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ì jiāo qì yíng
成语注音:ㄓㄧˋ ㄐㄧㄠ ㄑㄧˋ ㄧㄥˊ
成语简拼:ZJQY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志驕氣盈
成语解释
犹志骄意满。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志骄意满、志满气骄
成语接龙
1、志骄气盈→盈科后进→进贤退奸→奸淫掳掠→掠人之美→美如冠玉→玉碎珠沉→沉湎酒色→色衰爱弛→弛声走誉→誉满天下→下落不明→明枪暗箭→箭在弦上→上下同门→门无杂客→客死他乡→乡利倍义→义海恩山→山行海宿→宿水餐风→风尘之警→警愦觉聋→聋者之歌→歌功颂德
2、志骄气盈→盈千累万→万众一心→心烦意乱→乱七八遭→遭逢际会→会家不忙→忙忙碌碌→碌碌无奇→奇珍异宝→宝山空回→回筹转策→策马飞舆→舆死扶伤→伤教败俗→俗不可医→医时救弊→弊车羸马→马革裹尸→尸利素餐→餐风宿草→草莽英雄→雄才大略→略迹论心→心中无数
3、志骄气盈→盈盈秋水→水火之中→中原逐鹿→鹿皮苍璧→璧合珠联→联翩而至→至大至刚→刚肠嫉恶→恶声恶气→气谊相投→投石超距→距人千里→里出外进→进退失踞→踞炉炭上→上慢下暴→暴风骤雨→雨露之恩→恩断意绝→绝长继短→短刀直入→入境问禁→禁中颇牧→牧猪奴戏
4、志骄气盈→盈盈秋水→水月观音→音问两绝→绝圣弃智→智圆行方→方外之人→人满为患→患难与共→共为唇齿→齿落舌钝→钝学累功→功成不居→居安资深→深文傅会→会少离多→多情善感→感慨激昂→昂首天外→外宽内明→明婚正配→配套成龙→龙蛇飞舞→舞衫歌扇→扇枕温席
5、志骄气盈→盈盈一水→水菜不交→交臂历指→指鸡骂狗→狗偷鼠窃→窃玉偷花→花街柳市→市不二价→价廉物美→美意延年→年经国纬→纬武经文→文理不通→通才练识→识微见几→几不欲生→生吞活夺→夺眶而出→出处殊涂→涂歌里咏→咏嘲风月→月满则亏→亏心短行→行者让路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志骄气盈”几个大字。
(2)点点写不出成语“志骄气盈”的拼音。
(3)继黎叔叔给芩缨和晗韬讲述了“志骄气盈”的成语故事。
(4)罗源县西兰中学的奇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志骄气盈”。
(5)小皓不会写成语“志骄气盈”的最后一个字。
(6)不如冷他两日,他只说我们怕他,他却志骄气盈,不作准备。
(7)又以北地已平,关西通好,以为天下无事,因此志骄气盈,惟酒色是娱。
(8)在去往临江市宝山中学的时候,力天哥哥给梦厅和荡饲讲解了『志骄气盈』的故事。
成语出处
元·杨载《诗法家数·荣遇》:『后来诸公应诏之作,多用此体,然多志骄气盈,处富贵而不失其正者,几希矣。』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骄气骄气:[jiāoqì] 骄傲自大的习气。
志志:zhì 1、<名>心意;志向。《观沧海》:『歌以咏志。』《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动>立志。《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动>记忆;记;记住。《屈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4、<名>标记。《南齐书·韩系伯传》:『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5、<动>做标志。《桃花源记》:『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6、<名>记事的书或文章。《项脊轩志》:『余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7、<名>通『痣』,皮肤上的斑或小疙瘩。《梁书·沈约传》:『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
骄骄:jiāo 1、<形>(马)高大健壮。《诗经·卫风·硕人》:『四牡有骄。』2、<形>旺盛;强烈。王安石《孤桐》:『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3、<形>高傲;自大。《张衡传》:『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4、<动>对……傲慢无礼;傲慢对待。《信陵君窃符救赵》:『不敢以其富贵骄士。』5、<动>宠爱;娇惯。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少加孤露,母兄见骄。』
气气:qì 1、<名>云气;空气。《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龙虎,成五采。』《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2、<名>气候;天气。《采草药》:『此地气之不同也。』3、<名>景象;景色。《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4、<名>气息;呼吸。《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5、<名>气味。《狱中杂记》:『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6、<名>中医指责的元气。《柳毅传》:『闻子之说,气血俱动。』7、<名>气势;气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又] 使气;任性;使性子。《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8、<名>气节;志气。《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
盈盈:yíng 1、<形>满。《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2、<形>圆满。《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长也。』3、<形>旺盛。《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故克之。』4、<形>富裕。《汉书·马援传》:『致求盈余。』[盈盈] (1)仪态美观。(2)清澈透明。(3)含情的样子。
