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n tiān cóng rén
成语注音:ㄕㄨㄣˋ ㄊㄧㄢ ㄘㄨㄙˊ ㄖㄣˊ
成语简拼:STCR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順天従人
成语解释
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同『顺天应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廷
近义词
顺天应人、顺人应天
成语接龙
1、顺天从人→人多嘴杂→杂七杂八→八音遏密→密不通风→风花雪夜→夜不闭户→户曹参军→军临城下→下逐客令→令人瞩目→目定口呆→呆头呆脑→脑满肠肥→肥甘轻暖→暖衣饱食→食不充肠→肠肥脑满→满天星斗→斗鸡走狗→狗马声色→色飞眉舞→舞裙歌扇→扇席温枕→枕戈饮胆
2、顺天从人→人命危浅→浅斟低唱→唱筹量沙→沙里淘金→金戈铁骑→骑牛觅牛→牛头马面→面誉背非→非异人任→任达不拘→拘奇抉异→异军特起→起偃为竖→竖起脊梁→梁孟相敬→敬老慈少→少小无猜→猜枚行令→令人注目→目瞪口张→张三李四→四冲八达→达权知变→变心易虑
3、顺天从人→人命危浅→浅斟低唱→唱对台戏→戏蝶游蜂→蜂狂蝶乱→乱七八遭→遭逢时会→会逢其适→适材适所→所当无敌→敌众我寡→寡情薄意→意义深长→长驱直入→入乡问俗→俗不可医→医时救弊→弊衣疎食→食生不化→化为乌有→有脚阳春→春笋怒发→发扬光大→大地春回
4、顺天从人→人头攒动→动地惊天→天下为家→家贼难防→防患未然→然糠照薪→薪桂米珠→珠规玉矩→矩步方行→行不逾方→方桃譬李→李白斗酒→酒醉饭饱→饱学之士→士饱马腾→腾空而起→起偃为竖→竖起脊梁→梁上君子→子虚乌有→有来有往→往古来今→今来古往→往返徒劳
5、顺天从人→人微言贱→贱入贵出→出云入泥→泥猪瓦狗→狗彘不若→若合符节→节用裕民→民生在勤→勤学苦练→练兵秣马→马足龙沙→沙里淘金→金屋贮娇→娇皮嫩肉→肉飞眉舞→舞词弄札→札手舞脚→脚不点地→地北天南→南山铁案→案兵束甲→甲第连天→天真烂漫→漫天要价
成语造句
(1)成语顺天从人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2)记事本的封面上写着“顺天从人”几个大字。
(3)建建写不出成语“顺天从人”,导致期末考试仅仅考了97分。
(4)朗朗不会写成语“顺天从人”的最后一个字。
(5)香溢哥哥给昙诸和醋鱼介绍了“顺天从人”的成语典故。
(6)镇江中学的过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顺天从人”。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表状》:『及嗣守大位,行其所闻,顺天从人,传授圣嗣。』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顺顺:shùn 1、<动>顺着。《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2、<动>沿着。《赤壁之战》:『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3、<动>遵循。《叔向贺贫》:『宣其德行,顺其宪则。』4、<动>依顺;顺从。《陈情表》:『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5、<形>顺利。《赤壁之战》:『今日拒之,事更不顺。』6、<形>和顺。《狱中杂记》:『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7、<动>任随;放纵。《病梅馆记》:『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天天:tiān 1、<名>天空。《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秋声赋》:『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2、<名>天气;气候。《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名>自然;本性。《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4、<名>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子鱼论战》:『隘而不列,天赞我也。』《垓下之战》:『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5、<名>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天道] (1)自然规律。(2)天气。[天府] 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地方。[天光] 日光。天空的景象。[天理] (1)自然规律。(2)天然的组织结构。(3)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4)上天主持的公道。[天伦] 天然伦次,指兄弟。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天年] 自然寿命。[天书] (1)帝王的诏敕。(2)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3)比喻难认、难懂的书和文字。[天作之合] 天生的配偶。原指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特殊。
