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n xī zhī jiān
成语注音:ㄕㄨㄣˋ ㄒㄧ ㄓㄧ ㄐㄧㄢ
成语简拼:SXZJ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瞬息之閒
成语解释
极短暂的时间内。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很短暂的时间
近义词
转瞬之间
成语接龙
1、瞬息之间→间不容发→发奋为雄→雄鸡断尾→尾生之信→信步而行→行合趋同→同源异流→流言混话→话不相投→投河觅井→井臼亲操→操之过切→切齿痛恨→恨之入骨→骨腾肉飞→飞黄腾踏→踏故习常→常胜将军→军不血刃→刃迎缕解→解纷排难→难鸣孤掌→掌上观纹→纹丝没动
2、瞬息之间→间不容发→发号施令→令人捧腹→腹背之毛→毛羽未丰→丰度翩翩→翩翩年少→少不更事→事核言直→直言取祸→祸中有福→福不盈眦→眦裂发指→指亲托故→故土难离→离经辨志→志骄气盈→盈盈一水→水软山温→温润而泽→泽被后世→世俗之见→见羹见墙→墙高基下
3、瞬息之间→间不容发→发皇张大→大谬不然→然糠自照→照功行赏→赏奇析疑→疑误天下→下乔迁谷→谷马砺兵→兵强则灭→灭绝人性→性命关天→天理良心→心粗气浮→浮名薄利→利绾名牵→牵肠挂肚→肚里蛔虫→虫臂拒辙→辙乱旗靡→靡然从风→风尘之惊→惊才絶艳→艳色绝世
4、瞬息之间→间不容发→发蒙解惑→惑世诬民→民和年丰→丰富多采→采薪之忧→忧心悄悄→悄然无声→声振林木→木石心肠→肠肥脑满→满脸春色→色厉胆薄→薄寒中人→人心向背→背本就末→末路之难→难以置信→信口开合→合从连衡→衡石程书→书香人家→家家户户→户限为穿
5、瞬息之间→间不容发→发无不捷→捷报频传→传经送宝→宝山空回→回心转意→意在笔先→先知先觉→觉人觉世→世异时移→移山跨海→海纳百川→川流不息→息息相关→关山阻隔→隔墙有耳→耳视目食→食前方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多草广→广土众民→民和年稔
成语示例
(1)且说刘有才那日哄了女婿上岸,拨转船头,顺风而下,瞬息之间,已行百里。▲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二
(2)…呀』,但见舟逐顺流下水,去若飞电,若现若隐,瞬息之间,不知几里。黄生沿岸叫呼。众船上都往水神庙祭赛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3)…刘有才那日哄了女婿上岸,拨转船头,顺风而下,瞬息之间,已行百里。老夫妇两口暗暗欢喜。宜春女儿犹然不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4)…是潇洒。倘不弃嫌,屈尊一顾。』三人下马齐行。瞬息之间,便到一个去处。人得门来,但见:小楼连苑,斗帐藏…——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成语造句
(1)才福大哥哥给捕玉和谢闺讲解了“瞬息之间”的典故。
(2)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瞬息之间”几个大字。
(3)菁菁不会写成语“瞬息之间”的最后一个字。
(4)龙龙写不出成语“瞬息之间”的拼音。
(5)仙岩中学的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瞬息之间”。
(6)瞬息之间,便草就一篇折子。
(7)两面用力,拖床行进速度极快,瞬息之间就可往返数里。
(8)但在这污泥之中瞬息之间也停留不得,更不能松开她手。
(9)他肩头急沉,于瞬息之间将斩力卸去了八成,跟着还击一拳。
(10)二人只因患得患失,于是忽喜忽忧,心情于瞬息之间接连数变。
(11)一切都在瞬息之间发生,那名刺杀薛世纶未遂的武师,转身欲逃。
(12)一个未立寸功的白面书生,凭什么瞬息之间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呢?
(13)且说刘有才那日哄了女婿上岸,拨转船头,顺风而下,瞬息之间,已行百里。
(14)生意成败得失之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瞬息之间就足以改变全局,更何况是。
(15)樊一翁大惊,急忙一个筋斗翻出,只要迟得瞬息之间,一丛胡子便全给他剪断了。
(16)但见他东滑西闪,左转右折,实无瞬息之间停留,在潭泥上转个圈子,回到原地。
(17)尹集中学的宦忠洪仁一个未立寸功的白面书生,凭什么瞬息之间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呢?
