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ī zhū fù fěn
成语简拼:SZFF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施朱傅粉
成语解释
朱:红,指胭脂;傅:搽。搽粉抹胭脂。泛指修饰打扮。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近义词
施丹傅粉、涂脂抹粉
成语接龙
施朱傅粉→粉身碎骨→骨肉未寒→寒毛直竖→竖子成名→名声赫赫→赫赫之光→光阴如水→水转峰回→回眸一笑
成语示例
(1)其尼施朱傅粉,冶容艳佚,如介人之妇,其内服殷红,下饰亦红,二尼悉然。▲宋·丁用晦《芝田录·贾耽》
成语造句
(1)艾艾写不出成语“施朱傅粉”的拼音。
(2)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施朱傅粉”几个大字。
(3)雷雷不会写成语“施朱傅粉”的最后一个字。
(4)民族中学校的喜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施朱傅粉”。
(5)祎焓大哥哥给敬一和方妙讲解了“施朱傅粉”的典故。
(6)去桃园县立新坡国中的面包车上,师桔大哥哥给伊立和芯陶介绍了『施朱傅粉』的历史典故
(7)其尼施朱傅粉,冶容艳佚,如介人之妇,其内服殷红,下饰亦红,二尼悉然。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贾耽》。
成语出处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施施:shī 1、<动>实施;实行。《齐桓晋文之事》:『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2、<动>施展;使用。《促织》:『靡计不施,迄无济。』3、<动>施加;推与。《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动>搽抹。《林黛玉进贾府》:『唇若施脂。』5、<动>施舍;给予。《孔雀东南飞》:『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6、<名>恩惠;好处。《殽之战》:『未报秦施而伐其师。』7、<动>设置;安放。《口技》:『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shǐ<动>通『弛』。放松;解除。《后汉书·光武帝纪》:『遣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郡施刑屯北边。』yí 1、<形>邪;斜。《韩非子·诡使》:『谄施、顺意、从欲以危世者,近习。』2、<动>斜行。《孟子·离娄》:『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yì<动>延伸;延续。《叶公好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施生] 给人以生路。[施施] (1)慢走的样子。(2)喜悦自得的样子。
朱朱:zhū 1、<名>大红色。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动>涂成红色。《海瑞传》:『有势家丹朱其门。』3、<名>朱砂。矿物名,红色或棕红色,可入药,也可作颜料。白居易《白氏长庆集·自咏》:『朱砂贱如土,不解烧为丹。』[朱门] 古代王侯、权贵们大多用大红色涂染门户,因此,称豪门贵族为『朱门』。[朱颜] 青春红润的面容,泛指女子的美貌。
傅傅:fù 1、<名>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的人。《史记·商君列传》:『刑其傅公子虔。』2、<动>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史记·贾宜传》:『故令贾生傅之。』3、<动>通『附』,附着;靠近。《左传·僖公十年》:『皮之不存,毛之安傅。』4、<动>分布;涂。《林黛玉进贾府》:『越显得面如傅粉。
粉粉:fěn 1、<名>细末,特指化妆用的粉末。《林黛玉进贾府》:『越显得面如傅粉。』2、<名>用谷物粉末制成的食品。武汉臣《老生儿》:『宰下羊,漏下粉,蒸下馒头。』3、动<动>涂饰;粉饰。王之道《浣溪沙·赋春雪追和东坡韵四首》:『松毛粉白老翁须。』4、<动>碾碎;砸碎。于谦《石头吟》:『粉身碎骨浑不怕。』
施施:《卯集下·方字部》《唐韵》式支切《集韵》《韵会》商支切《正韵》申支切,□音诗。《说文》旗貌。齐乐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注〉徐锴曰:旗之逶迤。一曰设也。《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又《诗·邶风》得此戚施〈传〉戚施,不能仰者。〈笺〉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又《诗·王风》将其来施施。〈传〉施施,难进之意。〈笺〉施施,舒行伺间,独来见已之貌。《释文》施如字。《孟子》施施从外来。《赵岐注》施施,犹扁扁,喜悦之貌。《音义》丁如字,张音怡。又《周礼·天官·内宰》施其功事。〈注〉施,犹赋也。又《礼·祭统》施于蒸彝鼎。〈注〉施,犹着也。