从从:cóng 1、<动>跟随;跟从。《垓下之战》:『有美人名虞,常幸从。』《荷蓧丈人》:『子路从而后。』《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又] <动使动>使……跟从;让……跟随。《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后生。』《左忠毅公逸事》:『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又] 追赶;追随。《孙子兵法·军争》:『佯北勿从。』《狼》:『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2、<动>顺从;听从。《论语·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3、<动>参与。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及使之从政,则茫然不知其方……』《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4、<动>依傍;紧靠着。《鸿门宴》:『樊哙从良坐。』5、<形>副,与『正』相对。《魏书·官氏志》:『前世职次皆无从品,魏氏始置之。』6、<动>行;做;处理。《教战守策》:『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群英会蒋干中计》:『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7、<动>任;任凭。《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介>由;自。《鸿门宴》:『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邹忌讽齐王纳谏》:『旦日,客从外来。』《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9、<介>跟;向。《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项脊轩志》:『从余问古事。』zòng 1、通『纵』。1. 1、<名>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王充《论衡·答佞》:『六国约从,则秦畏而六国强;三秦称横,则秦强而天下弱。』2.南北方向。《诗经·齐风·南山》:『衡从其亩。』(衡:东西方向。)2、<动>放纵。《汉书·王吉传》:『其后复放从自若。』[从良] 1.封建社会奴婢皆有籍,被释放或赎身为平民叫『从良』。张鷟《朝野佥载三·韦桃符》:『隋开皇中,京兆韦衮有奴曰桃符……衮至左卫中郎,以桃符久从驱使,乃放从。』2.旧指妓女脱离乐籍而嫁人。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卷十:『新太守至,营妓陈状,以年老乞出籍从。』[从容] 不慌不忙;悠闲舒缓。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出每迟。』[从事] 1.办事;处理事务。《史记·张仪传》:『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从于易。』2.官职名。《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以一少牢告庙。』[从一而终] 《周易·恒》:『妇人贞吉,从也。』本指用情始终如一。后指一女不事二夫,夫死不得再嫁。[从亲] 合纵相亲。《战国策·楚策一》:『故为王至计,莫若从以孤秦。』
人人:rén 1、<名>人类。《屈原列传》:『夫天者,人之始也。』2、<名>人民;众人。《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又] 人人;每人。《鱼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3、<名>别人;他们。《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人之老。』4、<名>人才;杰出的人物。《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5、<名>人品;人的品德操行。《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顺顺:《戌集下·页字部》巡《唐韵》《正韵》□食闰切,盾去声。《说文》理也。从页从巛,会意。川流也。《玉篇》从也。《诗·大雅》有觉德行,四国顺之。〈笺〉有大德行,则天下顺从其政。《释名》顺,循也,循其理也。又放之也。《仪礼·大射仪》大射正执弓,以袂顺左右隈。〈疏〉以袂向下,於弓隈顺放之。又山名,水名。《山海经》有顺山,顺水出焉。又《释名》凤皇五色,心文曰德,翼文曰顺。又《扬子·方言》目好谓之顺。〈注〉言流泽也。又《增韵》和也。《易·豫卦》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疏〉圣人和顺而动,合天地之德,故天地亦如圣人而为之。《礼·乐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又《增韵》不逆也。《尔雅·释诂》舒业顺,叙也。〈疏〉顺者不逆有叙也。又《諡法》慈惠徧服曰顺。又《小尔雅》顺,退也。考证:(《逸雅》顺,循也)谨按语出释名,今将逸雅改为释名。(《尔雅·释诂》舒业顺,叙也。〈疏〉顺本不逆有叙也。)谨照原文顺本改顺者。