(18)在瞬息之间,无论是刀光剑林,还是龙卷风暴雨等等,全都围绕着饕餮疯狂地狂轰滥炸了起来。
(19)这一来,俄国经海参崴、长崎而达上海;对于中国的政情、商务、瞬息之间便能传到圣彼得堡。
成语出处
《北史·魏世祖太武帝本纪》:『雅长听察,瞬息之间,下无以措其奸隐。』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瞬息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一颗流星从天边落下来,瞬息间便消失了。
瞬瞬:shùn 1、<动>眨眼。《列子·汤问》:『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名>很短的时间。《活板》:『以草火,瞬息可成。』
息息:xī 1、<名>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庄子·逍遥遊》:『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动>呼吸;喘气。《柳毅传》:『当闭目,数息可达矣。』3、<动>叹息;叹气。《愚公移山》:『北山愚公长息曰。』4、<动>休息。《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5、<动>止息;停止。《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6、<动>平息。《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7、<动>通『熄』,熄灭。《曲突徙薪》:『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8、<动>增长。《庄子·秋水》:『消息盈虚,终则有始。』9、<动>繁殖;繁育。《赵威后问齐使》:『是助王息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10、<名>子女,特称儿子。《陈情表》:『门衰祚薄,晚有儿息。』11、<名>利息。《原君》:『此我产业之花息也。』[息男] 亲生儿子。[息女] 亲生女。
之之:zhī 1、<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间间:jiān 1、<名>中间;当中。指处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2、<名>期间;年间。指时间。《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副>近来,不久之前。《左传·成公十六年》:『以君之灵,间蒙甲胄,不敢拜命。』4、<量>,用于房屋。《归田园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jiàn 1、<名>间隙;空隙。《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2、<名>嫌隙;隔阂。《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有间矣。』3、<名>机会;空子。《<指南录>后序》:『至京口,得间奔真州。』4、<名>距离;差别。《淮南子·俶真》:『则美丑有间矣。』5、<动>间隔;隔离。《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6、<动>经历;持续。《狱中杂记》:『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7、<动>离间。《屈原列传》:『谗人间之,可谓穷矣。』8、<动>伺候;侦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内间主之情以告外。』9、<名>间谍。《史记·河渠书》:『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10、<动>参与;介入。《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1、<动>交杂;夹杂。《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12、<名>一会儿;片刻。《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13、<副>间断的;间或。《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4、<副>私下;暗地里。《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屏人间语。』15、<名>间道;偏僻的小路。《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xián<形>通『闲』。空闲;安静。《楚辞·招魂》:『像设君室,静间安些。』[间编] 脱编。[间步] 私下步行。[间道] (1)偏僻的小路。(2)从小路走。[间关] (1)辗转。(2)鸟叫声。(3)形容语言艰涩。[间阔] (1)远隔。(2)久别。[间行] 走小路;从小路走。[间色] 杂色,多色相配而成的颜色。
瞬瞬:《午集中·目字部》《广韵》舒闰切《集韵》《韵会》《正韵》输闰切,□音舜。目自动也。《列子·汤问篇》纪昌学射於飞卫,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宋史·韩世忠传》目瞬如电。又《埤雅》木槿朝生夕陨,一名舜。盖瞬之义取诸此。《陆机·文赋》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於一瞬。《司马法严位篇》一人之禁,无过瞬息。《玉篇》与瞚同。《集韵》亦作眴□瞤。