又《晋语》秦人杀冀芮而施之。〈注〉施,□其尸也。又《玉篇》张也。《增韵》用也,加也。又姓。《左传·桓九年》施父。〈注〉鲁大夫。《礼·亲记》孔子曰:吾食於少施氏而饱。〈注〉少施氏,鲁惠公子,施父之后。又《广韵》《集韵》《韵会》□施智切,音翅。惠也,与也。《易·乾卦》德施普也。〈又〉云行雨施。《礼·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左传·僖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注〉施,功劳也。《增韵》凡施设之施,平声。施与之施,□平去通押。又《集韵》《韵会》□以豉切,音易。《诗·周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传〉施,移也。又《诗·大雅》施于孙子。〈笺〉施,犹易也,延也。又《仪礼·丧服》绝族无施服。〈注〉在旁而及曰施。又《集韵》《韵会》□赏是切,诗上声。舍也,攺易也。通作弛。《周礼·天官·少宰》治其施舍。〈注〉施舍,不给役者也。《论语》君子不施其亲。《何晏注》施,易也。不以他人之亲易己之亲。《后汉·光武纪》将衆[音zhòng]部施□屯北边。〈注〉施,读曰弛。弛,解也。又《集韵》余支切,音移。□或作施。《史记·卫绾传》刃人之所施易。〈注〉施,读曰移。又《史记·贾生传》庚子日施兮。〈注〉施,矢遗反。索隐曰:施,犹西斜也。又《韵补》叶诗戈切。《汉·高祖戚夫人歌》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朱朱:《辰集中·木字部》《唐韵》章俱切《集韵》《韵会》钟输切《正韵》专於切,□音珠。《说文》赤心木,松柏之属。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记其心。徐曰:木之为物,含阳於内,南方之火所自藏也。又《山海·西荒经》盖山之国有树,赤皮,名朱木。又朱赤,深纁也。《诗·豳风》我朱孔阳。〈注〉谓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又朱儒,短小之称。《左传·襄四年》臧武仲败於邾。国人诵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於邾。或作侏儒。又姓。《统谱》颛顼之后封邾,后为楚灭,子孙去邑为朱。又望出吴郡。又《集韵》慵朱切,音殊。朱提,县名。《前汉·地理志》属犍为郡。考证:(国人歌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於邾。)谨照左传原文 歌改诵。”
傅傅:《子集中·人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方遇切,音付。师傅,官名。古者天子有太师,大傅,太保,为三公。傅,傅之德义也。《诗·大雅》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笺〉傅御者,贰王治事,谓冢宰也。《礼·文王世子》立太傅,少傅以养之。又同付。《史记·夏本纪》兴人徒以傅土。〈注〉索隐曰:傅即付也,谓付功属役之事。又姓。又《正韵》芳无切。同敷。□也。《前汉·文帝纪》傅纳以言。〈注〉师古曰:傅读曰敷,□其言,而纳用之。又《集韵》《韵会》□符遇切,音附。近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刺兵同强,举围欲重重欲傅人,傅人则密。〈注〉傅,近也。密,审也。又至也。《诗·大雅》凤凰于飞,翽翽其羽,亦傅于天。〈笺〉傅,犹戾也。又丽着也。《左传·襄六年》环城傅于堞。又《僖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又傅别,手书也。《周礼·天官》八成经邦治,四曰听,称责以傅别。〈注〉称责谓贷予,傅别谓券书也。听讼责者,以券书决之,傅着约束於文书,别为两,两家各得一也。又着名籍,给公家徭役也。《前汉·高帝纪》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注〉服虔曰:傅音附,师古曰:傅着也。言着名籍,给公家徭役也。未二十三为弱,过五十六为老。又同附。曲意党同曰傅会。又草名。《尔雅·释草疏》傅,一名横目草,蔓延生。又叶方味切,音废。《班固·西都赋》惇诲故老,名儒师傅,讲论乎六艺,稽合乎同异。《说文》相也,从人尃声。
粉粉:《未集上·米字部》《广韵》方吻切《集韵》《韵会》《正韵》府吻切,□分上声。《篇海》米粉。《释名》分也。硏米使分散也。《周礼·天官》修笾之实,糗饵粉餈。〈注〉豆屑也。又《说文》傅面者也。《韵会》古傅面亦用米粉。又染之为红粉,后乃烧铅为粉。《博物志》烧铅成胡粉。《释名》胡粉,胡餬也,脂和以涂面也。又《正韵》设采润色谓之粉泽。又煆石为白灰,涂墙壁曰粉。《白居易诗》文昌新入有光辉,紫界金墙白粉闱。〈注〉尙书省皆以粉图壁,画古贤列士,曰画省,亦曰粉省。又《事文类聚》海粉母如墨鱼形,大三四寸,冬畜家中,春种海濵田内,色绿如荷包,海粉即所溲也。或曰插竹枝田中,母缘枝吐出成粉。又《正字通》凡物磑之如屑者,皆为粉。粉通称,非独米也。又竹名。《闽部疏》粉竹舂丝,为佳纸料者,美于江南之白苎。又地名。《水经》堵水出自上粉县。〈注〉孟达为太守,治房陵,故县有粉水,县居其上,故曰上粉。取此水渍粉,皓耀鲜洁,县水皆取名焉。又《集韵》方问切,音奋。传也。饰也。《字汇补》粉,白饰也,从上声。所以传物曰粉,从去声。《字汇》皆作府刎切,非。