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mǐ jiǔ kāng
成语注音:ㄕㄧˊ ㄇㄧˇ ㄐㄧㄨˇ ㄎㄤ
成语简拼:SMJK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十米九穅
成语解释
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等
成语造句
(1)成语「十米九糠」是一个紧缩式成语。
(2)成语十米九糠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打开练习本,第二页上写着“十米九糠”几个大字。
(4)定一叔叔给燕萍和祁檬讲了“十米九糠”的历史故事。
(5)凡凡写不出成语“十米九糠”,因此语文考试只有98分。
(6)开县临江中学的朱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十米九糠”。
(7)小萌不会写成语“十米九糠”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拚着个十米九糠,问甚么两妇三妻,受了些万苦千辛。』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十十:shí 1、<数>十。2、<数>泛指数目大。《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3、<数>十倍。《谋攻》:『十则围之,五则攻之。』4、<数>十分之……《陈涉世家》:『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米米:1、mǐ(1)稻米;大米。(2)泛指去掉壳或皮后的种子,多指可以吃的:小米;高梁米;花生米;菱角米。(3)姓。2、mǐ公制长度的主单位,一米分为一百厘米,合三市尺。旧称公尺或米突。
九九:jiǔ 1、<数>九。2、<数>泛指多数或多次。《齐桓晋文之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九泉] (1)深渊。(2)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指阴间。[九天] (1)指天的中央和八方。(2)指天的最高处。(3)道家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九原] (1)山名,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为晋代卿大夫的墓地。(2)指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九州] (1)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具体说法不一。《尚书·禹贡》中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2)泛指中国。[九族] 九代家族,即高祖、曾祖、祖、父、自身、子、子孙、曾孙、玄孙。《左传·桓公六年》注认为『九族』是外祖父、外祖母、从母子、妻父、妻母、姑之子、姊妹之子、女之子以及自己的同族。
糠糠:kāng(1)稻、麦、谷子等作物子实的皮或壳(多指脱下来的)。(2)发空,质地变得松而不实(多指萝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如:糠心儿;萝卜糠了。
十十:《子集下·十字部》《唐韵》《韵会》是执切《集韵》寔入切《正韵》寔执切,□音拾。《说文》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具矣。易,数生于一,成于十。《易·系辞》天九地十。《前汉·韩安国传》利不十者,不易业。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汉·谷永传》天所不飨,什倍於前。《枚乗[音chéng]传》此其与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韵会》令官文书借作拾。又《陆游老学庵笔记》转平声,可读为谌。白乐天诗:绿浪东西南北路,红栏三百九十桥。宋文安公宫词:三十六所春宫馆,一一香风送管弦。鼂以道诗: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
米米:《未集上·米字部》《广韵》《正韵》莫礼切《集韵》《韵会》母礼切,□弥上声。《说文》粟实也。象禾实之形。〈注〉穬颗粒也。十,其稃汇开而米见也。八八,米之形。《郑康成·诗笺》米之率,粝十,□九,□八,侍御七。《周礼·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注〉九谷六米。〈疏〉九谷六米者,九谷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故云九谷六米。又姓。唐有米嘉荣。又学名。《礼·明堂位》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又《本草》蛇牀,一名蛇米。《广东新语》薏苡,一名□米,亦曰薏珠子。又《日本土风记》倭国十二支之巳曰米。考证:(《周礼·地官》舍人掌粟米之出入。)谨照原文粟米改米粟。
九九:《子集上·乙字部》《唐韵》《正韵》举有切《集韵》《韵会》己有切,□音久。数也。《说文》阳之变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又算法曰九九。《韩诗外传》齐桓公设庭爎待人士,不至。东野有以九九见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犹礼之,况贤於九九者乎。〈注〉若今九章算法。又《荆楚岁时记》俗用冬至次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又《史记·驺衍传》中国之外,有赤县神州者九。又九之为言多也。《公羊传·僖九年》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言叛者衆[音zhòng],非实有九国也。宋赵鹏飞曰:会葵丘惟六国,会咸牡丘皆七国,会淮八国,犹汉纪谓叛者九起也。又阳九,戹也。《左思·吴都赋》世际阳九。〈注〉阳戹五,阴戹四,合为九。又姓。又复姓。《何氏姓苑》岱县人,姓九百,名里。又秦穆公时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马,见《列子》。又隷书防诈伪,凡纪数,九借用玖。《□绦曰》洪容斋五笔,九作久,阳数九为老久义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又《韵会》渠尤切,音仇。国名。《史记·殷本纪》九侯。〈注〉音仇。又《集韵》《正韵》□居尤切,音鸠。聚也。《论语》九合诸侯。《庄子·天下篇》禹亲操橐[音tuó]耜,以九亲天下之川。〈注〉九,读纠。纠合错亲,使川流贯穿注海也。九与鸠纠勼□通。
糠糠:《未集上·米字部》《广韵》苦冈切《集韵》《韵会》《正韵》丘冈切,□音康。《玉篇》谷皮也。《前汉·食货志》贫者食糟糠。又《韵会小补》或省作康。《尔雅·释器》康谓之蛊。〈疏〉康,米皮,一名蛊。《左传·昭元年》谷之飞亦为蛊是也。又粃糠,烦碎也。《庄子·逍遥游》尘垢粃糠。〈注〉粃糠犹烦碎。又山名。《交州记》合浦海口有糠头山,相传越王舂米于此,积糠而成。又星名。《石氏·星经》箕前亦名糠。星明,大岁丰,小微,天下饥荒无米。《玉篇》本作穅。《集韵》或作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