息息:《卯集上·心字部》《唐韵》相即切《集韵》《韵会》《正韵》悉即切,□音熄。《说文》喘也。《增韵》一呼一吸为一息。又大声叹曰太息。《战国策》闵王太息。〈注〉长出气也。《前汉·高帝纪》喟然太息。《师古注》太息之大也。又累气曰累息。《后汉·任延传》吏民累息。一曰止也。《礼·檀弓》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注〉息犹安也。言苟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辞。又处也。《诗·小雅》无恒安息。〈传〉息,犹处也。又生也。《周礼·地官》以保息六养万民。《前汉·宣帝纪》□者不可息。《师古注》息谓生长。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长也。又《礼·月令注》阳生为息。又子曰息。《东观汉记》此盖我子息也。《战国策》老臣贱息舒祺,最少。又《尸子》弃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语。〈注〉姑,妇也。息,小儿也。又出钱生子亦曰息。《周礼·地官·泉府》凡民之贷者,以国服为之息。又劳也。《仪礼·乡饮酒礼》乃息司正。〈注〉息,劳也。《释文》劳,力报反。又休也。《周礼·春官·龠章》以息老物。〈注〉休息之也。又《冬官·考工记·梓人》张兽侯,则王以息燕。〈注〉息者,休农息老物也。又《释名》息,塞也,塞满也。又国名。又新息县,本息故国,徙於东,故加新字。《左传·隐十一年》息侯伐郑。〈注〉息国,汝南新息县。《释文》一本作鄎。又安息,戎国,去长安万六百里。《风俗通》戎类有六,五曰鼻息。又土自长息无限,曰息壤。《山海经》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又姓。《姓苑》今襄阳有此姓。又息夫,复姓。又叶私列切,音屑。《苏轼·游香积寺诗》把玩竟不食,弃置长太息。幽寻恐不继,书版记岁月。从心从自,自亦声。《徐锴曰》自,鼻也。气息从鼻出。会意。考证:(《礼·檀弓》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谨照原文小人改细人。
之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间间:《戌集上·门字部》《唐韵》古闲切《集韵》《韵会》居闲切《正韵》居颜切,□音蕑。《说文》隙也。从门从月。会意,亦形。《徐锴曰》门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间□也。《礼·乐记》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庄子·山木篇》周将处夫材不材之间。又《史记·郭解传》洛阳人有相讐者,邑中贤豪,居间以十数,终不听。〈注〉居中为他道和辑之。《周语》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间。又容也。《礼·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远近间三席。〈注〉间,犹容也。《前汉·文帝纪》愿请间。《师古注》间,容也。犹今言中间也。请容暇之顷,当有所□也。又□也。《释名》间,□也。事功□省也。又车□声也。《诗·小雅》间关车之□兮。〈传〉间关,设□声也。又黄间,弩名。《前汉·李广传》射以大黄。〈注〉黄肩弩。晋灼曰:即黄间,大黄,其大者也。又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蒐于昌间。又人名。《史记·项羽纪》田角弟田间,故齐将。又《乐毅传》以乐毅子间为昌国君。〈注〉间,纪间反。又《集韵》《韵会》何间切《正韵》何艰切,□音闲。《集韵》安也。《诗·周南·窈窕淑女传》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间贞专之善女。《朱传》有幽间贞静之德。《左传·僖三十三年》皇武子曰: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若何。《周礼·地官·旅师》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间粟。〈注〉间民无职事者所出。《释文》□音闲。《礼·王制》其余以禄士,以为间田。《史记·信陵君传》侯生乃屛人间语。〈注〉间音闲。谓静语也。又《司马相如传》雍容间雅,甚都。〈注〉韦昭曰:间,读曰闲。又□也。《礼·曲礼》少间愿有复也。〈注〉言欲须少空间,有所白也。又《广韵》近也。《左传·成十六年》以君之灵,间蒙甲胄。〈注〉间,犹近也。又《广韵》古苋切《集韵》居苋切《韵会》居谏切《正韵》居晏切,□音襉。《尔雅·释诂》代也。《书·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传〉间,代也。《诗·周颂》皇以间之。《仪礼·燕礼》乃间歌鱼丽,笙由庚。又《尔雅·释言》俔也。〈注〉左传谓之谍。今之细作也。《释文》间音谏。又《博雅》□也。《释文》□即□谤之□。又《广韵》厠也。《易·屯卦注》固志同好,不容他间。正义曰:间者,厠也。五应在二,是坚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间厠其间也。《左传·隐三年》石碏曰:远间亲,新间旧。《释文》间,间厠之间。又迭也。《书·益稷》笙镛以间。〈传〉间,迭也。〈疏〉更迭间厠,相代之义,故间为迭也。吹笙击钟,更迭而作。又隔也。《前汉·楚元王传》或脱□,或间编。〈注〉间,古苋反。谓旧编烂绝,就更次之,前后错乱也。《韦□成传》间岁而祫。〈注〉间岁,隔一岁也。又与也。《左传·庄十年》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注〉间,犹与也。又空也。《前汉·高帝纪》步从间道走军。〈注〉间,空也。投空□而行,不公显也。又离也。《晋语》且夫间父之爱,而嘉其贶。〈注〉间,离也。又远也。《淮南子·俶真训》沟中之断,则丑美有间矣。〈注〉间,远也。又非正色曰间。《诗·卫风·绿兮衣兮传》绿,间色。又《广韵》瘳也。《正字通》病恒在身,无少空□,今病既损有空□,故谓病瘳为间也。又送也。又《正字通》非訾,亦曰间。又致□曰间。《左传·定四年》间□王室。又以计愚敌曰反间。孙子兵法,反间者,因敌间而用之也。又地名。《战国策》割河间以事秦。〈注〉间音谏。赵地。又《集韵》贾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蒐于昌间。◎按陆德明音义,间如字,无作上声读者。未知集韵何据。又《博雅》间,覗也。《释文》间,孤限切。覗,音司。又《集韵》下瞎切,音□。《尔雅·释诂》代也。施乾读。又《韵补》叶音巾。《高彪诗》人有计策,六奇五间。总兹三事,谋则咨询。考证:(《书·立政》相我爱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谨照原文爱民改受民。(《淮南子·淑真训》〈注〉间,远也。)谨照原书淑真训改俶真训。(《左传·定四年》间惎王室。)谨照原文间惎改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