。又稂,一名童梁。又童童,盛貌。《蜀志》先主舍东南角桑树童童,如小车盖。又《篇海》男有罪为奴曰童使。《易·旅卦》得童仆贞。《前汉·货殖传》童手指千。〈注〉童,奴婢也。《韵会补》童,奴也,幼也。今文僮幼字作童,童仆字作僮,相承失也。又姓。《急就篇注》颛顼子号老童,其后为姓。《广韵》汉有琅邪内史童仲玉。又《集韵》诸容切,音钟。《公羊传·桓十一年》公会宋公于夫童。〈注〉童,音钟。左氏谷梁皆作钟。又借作同。《列子·黄帝篇》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注〉童,同也。声之伪也。又叶徒黄切。《韩愈·此日足可惜诗》惊波暗合沓,星宿争翻芒。马乏复悲鸣,左右泣仆童。
钝钝:《戌集上·金字部》《唐韵》《韵会》徒困切《正韵》杜困切,□音遯。《说文》錭也。又《玉篇》顽钝也。《史记·□丞相世家》士之无耻顽钝嗜利者,亦多归汉。又《正字通》凡质鲁者曰钝。《前汉·鲍宣传》臣宣呐钝于辞。又《广韵》不利也。《前汉·贾谊传》莫邪为钝兮。《□琳·檄吴文》兵不钝锋。又《博物志》宝刃名。钝钩,欧冶子所作。又《淮南子·览冥训》钝闷以终。〈注〉钝闷,无情也。又通作顿。《贾谊·治安策》芒刃不顿。《前汉·翟方进传》迟顿不及事。
夫夫:《丑集下·大字部》《唐韵》甫无切《集韵》《韵会》风无切,□音肤。男子通称。《礼·郊特牲》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诗注》夫有传相之德,而可倚仗,谓之丈夫。又男女既配曰夫妇。《易·家人》夫夫妇妇。又先生长者曰夫子,妻称夫亦曰夫子。又《礼·曲礼》天子有后,有夫人。又妾曰如夫人。《左传·昭十七年》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又官名。《礼·王制·大夫注》大夫者,扶进人者也。又《周礼·地官》十夫有沟,百夫有洫,千夫有浍,万夫有川。又十六以上不成丁,曰余夫。又贩夫。《周礼·地官》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白乐天诗》楼暗攒倡妇,堤喧嗾贩夫。又执御行役曰仆夫。《诗·小雅》召彼仆夫,谓之载矣。又以我称人曰夫夫。《礼·檀弓》曾子指子游示人曰:夫夫也,为习于礼者。又人名。黔夫,齐威王疆场四臣之一。又国名。丈夫国,在维鸟北,见《山海经》。又邑名。柴夫,属燕地,见《齐语》。又山名。夫夫山,在风伯山之东,见《山海经》。○按《续通考》引此作大夫。又武夫,石之次玉者。《前汉·董仲舒传》五霸比于三王,犹武夫之于美玉。别作玞砆。又数名。《前汉·食货志》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又姓。又息夫,复姓。又《广韵》防无切《集韵》《韵会》冯无切《正韵》逢夫切,□音扶。语端辞。《论语》夫仁者。又语已辞。《论语》如斯夫。又有所指之辞。《论语》夫二三子也。又草名。《尔雅·释草》柱夫摇车。〈注〉蔓生,细叶紫花,可食,俗呼为翘摇车。又叶缚谋切,音浮。《□琳诗》仲尼以圣德,行聘徧周流。遭斥戹□蔡,归之命也夫。考证:(又国名。丈夫国,在维鸟,见《山海经》。)谨照原文维鸟下增北字。(《史记·董仲舒传》五霸比于三王。)谨按史记儒林传董仲舒传无此语,所引出前汉书,谨将史记二字改前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