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ái nǚ chī ér
成语简拼:ANCE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騃女癡兒
成语解释
指迷恋于情爱的男女。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迷恋情爱之人
近义词
騃女痴男
成语造句
(1)贝贝写不出成语“騃女痴儿”的拼音。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騃女痴儿”几个大字。
(3)晶晶不会写成语“騃女痴儿”的最后一个字。
(4)九里中学的风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騃女痴儿”。
(5)兆禄叔叔给博洋和凤滢讲了“騃女痴儿”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清·徐昂发《宫词》之五五:『百回过锦人间戏,騃女痴儿总未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騃騃:(一)ái<形>痴呆;愚蠢。《汉书·息夫躬传》:『外有直项之名,内实騃不晓政事。』(二)sì<形>急走的样子。杜甫《有事于南郊赋》:『雷公河伯,咸駓騃以修耸。』
女女:nǚ 1、<名>女子;妇女。《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又] 特指未婚女子。《西门豹治邺》:『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2、<名>女儿。《木兰诗》:『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rǔ<代>通『汝』,你。《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nǜ<动>嫁女。《后汉书·梁鸿传》:『埶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女工] (1)从事手工劳动的女子。(2)犹『女功』、『女红』,指妇女纺织、缝纫之事。
痴痴:chī 1、<形>傻;呆。《促织》:『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2、<形>着迷;入迷。张岱《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王冕读书》:『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痴騃] 呆傻。《周礼·秋官·司刺》郑玄注:『蠢愚,生而痴童昏者。』(童昏:年幼无知。)[痴狂] 1.疯癫。王充《论衡·率性》:『有痴之疾,歌啼于路。』2.无知而任性。元稹《六年春遣怀》诗:『童稚痴撩乱走,绣毬花仗满堂前。』[痴顽] 愚顽无知。常作为自谦之词。
儿儿:ér 1、<名>儿童;小孩子。《两小儿辩日》:『也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促织》:『民日贴妇卖儿,便无休止。』2、<名>青年男子。《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3、<名>儿子。《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左忠毅公逸事》:『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4、<名>儿子或女儿对父母的自称。《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又;『兰之惭阿母:「儿实无罪过」』5、<名>词缀。《朝天子·咏喇叭》:『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
騃騃:《亥集上·马字部》《唐韵》五骇切《集韵》《韵会》《正韵》语骇切,□音□。《广韵》痴也。又《说文》马行仡仡也。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牀史切,音俟。駓騃,兽行貌。《张衡·西京赋》植物斯生,动物斯止。衆[音zhòng]鸟翩翻,羣兽駓騃。又《类篇》丈里切,音豸。义同。考证:(《张衡·西京赋》植物斯生,动物斯止。衆[音zhòng]鸟翩翩。)谨照原文翩翩改翩翻。
女女:《丑集下·女字部》《唐韵》《正韵》尼吕切《集韵》《韵会》碾与切,□茹上声。《博雅》女,如也。言如男子之敎,人之阳曰男,阴曰女。《易·系辞》坤道成女。《诗·小雅》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礼·内则》女子生,设帨於门右。《淮南子·地形训》土地各以类生,泽气生女。又已嫁曰妇,未字曰女。《礼·曾子问》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又星名。须女四星,主布帛,为珍宝藏,一名婺女。十二月旦在北,二月旦中。又织女三星,天女也,主苽果丝帛,□见《星经》。又水名。《山海经》峄臯之山,其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之水。又□女,九天妃也。黄帝与蚩尤战,不胜,归太山,遇一妇人,曰:吾所谓□女者。见《□女战法》。又金女,西王母也,厥姓缑氏,见《集仙录》。又青女,霜神也,至秋三月地气下藏,青女乃出,以降霜雪,见《淮南子·天文训》。又奼女,丹汞也。河上奼女,得火则飞,见《参同契》。又国名。女子国,在巫咸北。《郭璞·图赞》女子之国,浴于黄水。乃媷乃字,生男则死。又东女国,女主号賔就。见《唐书·西域传》。又扶桑东千里有女国,其人容貌端正,身体有毛,见《通考》。又姓。汤贤臣女鸠,女房,汉贤良女敦,晋大夫女叔宽。又梵言阿摩,此言女,言母。苏弗室利,此言善女。又鹦□名雪衣女,见《汉武外传》。鹊名神女,见《古今注》。蚬名缢女,见《尔雅·释虫》。螟蛉名戎女,见《毛诗·注疏》。又《集韵》《韵会》□忍与切。同汝,对我之称。又《广韵》《集韵》《韵会》□尼据切,茹去声。以女妻人曰女。《书·尧典》女于时。
痴痴:《午集中·疒字部》《广韵》丑之切《集韵》抽知切,□音螭。痴疵,病也。一曰不廉。《正字通》俗痴字。又《集韵》超之切,音迟。痴□,不达之貌。(痴)《唐韵》丑之切《集韵》《韵会》《正韵》超之切,□音鸱。《说文》不慧也。《徐曰》痴者,神思不足。亦病也。《前汉·韦贤传》今子独坏容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晻而不宣。《后汉·高士传》侯霸遣使徵严光,光曰:侯君房素痴,今小瘥耳。《晋书·王湛传》湛有隐德,人皆以为痴。又古人借书一瓻,还书一瓻,以盛酒酬之也。亦有作痴者。《艺苑雌黄》李济翁云:借书一痴,惜书二痴,索书三痴,还书四痴。又《颜氏家训》人无才思,自谓清华,江南号为詅痴符。
儿儿:《子集下·儿字部》《集韵》《韵会》□而邻切,音仁。《说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诘屈。《戴侗·六书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变其势。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儿若见。《郑樵·六书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又《集韵》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儿)(古文)《唐韵》汝移切《集韵》《韵会》《正韵》如支切,□尔平声。《说文》孺子也。象形。小儿头囟未合。又《韵会》男曰儿,女曰婴。又《韵会》儿,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又《仓颉篇》儿,嬬也。谓婴儿嬬嬬然,幼弱之形也。又《韵会》姓也。汉有儿宽。又《唐韵》五稽切《集韵》《韵会》研奚切《正韵》五黎切,□音霓。姓也。《前汉·艺文志》儿良一篇。〈注〉师古曰:六国时人也。《儿宽传》儿宽,千乘人也。又《韵会》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儿)考证:(《说文》孩子也。象形。小儿头囱未合。)谨照原文孩子改孺子。头囱改头囟。(《孟子》反其耄倪。)谨照原文耄倪改旄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