志志:《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韵会》职吏切《正韵》支义切,□音鋕。《说文》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论语》志於道。《诗序》在心为志。又《广韵》意慕也。《仪礼·大射仪》不以乐志。〈注〉志者,意所拟度也。《礼·少仪》问卜筮曰:义欤,志欤。义则可问,志则否。〈注〉义,正事也。志,私意也。又准志也。《书·盘庚》若射之有志。〈疏〉如射之有所准志,志之所主,欲得中也。又章志也。《礼·檀弓》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疏〉故为盛礼,以章明志识也。又本志也。《左传·襄元年》谓之宋志。〈注〉言宋本志,在攻取彭城也。又《左传·昭二十五年》以制六志。〈注〉为礼,以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又记也。与志同。或作识。《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前汉书》有十志。《师古曰》志,记也。积记其事也。《后汉·刘骏传》博见强志。又《集韵》昌志切。与帜通。旗也。《史记·张丞相传》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又箭镞也。《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骨镞不翦羽谓之志。〈注〉镞,今之錍箭。志,今之骨骲。又叶真而切,音支。《楚辞·九章》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骄骄:《亥集上·马字部》《唐韵》举乔切《集韵》《韵会》居妖切,□音娇。《说文》马高六尺为骄。《玉篇》壮貌。又野马也。又马□逸不受控制也。又《正字通》恣也,自矜也。《书·周官》位不期骄。《诗·小雅》骄人好好,劳人草草。又或作乔。《礼·乐记》齐音敖辟乔志。〈注〉乔音骄。又《集韵》娇庙切,音挢。骄骜,马行貌。又纵恣也。《史记·司马相如传》低卬夭蟜据以骄骜兮。〈注〉椐,直项也。骄骜,纵恣也。骄音居召反。又《五音集韵》居夭切,音矫。偾骄不可禁之势。《庄子·在宥篇》偾骄而不可系者,其惟人心乎。《音义》骄如字。又居表反。又《集韵》虚娇切《正韵》吁骄切,□音嚣。与獢同。短喙犬也。《诗·秦风》载猃歇骄。《释文》骄,本又作獢。许乔反。又古通虞韵。《前汉·叙传》汉兴柔远,与尔剖符。皆恃其岨,乍臣乍骄。考证:(《史记·司马相如传》夭蟜椐以骄骜兮。)谨照原文夭蟜上增低卬二字。椐改据。
气气:《辰集下·气字部》《唐韵》去既切《集韵》丘既切,□音炁。《说文》云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气、炁。又与人物也。今作乞。又《玉篇》去乙切《广韵》去讫切《集韵》《类篇》欺讫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气,小篆本作气。气为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为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后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笔以别之。又《六书正伪》气,俗用气,乃禀气之气。云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气虽别,而气、气字义实同,分属则泥矣,《正伪》之说非是。(气)(古文)《唐韵》去既切《集韵》《韵会》《类篇》丘既切,□音气。《玉篇》□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气相求。《系辞》精气为物。《礼·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又《祭义》气也者,神之盛也。〈注〉气谓嘘吸出入者也。又天气曰元气。《后汉·明帝纪》升灵台,望元气。〈注〉元气,天气也。又阴阳曰二气。《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又五气。《史记·五帝纪》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气。〈注〉王肃曰:五气,五方之气。又《书·洪范·曰雨曰阳曰燠曰寒曰风注》雨木气,阳金气,燠火气,寒水气,风土气为五气。又《素问》寒热风燥湿,五气之聚也。寒生水,热生火,风生木,燥生金,湿生土。又六气。《左传·昭元年》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也。又《庄子·逍遥游》乗[音chéng]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注〉平旦为朝霞,日中为正阳,日入为飞泉,夜半为沆瀣,与天□地黄为六气。《王逸·楚辞注》《陵阳子明经》春食朝霞,日欲出时黄气也。秋食沦阴,日没已后赤黄气也。冬食沆瀣,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幷[同并]天□地黄之气为六气。又年有二十四气。《内经》五日谓之□,三□谓之气。《书·正义》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随天转运,所以叙气节也。气节者,一岁三百六十五日有余,分为十二月,有二十四气,一为节气,谓月初也,一为中气,谓月半也,以彼迭见之星,叙此月之节气。又历家有□气法。《司马彪·续汉书》□气之法,为室三重,涂亹周密,布缇幔室中,以木为按,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上,以葭灰抑其内端,案正而□之。气所动者,其灰斯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又有望云气法。《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注〉视日旁云气之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史记·天官书》云气有兽居上者胜。〈又〉日旁云气,人主象。〈又〉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精华实息者吉,虚耗者凶。《邵谔·望气经》郁郁葱葱,隐隐隆隆,佳气也。绵绵绞绞,条条片片,兵气也。泽泽焰焰,女子气也。如藤蔓挂树者,宝气也。紫氛如楼者,玉气也。又道家有食气法。《参同契》食气鸣肠胃,吐正吸外邪。又以鼻触物亦曰气。《礼·少仪》执食饮者勿气。〈疏〉执尊长饮食,不鼻臭之也。又《唐韵》《集韵》□许既切。与饩、□□通。《说文》馈客刍米也。引《春秋传》齐人来气诸侯。又叶去讫切,音乞。《成公绥·啸赋》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又叶丘谒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赋》当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气。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音zhòng]疾之日歇。
盈盈:《午集中·皿字部》《唐韵》以成切《集韵》《韵会》怡成切《正韵》余轻切,□音嬴。《说文》满器也。《博雅》满也,充也。《易·丰彖》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诗·齐风》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左传·庄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礼·礼运》月生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又《祭义》乐主其盈。〈注〉犹溢也。又《扬子·方言》魏盈,怒也。燕之外郊,朝鲜冽水之间,凡言呵叱者,谓之魏盈。又国名。《山海经》大荒南有盈民之国。又州名。《唐书·地理志》诸蛮有盈州。又姓。晋栾盈之后。又古通作嬴。《正韵》盈缩,过曰盈,不及曰缩。《史记·蔡泽传》进退盈缩。《天官书》作嬴缩。《古诗》盈盈楼上女。〈注〉盈同嬴,容也。又叶与章切,音阳。《张籍·祭韩愈诗》新亭成未登,闭在庄西厢。书札与诗文,重叠我笥盈。《说文徐注》夃,古乎切,益多之义也。古者以买物多得为夃,故从夃。买物多得当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