天天:《丑集下·大字部》兲《唐韵》《正韵》他前切《集韵》《韵会》他年切,□腆平声。《说文》颠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镇也,居高理下,为物镇也。《易·说卦》乾为天。《礼·礼运》天秉阳,垂日星。荀子曰:天无实形,地之上至虚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别无天。《程子遗书》天之苍苍,岂是天之形。视下亦复如是。《张子正蒙》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朱子·语类》离骚有九天之说,诸家妄解云有九天。据某观之,只是九重。盖天运行有许多重数,里面重数较软,在外则渐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里转得愈紧矣。○按天形如卵白。细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处确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后九重便成硬殻。可见朱子体象造化之妙。今西洋历说,天一层缓似一层,此七政退旋,所以有迟速也。又星名。《尔雅·释天》天,根氐也。《周语》天根见而水涸。又古帝号。葛天氏,见《疏仡纪》。又神名。《山海经》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陶潜诗》□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兽名,非。又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后四野,无晴日,曰漏天。《杜甫诗》地近漏天终岁雨。又山名。《九州要记》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黄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注〉天山,即祁连山。又天,乐名。钧天广乐,见《史记·赵世家》。又署名。《唐六典》内阁惟秘书阁,宏壮曰木天。今翰林院称木天署。又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又髡□。《易·暌□》其人天且劓。又姓。汉长社令天高。见《姓苑》。○按先韵,古与真文通,故天字皆从铁因反。考之经史皆然,惟《易》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与庚青通耳。《正字通》谓,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论颇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从从:《子集中·人字部》《说文》从本字。《陆佃曰》二人向阳为从,向阴为比。士之趋向,不可不慎。(从)《广韵》疾容切《集韵》《韵会》《正韵》墙容切,□俗平声。《说文》本作从。相听也。《书·益稷》汝无面从。《说命》后从谏则圣。又《广韵》就也。《易·乾卦》云从龙,风从虎。《礼·曲礼》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又《尔雅·释诂》自也。《诗·小雅》伊谁云从。〈笺〉言谮我者,是言从谁生乎。《晋书·明帝纪》不闻人从日边来。又姓。《广韵》汉有将军从公。《何氏姓苑》今东筦人。又《广韵》《集韵》□七恭切,促平声。《广韵》从容也。《正韵》从容,舒缓貌。《书·君□》从容以和。《礼·中庸》从容中道。又《集韵》书容切,音舂。从容,久意。《礼·学记》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又《集韵》将容切,音踪。东西曰衡,南北曰从。《诗·齐风》衡从其亩。《史记·苏秦传》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又与踪通。《史记·聂政传》重自□以绝从。《前汉·张汤传》从迹安起。又《集韵》祖动切,音总。太高貌。《韵会》髻高也。《礼·檀弓》尔无从从尔。又《集韵》锄江切,浞平声。义同。又《唐韵》慈用切《集韵》《类篇》《韵会》才用切,□俗去声。《说文》本作□。随行也。《诗·齐风》其从如云。《论语》从我者,其由与。又《韵会》从天子曰法从,侍从。《书·囧命》其侍御仆从。《前汉·扬雄传》赵昭仪,每上甘泉常法从。〈注〉师古曰:以法言当从耳。一曰从,法驾也。《后汉·百官志》羽林郞掌宿卫侍从。又《集韵》《类篇》□似用切,音颂。同宗也。《尔雅·释亲》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释名》从祖父母,言从己亲祖别而下也,亦言随从己祖以为名也。又《集韵》子用切。与纵同。《礼·曲礼》欲不可从。《论语》从之纯如也。(从)考证:(《诗·齐风》从衡其亩。)谨照原文从衡改衡从。
人人:《子集中·人字部》《唐韵》如邻切《集韵》《韵会》《正韵》而邻切,□音仁。《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释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一人,君也。《书·吕□》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称也。《汤诰》嗟尔万方有衆[音zhòng],明听予一人诰。又二人,父母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国二邑。又官名。《周礼》有庖人,亨人,浆人,凌人之类。又枫人,老枫所化,见《朝野佥载》。又蒲人,艾人,见《岁时记》。又姓。明人杰。又左人,闻人,俱复姓。又《韵补》叶如延切,音然。《刘向·列女颂》望色请罪,桓公嘉焉。厥后治内,立为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